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针对由Bt棉花和玉米构成的华北农田景观,探讨不同寄主作物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越冬抗寒的影响。【方法】2013年在河北廊坊科研中试基地的作物田中将棉铃虫幼虫接到Bt棉和玉米上,比较取食不同作物后棉铃虫的化蛹率、存活率和越冬蛹羽化率;在室内控制条件下分别用棉蕾和鲜玉米粒饲喂棉铃虫幼虫。测定滞育蛹和非滞育蛹的鲜重、干重、以及脂肪、糖原和低分子物质含量等指标,比较取食不同作物后棉铃虫的抗寒能力。【结果】取食玉米的棉铃虫滞育蛹干重(117.5 mg)、脂肪含量(457.2μg/mg DW)以及海藻糖浓度(86.45μg/g)均显著高于取食Bt棉的棉铃虫滞育蛹干重(56.6 mg)、脂肪含量(239.6μg/mg DW)以及海藻糖浓度(13.87μg/g);取食玉米的棉铃虫冰点(-10.2℃)显著低于取食Bt棉的棉铃虫冰点(-6.5℃)。【结论】结果表明取食玉米更加有利于棉铃虫越冬。据历史数据,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这将提高棉铃虫成功越冬比率,对棉铃虫种群扩张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注重玉米上棉铃虫的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应用Y型嗅觉仪测定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对9种马尾松树针叶挥发性物质对的嗅觉行为反应,确定了4种对于松毛虫赤眼蜂有影响活性的马尾松树针叶挥发性物质。它们分别是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α-萜品醇乙酸酯4种物质,其中尤以α-蒎烯和β-蒎烯2种物质作用最显著。产卵生测实验中,4种活性挥发性物质的混合物分别与它们的单一成分、α-蒎烯、β-蒎烯分别与除去它们后的混合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它们均能对松毛虫赤眼蜂的产卵寄生率产生显著影响,该结果也和Y型嗅觉仪下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在单一物质和混合物对松毛虫赤眼蜂的寄生率影响比较中,混合物并没有使松毛虫赤眼蜂产生最高的寄生率,这说明可能是某种单一物质在其寄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姣  龙大彬  肖铁光 《昆虫知识》2013,50(4):959-966
本文以蚜茧蜂Lysiphlebia japonica Ashmead与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内禀增长率r m作为适合度指标,通过开顶式动态CO2气室(OTC),重点比较了目前大气CO2浓度与未来加倍的大气CO2浓度下(375μL/L VS 750μL/L)直接放入蚜茧蜂、笼罩间接放入蚜茧蜂的胁迫作用对不同世代和3个连续世代棉蚜适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变化、世代之间、寄生胁迫方式对棉蚜净繁殖率R0、平均世代时间T和内禀增长率r m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影响;CO2浓度变化和寄生胁迫方式之间、CO2浓度变化和棉蚜发生世代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棉蚜净繁殖率R0和内禀增长率r m也存在着极显著的影响。结果提示:大气CO2浓度将通过影响寄生蜂的间接干扰作用,从而影响棉蚜的适合度和种群动态,使棉蚜种群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纵卷叶螟绒茧蜂的研究(膜翅目:茧蜂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卷叶螟绒茧蜂(Apanteles cypris Nixon)是水稻纵卷叶螟幼虫的优势寄生性天敌。本工作研究了它的幼期形态、生物学和生态学。此蜂在长沙一年发生9代。在25℃、28℃和30℃下,全世代平均历期分别为15.95、13.36和12.64天。成虫在5—8时羽化最多,25℃下羽化率最高,15—19时活动最盛,产卵多在9—11时和16—17时。对纵卷叶螟第2、3龄幼虫寄生率最高。钻出化蛹多数在寄主第4龄幼虫期。雌蜂平均怀卵量为67±7.07粒。雌雄性比在0.5:1至2.3:1之间,以6月份最高,以后下降。寄生率随寄主密度和寄生蜂密度变化而异,曾按Holling模型测定了雌蜂攻击力。计算了此蜂各虫态及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发育速度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讨转基因Bt水稻种植对土壤重要分解者跳虫的潜在生态风险性。【方法】将同一非转基因亲本插入3种不同的Bt基因(cry1C、cry2A、cry1Ab/Ac)的转Bt基因水稻叶片残体饲养白符跳虫Folsomia candida,通过放入不同低温环境下观察其存活率和粪便排泄速率以分析白符跳虫取食Bt水稻叶片后的适应低温行为。【结果】结果表明,3种转Bt基因水稻相对于非转基因亲本水稻品种而言,不会影响白符跳虫的适应低温环境;而不同Bt基因插入后导致的水稻成分的变化可能影响了白符跳虫对水稻残体的偏好性,进而影响其在低温环境下的适应行为。【结论】结果可为评估转Bt水稻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提供参考价值,为转Bt水稻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转基因Bt水稻种植对土壤动物的潜在生态风险性。