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为了用Wistar大鼠研究CD9对精卵融合的影响和与其它精卵融合相关蛋白的作用,克隆了Wistar大鼠的CD9cDNA.测序结果显示,Wistar大鼠的CD9 cDNA编码区与GenBank中发布的SD( Sprague-Dawley)大鼠相同,但在3′非翻译区多一个T.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Wistar大鼠睾丸和卵巢总蛋白发现睾丸和卵巢里均表达内源性CD9蛋白,分子量相同.此外,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GST-CD9融合蛋白,并用GST标签纯化CD9蛋白,为体外研究CD9与其它精卵融合相关蛋白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达里湖水化学和水生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报道1975-1976四个季度对达里湖进行水化学和水生生物调查的结果。水化学除常规项目外尚测定氟、砷、镉和铬等微量元素。达里湖盐度平均5.5%,pH9.3-9.56,总碱度44.5毫克当量/升,钾离子156毫克/升,钙、镁含量很低,是一个碳酸盐型的半咸水湖。湖水中磷酸盐很高(1.8-3.9毫克/升),含氮量很低。仅发现72种浮游植物、35种浮游动物和12种底栖动物。浮游植物7个优势种全为盐碱种,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优势种也多为咸水种或淡水耐盐种。浮游植物生物量年平均约1.6毫克/升,蓝藻最高,硅藻次之。浮游动物生物量年平均1.9毫克/升,桡足类最高,枝角类次之。底栖动物年平均为4.798克/平方米,以摇蚊幼虫为主。讨论了水化学特点对湖中生物区系的影响,认为盐度、碱度、pH、钾离子量和一价阳离子二价阳离子数量的不平衡,可能是湖中限制因子,并根据饵料基础提出了渔业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3.
<正>绪言 WHO估计每年约有140万儿童死于麻疹。要达到世界卫生大会(WHA)和世界儿童最高会议所确立的目标,尚需朝着结束这个不能接受的麻疹死亡数字而努力奋进。 到1995年,要与免疫前麻疹病例比较,死亡降低95%,病例减少90%。 为拯救儿童的生命和达到这些目标,EPI已制订出补充的控制麻疹目标。 到1995年,国家、地方、团体,一岁儿童的麻疹免疫覆盖率至少达到90%。  相似文献   
4.
基于微流控的真菌单细胞捕获和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背景】真菌单细胞培养在研究细胞异质性及细胞生长特性等方面十分重要,因此需要建立简单便捷的方法对真菌单细胞进行培养与观察。【目的】基于微流控建立一种真菌单细胞的捕获及培养方法,同时直观地对单细胞进行定位和实时观察。【方法】利用L-edit设计芯片图案并利用等离子键合的方法制备微流控芯片;通过注射泵将红酵母菌溶液及里氏木霉孢子溶液进样以实现单细胞捕获;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测定酵母细胞的存活率;利用显微镜对酵母单细胞及木霉孢子的萌发、生长、繁殖过程进行观察。【结果】所制备的芯片形状完好,可实现酵母或孢子的单细胞捕获;酵母的捕获率为25.00%±1.38%;分别于0、2、4、6h对酵母进行观察,可看到酵母出芽过程;培养至48h,芯片上酵母细胞的存活率与游离培养条件下的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于0、3、6、9 h对单个孢子进行观察,可以看到孢子萌发以及菌丝生长情况,且直至120h菌丝仍在生长。【结论】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用于真菌单细胞捕获及定位培养的微流控芯片,这是此种芯片在真菌单细胞培养中的首次应用。细胞可在此微流控芯片上正常生长至少2 d,并可实现5 d及更长时间的培养,此方法可对真菌单细胞进行直观、定位的实时观察,有望用于多种微生物单细胞的生理、遗传性状研究,以及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5.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迄今最复杂的 多态性遗传系统。HLA的频率分布不但因人 种、民族而异,而且个别抗原还为某些人种所特 有。因此,HLA抗原频率和基因频率已作为人 类遗传学的重要参数被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 报道广州地区广东籍汉族人群HLA-A, B位 点抗原的调查数据。  相似文献   
6.
本种与多蒴异齿藓R.orthostegius相似,但区别为蒴柄平滑,叶边有单细胞锐齿,中肋达于叶尖稍下处终止。  相似文献   
7.
中红侧沟茧蜂滞育诱导和滞育茧的冷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 (Haliday)是夜蛾科害虫低龄幼虫的重要寄生蜂。田间实验表明,在冀中地区秋季田间条件下,当日平均气温为21.5℃、日平均光照时间为12 h 33 min时,少数个体进入滞育;当气温降至17.9℃以下、日光照时间缩短到11 h 45 min以下时,全部个体进入滞育。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17~26℃、光照时间10~14 h范围内,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光照时间的缩短,滞育率明显提高。高温能抵消短光照对滞育诱导的影响,在26℃下,短光照不能诱导滞育。因此,低温和短光照是诱导该种天敌昆虫滞育的主要因子。中红侧沟茧蜂感受滞育信号的敏感期为低龄幼虫期,以预蛹(茧)进入滞育。低龄幼虫感受滞育信号以后,需要在滞育环境中发育到老熟幼虫才能全部进入滞育。将室内诱导的滞育茧在4℃左右环境条件下冷藏240天,成蜂的羽化率和寄生能力与没有冷藏的非滞育茧差异不显著;冷藏300天,滞育茧仍有81.4%可以正常羽化。本项研究结果为中红侧沟茧蜂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