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AFLP技术对中国虾夷扇贝群体种质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AFLP技术对国内较具代表性的5个群体与日本群体虾夷扇贝相比照进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采用6对引物组合对6个群体178个个体进行扩增,共得到308个位点,6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62.66% ~69.81%,其中日本群体最高,小长山群体最低,且呈显著性差异;香农氏指数为0.337 ~0.374,其中日本群体最高,小长山群体最低.凌水桥群体与旅顺群体间遗传相似性最高(0.9810),小长山群体与凌水桥群体间遗传相似性最低(0.9641);相对的遗传距离的计算结果与遗传相似性结果一致.数据分析表明养殖方式对虾夷扇贝遗传多样性影响不大.本试验结果为我国虾夷扇贝种质遗传多样性维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苦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8,自引:3,他引:65  
介绍苦参(Sophora flavescens)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苦参中生物碱和黄酮的化学结构以及其抗寄生虫、抗病毒、抗菌、抗肿瘤、抗心律失常等多种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仿刺参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中浮游病毒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08年3—11月对大连市谢屯地区的仿刺参养殖池塘中的浮游病毒丰度进行了定期检测,同时对水温、pH、溶解氧、盐度、叶绿素a含量、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异养细菌等因子进行了监测,对浮游病毒丰度与这些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仿刺参养殖池塘中浮游病毒的平均丰度为8.32×1010VLPs.L-1(最高值为4月的18.2×1010VLPs.L-1,最低值为11月的1.31×1010VLPs.L-1),外海水中浮游病毒平均丰度为6.45×1010VLPs.L-1(最高值为4月的12.6×1010VLPs.L-1,最低值为6月的2.02×1010VLPs.L-1),仿刺参养殖池塘中营养盐、水温、pH及盐度对浮游病毒丰度的影响较大,而外海水中叶绿素a和异养细菌对浮游病毒丰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大凌河口湿地水盐梯度下翅碱蓬的生态阈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凌河口湿地翅碱蓬生物量、密度、株高、株重等生物指标之间极显著的相关性,选取生物量为指标,研究不同土壤理化因子条件下,翅碱蓬种群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翅碱蓬生物量自然对数分别与土壤盐分、水分含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一元二次曲线拟合关系,表明翅碱蓬群落分布受土壤水分、盐分的影响;用高斯模型求解出大凌河口湿地翅碱蓬随土壤水盐变化的生态阈值,翅碱蓬的最适土壤盐分为12.14 g·kg-1,生态阈值区间为5.02~19.26 g·kg-1,最适生态阈值区间为8.58~15.70 g·kg-1;翅碱蓬最适土壤水分为59.82%,生态阈值区间为22.02%~97.62%,最适生态阈值区间为40.92%~78.72%。上述研究结论为河口湿地翅碱莲生境保护与植被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细菌刺激后仿刺参体腔液中免疫相关酶的应答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不同细菌刺激后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液中免疫因子的应答变化,分别用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哈维氏弧菌(V.harveyi)、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溶壁微球菌(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和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dysgadysgalactiae)注射刺激仿刺参,然后分别采用对硝基苯基磷酸酯(p NPP)底物法、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法、溶壁微球菌粉法和多巴络合物生成法对体腔液上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P)与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YZ)和酚氧化酶(PO)的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灿烂弧菌刺激后,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显著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酚氧化酶活力显著降低;哈维氏弧菌刺激后,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酚氧化酶活力显著升高,碱性磷酸酶活力变化不规律;假交替单胞菌刺激后,酸性磷酸酶、溶菌酶和酚氧化酶活力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先升高后降低,碱性磷酸酶活力变化不规律;溶壁微球菌刺激后,酸性磷酸酶和酚氧化酶活力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先升高后降低,溶菌酶活力先升高后降低,而后在72 h恢复至对照水平,碱性磷酸酶活力变化不规律;停乳链球菌刺激后,除碱性磷酸酶活力在4 h有所下降外,其余免疫相关酶活力均显著升高。研究结果表明,酚氧化酶是仿刺参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最敏感、高效的免疫因子之一;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之间在诱导仿刺参免疫因子应答变化上无明显规律性差异;溶壁微球菌诱导溶菌酶的应答变化与灿烂弧菌、哈维氏弧菌、假交替单胞菌和停乳链球菌存在明显差异,溶菌酶可能是仿刺参清除入侵溶壁微球菌的主要免疫因子;灿烂弧菌诱导仿刺参免疫因子应答变化显著不同于其他4株细菌,显示出本研究选取的5个免疫指标在预警灿烂弧菌病害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停乳链球菌在仿刺参中具有作为免疫增强剂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应用AFLP技术对中间球海胆、光棘球海胆及杂交F1代(中间球海胆♀×光棘球海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4对引物共扩增得到272个位点, 其中269个多态位点, 总的多态位点比例为98.89%。3个群体的香农多样性指数分别为: 0.2331 ± 0.1273、0.2005 ± 0.1385和0.2625 ± 0.1067。群体内遗传相似度分别为: 0.6876 ± 0.0523、0.6501 ± 0.0548和0.6552 ± 0.0553。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 变异来源有25.39%来自群体间, 有74.61%来自群体内, 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尽管杂交海胆在表型上可以明显分成两种类型, 但是通过AFLP统计的遗传距离进行的个体聚类却随机聚在一起, 不能分成两个群体。  相似文献   
7.
