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TUNEL法检测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改良方法。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复制孤养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抑郁模型(21天)。分别采用TUNEL试剂盒标准法和改良法观察大鼠海马区凋亡细胞的变化。结果:改良法与试剂盒标准法比较,非特异性染色明显减轻,背景清晰,差异明显。结论:改良的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结果更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鼠弥漫性颅脑创伤后脑组织中脑红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探究创伤后脑红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10组(n=5)空白对照组、伤后30min、1h、2h、6h、12h、24h、48h、72h和5d组。以Marmarou’s自由落体打击装置复制颅脑创伤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伤后不同时间脑组织中脑红蛋白的表达情况及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表达情况,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致伤区皮层神经元脑红蛋白表达分别于伤后2h、72h呈现出两次高峰表达;伤后30min~1h、48~72h期间大脑皮层区脑红蛋白表达的上调均伴随着Bax/Bcl-2比值上升趋势减缓甚至呈现下降趋势。结论:弥漫性颅脑创伤后脑组织中脑红蛋白的高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拮抗创伤应激及伤后继发缺血、缺氧性损伤所导致的神经元凋亡,在颅脑创伤的超早期(〈3h)、急性期(〈72h)可能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小鼠海马神经元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V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注法制备小鼠VD模型,设立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术后第29、30d,经跳台试验和水迷宫试验对两组小鼠进行行为学成绩测试,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两组小鼠海马神经元中ERK的表达变化。结果:V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成绩较假手术组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ERK1、ERK2的表达及海马CA3区p-ERK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少,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马神经元内ERK的表达减少可能参与了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因此,应用能促进ERK表达的药物可能成为治疗VD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