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从水量平衡观点对林带、牧草地和裸露地的水量平衡各分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林带、牧草地和裸露地水量平衡各分量的分配比例分别为:降水均为100%;蒸发散96.4%、95.7%和89.5%;坡地径流3.6%、4.3%和10.5%。由于林带有林冠和林地两个作用面组成,分别对它们的水量平衡各分量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作了分析。还论述了林带对河川径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林冠分配降雨过程的模拟实验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实验发现,降雨通过林冠的穿透过程线、树干径流过程线与电感电容电阻串联电路暂态过程线极为相似。由此启发,用此电路暂态方程拟合穿透降雨与树干径流过程并求出了解析解。进而,根据余项法求出截留强度表达式。此举拓宽了森林水文学理论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两种不同林分截留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4,自引:7,他引:27  
根据林冠对大气降雨截留的实测资料,采取同雨量下取最大值的方法近似确定了两种不同林分的截留能力与雨量的关系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林冠枝叶空间分布均匀的人工林分,截留能力随雨量增加较快,不仅对〈30mm的中小雨量表现出了较强的截留作用,而且容易满足林冠的饱和截留容量,尽管天然林对〈30mm的雨量截留能力相对较弱,但对超过30mm的降雨其截留能力大于人工林。林冠饱和截留容量与冠层枝叶量有关,天然林大于  相似文献   
4.
林内穿透雨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穿透雨量是林内有效雨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量能占 90 %以上。由于林冠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难以对林内穿透雨量进行精确地测量。从林冠截留降雨的作用机理出发 ,在做出几个假设的基础上 ,用数学方法建立了林内穿透雨量模型 ,即 :当 P0 ,U>0 )当 P≥ U时 ,R=P- W其中 U=W( b 1 ) ,式中 b,W,U为模型参数 ,R为林内穿透雨量 ,P为大气降雨量 ,α为林分郁闭度。结合两个有实测资料的针叶树林分 ,又进一步介绍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同时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 ,两者吻合性很好 ,验证效果是比较理想的。模型概念清晰 ,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在风速和雨强不太大的情况下 ,本模型适用于任何林分的穿透雨量的计算。然而 ,为了应用于无实测资料地区 ,尚须进一步研究模型参数与林分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考虑森林植被影响的小流域降雨径流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世香  程银才  高雁  李晓晏 《生态学报》2008,28(5):2372-2372~2379
在一个面积为834km2的森林流域上,采用覆盖率和林木蓄积量作为森林植被影响降雨径流的两个量化指标,并划分了两个等级:(1)森林覆盖率≥60%且蓄积量≥5000 m3/km2;(2)森林覆盖率<60%且蓄积量<5000 m3/km2.在构造的模型中,根据森林植被的两个量化指标,分别选取了不同的参数.在产流量计算中,该模型采用了蓄满产流模拟技术,土壤蓄水量计算采用了二层模式,流域蓄水容量-面积分配曲线采用了指数函数形式,即a=1-eKP.在汇流计算中,采用了分水源的演算方法,其中地表水汇流采用了等流时线法与线性水库调蓄相结合的技术,地下水汇流采用了简化三角形法.经过对模拟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该模型不仅具有较好的精度,而且还能大致反映出两种不同森林植被条件对涵养水源、调节洪水的不同作用效果.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为森林水文功能的深化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树干径流单因子模拟实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干径流是发生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水文现象之一。已往,有关这方面的观测研究工作并不少见,但主要侧重于野外实际观测。由于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单因子对干流影响的分析得不出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