海胆主要卵黄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胆的主要卵黄蛋白(major yolk protein,MYP)大量存在于海胆卵中,同时存在于海胆精巢和卵巢中,为配子发生及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经比对发现,海胆MYP cDNA序列与其他物种卵黄蛋白原并无明显相似性,而与铁传递蛋白具有更高的相似性,有研究认为MYP为铁传递蛋白.据其存在场所和合成时期的差异,MYP可分为为CFMYP(存在于体腔内,受精后合成)和EGMYP(存在于卵中,母源性),二者均由同一基因编码.就CFMYP和EGMYP合成时期、场所和功能作用等加以比较;并对海胆MYP与其他物种卵黄蛋白(原)发生、结构与分子量和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 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为分化诱导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获得了重大突破, 使肿瘤细胞逆转的设想从理论走向实践, 也使ATRA治疗APL成为肿瘤诱导分化疗法最成功的典范. 本研究组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APL变异型染色体易位t(11; 17)(q23; q21), 并克隆了APL特异的染色体易位t(15; 17), t(11; 17)和t(5; 17)所形成的PML-RARa, PLZF-RARa与NPM-RARa融合基因, 建立了APL系列转基因小鼠, 证实了其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 核受体共抑制物(CoR)与PML-RARa形成的复合物受ATRA调控, 而ATRA不能使PLZF-RARa与CoR形成的复合物发生解离, 不仅从分子水平阐明了ATRA治疗APL疗效的差异, 还开辟了针对细胞转录调控治疗的新途径. 从1994年起, 本研究组应用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复发的APL取得成功, 完全缓解率可达70%~80%, 还发现As2O3对APL的治疗呈剂量依赖性的双重作用, 即小剂量时诱导细胞发生部分分化, 而较高剂量时诱导细胞凋亡. 进一步研究发现, As2O3可使PML的第160位赖氨酸与泛素样SUMO-1结合, 导致PML-RARa降解. 虽然ATRA与As2O3的作用靶点均为异常转录因子PML-RARa, 但前者通过针对RARa受体, 后者通过PML SUMO化后使PML-RARa致病蛋白发生降解, 进而诱导APL细胞分化或凋亡. 由于ATRA和As2O3作用途径不同且无交叉耐药, 最近本研究组对初发APL进行了联合用药的临床试验, 结果显示, 在随访18个月后, 20例接受ATRA与As2O3联合治疗的APL病人无一例复发, 而37例单独应用ATRA或As2O3的病人中有7例复发, 获得了迄今为止成人急性白血病治疗的最好疗效, 也使APL成为第一种可能被治愈的成人白血病. 白血病致病基因产物靶向疗法在APL的成功经验将扩展到其他白血病. 联合应用STI-571与砷剂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已在临床和实验中崭露头角, 这一治疗方案是基于针对ABL异常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与降解BCR-ABL融合蛋白的双重靶向作用. 在M2b型白血病中应用新型靶向降解AML1-ETO融合蛋白和降低C-KIT异常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药物, 也将为该类白血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青鳉Tol2转座子是脊椎动物中发现的第一例天然具有活性的转座子,目前已经被成功应用于多种模式动物的转基因研究中。采用PCR的方法以质粒pCAgcGH为模板亚克隆出一段含有草鱼生长激素(GH)5个外显子、鲤鱼β-actin启动子及多个酶切位点的序列,并将这段序列与经双酶切处理的质粒pTol2-MCS-EGFP进行重组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Tol2-GH-EGFP。采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重组质粒pTol2-GH-EGFP与体外合成的Tol2转座酶mRNA一起注入草金鱼受精卵中。通过观察绿色荧光和PCR检验绿色荧光蛋白和GH基因的表达,筛选出成功转入外源基因的草金鱼。阳性表达检出率为17.3%。利用Tol2转座子构建转基因草金鱼,不仅丰富了Tol2转座子的应用范围,而且为进一步利用Tol2转座元件进行观赏鱼转基因及基因表达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五种鲟鱼线粒体控制区异质性和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保守引物得到五种鲟鱼的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D-loop)全长,长度在795~813 bp。序列中包括了CBS(conserved sequence block)和TAS(termination-associated sequence)区域。利用最大似然法、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发育树分成两枝,呈现明显的生物地理分布。分析表明,现有的鳇属鱼类不是单系群起源。五种鲟鱼D-loop序列都存在长度和数目不等串联重复序列,长度在78~82 bp之间,重复序列拷贝数在4~6次不等,因此造成了mtDNA广泛的异质性现象。不同种类的重复序列单元十分相似,达氏鳇和史氏鲟重复序列单元相似度为82.93%,西伯利亚鲟和俄罗斯鲟重复序列单元相似度为90.59%。在串联重复序列后是一段不完全重复序列。通过与已有同种的重复序列比对发现不同鲟鱼重复序列相同,不同地理区域相同物种的重复序列可能发生过分子内重组。这些表明重复序列在鲟鱼进化上具有相关意义,推测重复序列可能产生在种分化前,重组发生在种分化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