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目的:克隆水牛白细胞分化抗原14(buffalo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14,bCD14)基因,表达bCD14蛋白,并进行Western Blot鉴定.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水牛外周血白细胞中扩增bCD14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8a-bCD14,转化入E coli BL21,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蛋白进行可溶性分析及Western blot鉴定.结果:bCD14基因含有一个1 122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73个氨基酸;与印度水牛、挪威大鼠和人CD14的cDNA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95%、68.78%、78.60%,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78%、61.27%、72.34%;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蛋白经Western Blot鉴定,得到了一条约46 kD的特异性条带.结论:该文成功克隆了bCD14基因,表达了bCD14蛋白,为进一步揭示水牛抵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海南坡鹿CDC42 cDNA的克隆、原核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T-PCR方法对海南坡鹿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42,CDC42)编码区进行扩增,将扩增产物与PET-42a载体连接,重组质粒鉴定正确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pET42a-hdCDc42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将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可溶性分析、纯化及Wes...  相似文献   
3.
水牛MyD88cDNA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方法从水牛外周血白细胞总RNA中扩增出髓样分化因子88 (myd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 cDNA序列,PCR产物分离纯化后,与pMD20-T载体连接,重组质粒经PCR、酶切鉴定后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pET28a-MyD88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化至E.coli BL21 (DE3),经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克隆到的水牛MyD88 cDNA全长为1 189 bp,含有1个89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96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5.65.经IPTG诱导表达后,得到一个带His·Tag的约39 kD的重组融合蛋白.用抗His单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ting,得到1条约39 kD特异性抗体结合带,表明水牛MyD88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并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水牛MyD88的结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海南坡鹿HSF1cDNA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5.
选择含有新霉素磷酸转移酶Ⅱ(Neor)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通过包装细胞进行包装,得到了含有重组逆转录病毒粒子的病毒溶液,该病毒溶液分别采用差速离心和滤膜截留两种方法进行浓缩,浓缩前,后的病毒溶液体外感染靶细胞NIH3T3以测定其滴度。结果显示,差速离心法的浓缩效率要优于滤膜截留法的浓缩效率,其浓缩效率能达到34.5%。  相似文献   
6.
转录因子类癌基因——Stat3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从表型到功能--p38α基因敲除小鼠的表型分析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敲除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后基因组时代对于基因功能研究的进程.近年来,对于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家族成员之一--p38t的基因敲除小鼠的研究,在过滤"噪音",真实、清晰地揭示敲除基因的体内功能等方面极具典型意义.对于其有关表型分析最新研究进展的回顾说明:在精心设计及其表型的周密分析前提下,基因敲除技术的合理运用,对于全面阐释重要信号分子的体内功能,推动功能基因的研究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重组逆转录病毒的制备、浓缩及保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含有新霉素磷酸转移酶Ⅱ(Neo^R)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用包装细胞进行包装,得到了含有重组逆转录病毒粒子的病毒上清,该病毒上清经差速离心法浓缩后,-80℃无任何添加物的情况下保存3个月,体外感染靶细胞NIH3T3以测定其滴度,冻存前后的浓缩病毒上清的感染滴度无明显降低,经过冻存的浓缩病毒上清的感染滴度仍可达到10^6cfu/ml,具有理想的感染靶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背景]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可引起动物和人类的呼吸道疾病和败血症等。本实验室前期分离鉴定一株A型Pm HN02菌株。[目的] 通过对HN02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扩充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基因组数据库信息;通过毒力基因鉴定和系统进化树分析,明确该菌株含有的毒力基因和遗传进化关系,为临床预防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单分子实时测序(Single Molecule Real Time Sequencing,SMRT)技术对Pm HN02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Illumina测序校正后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PCR鉴定菌株毒力基因,并构建进化树进行分析。[结果] Pm HN02菌株全基因组大小为2 333 292 bp,GC含量为40.15mol%,预测到的编码基因有2 389个,包含19个rRNA (6个23S rRNA、6个16S rRNA、7个5S rRNA)、62个tRNA基因、5个sRNA;含84个串联重复序列、66个小卫星DNA、2个微卫星DNA、9个基因岛、9个前噬菌体;分别有1 648、2 190和1 917个基因注释在GO、KEGG和COG数据库中,而且大部分富集于Pm的代谢过程;还有85个III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191个表型突变基因、165个毒力因子相关基因。根据分析结果绘制该菌株的全基因组圈图,并将基因组信息提交至NCBI后获得登录号cp037865。PCR鉴定发现该菌株含有fimA、toxA等14个毒力基因,缺失了tadD等毒力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该菌株同北京的Pm3菌株(MH150895.1)进化关系最接近。[结论] 研究完成了A型Pm HN02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学特性鉴定,揭示了其同国内外Pm分离株的进化关系,为预防Pm疾病流行和探索Pm致病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PHIP是一种与胰腺β细胞中胰岛素受体底物(IRS)的PH结构域相互作用的蛋白。根据小鼠PHIP(mPHIP)mRNA翻译的不同起始位点,除全长的PHIP1外,mPHIP基因还编码其他3种不同变异体。在胰岛素诱导的信号途径中,主要分布于细胞核的PHIP1和IRS-1的PH结构域相互作用,介导IRS蛋白酪氨酸的磷酸化。IRS-2和PHIP1的共表达能诱导IRS在细胞膜上的定位,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向细胞质膜的转移。PHIP1的表达能提高β-细胞内细胞周期蛋白D2的表达,促进β细胞的生长。PHIP1的表达活化蛋白激酶B(PKB),活化的PKB能明显抑制β细胞的凋亡。PHIP与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中其他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