【方法】本研究将3种转Bt基因水稻及其非转基因亲本水稻叶片残体饲养白符跳虫Folsomia candida,通过观察其粪便的数量与分布以分析白符跳虫对Bt水稻的取食选择行为。【结果】研究结果表明,Bt蛋白(Cry1Ab和Cry1Ac)不会影响白符跳虫的取食选择;而Bt基因插入后导致的水稻成分的变化可能影响了白符跳虫对水稻残体的偏好性。结果可为评估转Bt水稻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提供参考价值,为转Bt水稻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蚜茧蜂对多世代棉蚜生长发育与繁殖的胁迫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敌不仅直接捕食或寄生害虫,而且还能通过胁迫作用改变害虫的生长发育与繁殖,间接地影响害虫的适合度。本文以棉田重要害虫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及其寄生性天敌蚜茧蜂Lysiphlebia japonica Ashmead为对象,在相同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环境中研究了直接放蚜茧蜂和通过笼罩间接放蚜茧蜂所产生的胁迫作用对连续3代棉蚜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放蚜茧蜂的胁迫作用使第1代棉蚜繁殖率明显下降;第2代如果继续受到寄生蜂的直接胁迫,棉蚜生长发育与繁殖得到恢复,但受到持续间接胁迫作用却使棉蚜繁殖率明显下降;第3代如果棉蚜继续受到寄生蜂的直接或间接胁迫,与当代或与前一代后一直未受到寄生蜂胁迫作用相比,其整个若虫发育历期明显延长或缩短,但其繁殖率均明显下降。我们的结果显示:评价天敌作用时,不仅仅考虑其直接的捕食或寄生作用,还应该综合考虑其"间接"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8.
肖铁光  陈永年 《昆虫学报》1998,41(4):431-434
九香虫AspongopuschinensisDallas是一种药用资源昆虫,章士美等(1981、1985)对此虫作过初步研究[1,2]。我们于1991~1993年对其生物学进行了研究,意欲为其繁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1.1材料从湖南湘东、湖南、湘西各地十几个县市的越冬场所20处采回成虫,群体放入多个养虫笼(1m×1m×1m)内,笼中栽置南瓜,供其取食,成虫产卵后孵化的若虫,以不同龄期提供各项试验用。1.2方法①历期观察:将一批同时产下的卵和同时孵化的1龄若虫群体饲养,分别移到栽有南瓜和丝瓜的钵内后,放入恒温室中的自控恒温养虫箱内[(20±1)℃,…  相似文献   
9.
在植物与昆虫长期的互作过程中,植物建立起一系列精密而又复杂的防御机制以应对昆虫取食为害,并且能够识别不同取食类型昆虫的效应因子作出不同的防御应答。最近研究揭示了许多植物与蚜虫之间相互抗争的分子机制,这不仅包括植物激素介导的诱导防御途径、植物先天免疫系统和基于gene-for-gene的R抗性识别和作用机制,而且还包括蚜虫在取食过程中分泌的唾液成分,它有助于蚜虫取食韧皮部组织,抑制植物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激活的免疫反应(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triggered immunity,PTI)防御,以及被植物核苷酸结合位点区-亮氨酸重复序列区(NBS-LRR)膜受体识别激活效应因子免疫反应(ETI)防御等方面。本文综述了蚜虫诱导的植物防御途径、蚜虫诱导的植物免疫反应、蚜虫效应因子的鉴定与功能分析三方面的最近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发展的研究方向。这些基于病原微生物提出的"zig-zag"模型为进一步理解植物先天免疫、诱导防御系统和蚜虫唾液腺组分的互作提供新理论支撑,为揭示了植物与蚜虫抗性互作的分子机制及有效安全地防治害虫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蚜虫诱导的植物免疫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植物与昆虫长期的互作过程中,植物建立起一系列精密而又复杂的防御机制以应对昆虫取食为害,并且能够识别不同取食类型昆虫的效应因子作出不同的防御应答。最近研究揭示了许多植物与蚜虫之间相互抗争的分子机制,这不仅包括植物激素介导的诱导防御途径、植物先天免疫系统和基于gene-for-gene的R抗性识别和作用机制,而且还包括蚜虫在取食过程中分泌的唾液成分,它有助于蚜虫取食韧皮部组织,抑制植物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激活的免疫反应(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triggered immunity,PTI)防御,以及被植物核苷酸结合位点区-亮氨酸重复序列区(NBS-LRR)膜受体识别激活效应因子免疫反应(ETI)防御等方面。本文综述了蚜虫诱导的植物防御途径、蚜虫诱导的植物免疫反应、蚜虫效应因子的鉴定与功能分析三方面的最近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发展的研究方向。这些基于病原微生物提出的"zig-zag"模型为进一步理解植物先天免疫、诱导防御系统和蚜虫唾液腺组分的互作提供新理论支撑,为揭示了植物与蚜虫抗性互作的分子机制及有效安全地防治害虫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