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交试验法优化桑叶多糖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脱除黄酮的桑叶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桑叶多糖,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水溶液pH和提取次数对桑叶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提取次数为2次条件下,桑叶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 h、提取液pH7、料液比(原料:提取液,g/mL)1:30,多糖得率为2.74%。该工艺稳定,桑叶多糖得率高,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黄花蒿内生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平板分离法从药用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inn.)的根、茎和叶中共分离内生菌80株,其中内生真菌37株、细菌40株、放线菌3株.经菌种形态观察和染色等,初步鉴定了黄花蒿内生真菌具有5个属,包括囊孢菌(Capsule)、头孢霉(Cephalosporium)、弯孢霉(Curvularia)、曲霉...  相似文献   
3.
响应曲面优化醇法提取桑叶黄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含水乙醇为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桑叶黄酮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醇法提取桑叶黄酮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1.75%、提取温度67.1℃、料液比23.2:1(醇溶液:桑叶粉,mL:g)、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次数2,桑叶黄酮得率为2.37%。验证试验表明,该优化工艺稳定,与模型预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共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是天然先导药物的重要来源之一。鉴于微生物间的自然相互作用、模拟微生物种群间营养和空间竞争是诱导产生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主要途径,微生物共培养已经成为提高生产效价和发现新化合物的重要方法,是工业、农业、医药、食品及环保等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微生物共培养的研究报道,包括微生物之间生态学关系、共培养微生物产生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微生物共培养的应用等。共培养能丰富微生物化学多样性,是应用微生物学和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和鉴定具有抗菌活性的无患子内生真菌,为进一步探索其抗菌成分提供菌源。方法采用拮抗试验和体外抗菌测试方法,以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为指示菌,首次研究6株无患子内生真菌(HY11-1、HY11-2、P11、O、ye4、ye5)的抗菌特点。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8SrDNA序列分析,对活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菌株HY11-1、ye5和P11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其中菌株HY11-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显著,确定菌株HY11-1、ye5、P11分别为Alternaria alternate、Aspergillus ochraceus和Penicillium chrysogenum。结论 3株无患子内生真菌A.alternate HY11-1、A.ochraceus ye5和P.chrysogenum P11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利用平板分离法从药用植物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中分离到15株内生真菌,来源于根、茎、叶分别有2,6,7株。经形态学观察和染色等方法,初步鉴定了益母草内生真菌有3个属,曲霉属(Aspergillus sp.)2株、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sp.)3株和囊孢霉属(Capsule sp.)10株。益母草内生真菌生物多样性较为单一,但不同部位内生菌的数量、种类及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