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区基因序列准种与变异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P基因编码产物从功能上分为末端蛋白(1~178aa)、间隔区(179~336aa)、逆转录酶区(337~682aa)和RNA酶H区(683~816aa),各区有相应的生物学功能;逆转录酶区包含S基因主蛋白编码区.近年来的研究提出HBV感染者体内存在有准种[1,2]的假说.我们以逆转录酶区序列为研究靶区域,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靶基因序列,随机选择克隆测序,比较其结果,证明了HBV准种特点的存在,并发现多种基因突变形式.  相似文献   
2.
反义前C/C基因转移表达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逆转录病毒载体包装细胞系统介导反义基因转移表达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作用,将HBVayw前C/C基因(preC/C)片段反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将重组体转染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A317后,获得重组逆转录病毒。用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2.2.15细胞后发现,感染后第3天,细胞培养上清HBV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表达量即明显减少,抑制作用于感染后第5天达到高峰,其中对HBsAg表达的抑制率为27.0%,对HBeAg表达的抑制率为59.5%。反义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2.2.15细胞对HBV抗原表达的抑制作用至少可以持续到转导后的第11天。空载及正义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对2.215细胞HBV抗原表达无明显抑制作用。此外,反义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对2.2.15细胞HBVDNA复制也有抑制作用.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观察反义基因转录表达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将HBVayw前S/S基因(PreS/S)片段反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构建preS/S反义基因重组体,经转染PA317细胞后,获得重组逆转录病毒颗粒。用重组病毒转导2.2.15细胞后,第3天即可见细胞培养上清HBV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表达量减少,到转导后第5天,细胞培养上清中的HBsAg和HBeAg表达量降到最低水平,HBsAg抑制率为71%,HBeAg抑制率为27%,抑制作用至少可持续到转导后第11天。空载及正向插入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转导对2,2.15细胞内HBV抗原表达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观察反义基因转录表达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将HBV ayw前S/S基因(preS/S)片段反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构建preS/S反义基因重组体,经转染PA317细胞后,获得重组逆转录病毒颗粒.用重组病毒转导2.2.15细胞后,第3天即可见细胞培养上清HBV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表达量减少,到转导后第5天,细胞培养上清中的HBsAg和HBeAg表达量降到最低水平,HBsAg抑制率为71%,HBeAg抑制率为27%,抑制作用至少可持续到转导后第11天.空载及正向插入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转导对2.2.15细胞内HBV抗原表达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准种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以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序列的异质性表现来探讨HBV准种在慢性感染者中的存在状态.以中国株HBV基因序列为依据,设计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引物,自9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中扩增HBV X基因,克隆入pGEM Teasv质粒,随机挑选克隆进行DNA测序以确定病毒的变异程度.37例测序结果提示来源于不同患者HBV X基因序列高度保守,但每个序列均不一致.X区除了存在广泛的碱基点替换突变外,序列的缺失突变占测序克隆总数的51.4%(19/37);氨基酸缺失及移框突变多发生于123位氨基酸残基之后,可导致X蛋白多种羧基端形式.结果提示HBV长期携带者体内有HBV准种共存,X区内存在热点缺失突变区,该区突变结果可能影响X蛋白反式激活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