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147(sCD147)的含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发病风险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30例CAHD(包括5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4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130例年龄、性别与冠心病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样本,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各组血清sCD147的表达水平,比较分析血清sCD147水平与CAHD的临床相关性,并绘制研究对象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CAHD患者血清sCD147含量(AMI、UAP及SAP组中位数分别为3.35μg·L-1、2.72μg·L-1和2.66μg·L-1)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数为1.64μg·L-1,P〈0.001),其中AMI组明显高于UAP及SAP组(P值分别为0.008、0.006)。血清sCD147含量与CAHD患者TG、LDL-C及AIP显著正相关(P值分别为0.021、0.035及0.039)。以健康对照为参照,与sCD147含量低的个体相比,sCD147含量高的个体CAHD发病风险显著上升(校正比值比为2.18;95%可信区间为1.49-2.96),且高的sCD147含量与CAHD发病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剂量依赖关系(P〈0.001)。用血清sCD147含量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61(95%可信区间为0.702-0.82)。以血清sCD147含量≥2.71μg·L-1为临界值,用血清sCD147含量诊断CAHD的敏感度为73.1%,特异度为76.9%。结论:血清sCD147含量与CAHD发病风险显著正相关,可作为CAHD发病监测及CAHD早期诊断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147(sCD147)的含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发病风险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临床 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30 例CAHD(包括50 例稳定性心绞痛(SAP)、46 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4 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和130 例年龄、性别与冠心病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样本,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各组血清sCD147 的表达水 平,比较分析血清sCD147 水平与CAHD的临床相关性,并绘制研究对象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CAHD 患者血清sCD147 含量(AMI、UAP 及SAP 组中位数分别为3.35 ug·L-1、2.72 ug·L-1和2.66 滋g·L-1)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数为1.64 ug·L-1,P < 0.001),其中AMI组明显高于UAP及SAP组(P值分别为0.008、0.006)。血清sCD147 含量与CAHD患者TG、LDL-C 及AIP 显 著正相关(P值分别为0.021、0.035 及0.039)。以健康对照为参照,与sCD147 含量低的个体相比,sCD147 含量高的个体CAHD 发 病风险显著上升(校正比值比为2.18;95%可信区间为1.49-2.96),且高的sCD147 含量与CAHD发病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剂量 依赖关系(P < 0.001)。用血清sCD147 含量绘制ROC 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61(95%可信区间为0.702-0.82)。以血清sCD147 含 量≥ 2.71 ug·L-1为临界值,用血清sCD147 含量诊断CAHD的敏感度为73.1%,特异度为76.9%。结论:血清sCD147 含量与 CAHD 发病风险显著正相关,可作为CAHD发病监测及CAHD早期诊断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以分子检测为基础的肿瘤分子分型及个体化治疗方案使当代的结直肠癌治疗逐步走向“同病异治”模式,结直肠癌同病异治两个最常见的应用,一是RAS基因突变与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二是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与林奇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其中RAS基因野生型患者使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获益显著,而林奇综合征的患者与微卫星稳定患者相比,显示了更好的预后,且其不能从化疗药物氟尿嘧啶中获益。然而,为了让更多的结肠癌患者获益,我们还需要继续探寻对结肠癌更有效更全面的分子分型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羧酸转运蛋白基因(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MC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与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Sequenom i PLEX分型技术对830例原发性HCC患者MCT家族(MCT1、MCT2和MCT4)基因上的8个功能性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这些SNP与HC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MCT1基因rs1049434位点和MCT2基因rs995343位点基因型与HCC患者总体生存期及无复发生存期均显著相关(P0.05)。携带MCT1 AT基因型或TT基因型的患者死亡及复发风险均显著低于携带AA基因型的患者(HR=0.72;P=0.042或HR=0.64;P=0.002);携带MCT2 CT基因型或TT基因型的患者死亡及复发风险均显著高于携带CC基因型的患者(HR=1.64;P=0.018或HR=1.52;P=0.026)。而且,MCT1基因rs1049434位点和MCT2基因rs995343位点对HCC预后存在显著的累积效应,携带2个危险基因型的患者死亡及复发风险分别是没有危险基因型患者的2.16倍和2.54倍。此外,携带2个危险基因型的HCC患者在术后行TACE辅助治疗后死亡及复发风险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MCT1和MCT2基因上的功能性SNP位点有可能作为HCC根治术后预后评估和TACE辅助治疗反应预测的独立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布拉酵母菌在感染性腹泻治疗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浙江省龙游县人民医院自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共36例感染性腹泻病例,其中18例患者治疗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布拉酵母菌,对照组18例患者单用左氧氟沙星,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状况和治愈疗程的差异。结果左氧氟沙星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患者大便次数在疗程第2~4天较单用左氧氟沙星患者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联合治疗组平均止泻时间为(3. 85±1. 74) d,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组的平均止泻时间为(4. 89 ± 1. 6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 05)。结论感染性腹泻患者联合应用布拉酵母菌,有助于平衡肠道菌群,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肠道优势菌群多样性变化的规律.方法 采集肝硬化SBP初始诊治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各30例,收集粪便样本,进行PCR-DGGE优势菌群结构分析,并应用定量PCR技术检测肠道内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肠杆菌科细菌的含量.结果 肝硬化SBP患者肠道优势菌群结构复杂程度明显增多,SBP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分别能够聚类到不同的簇中,提示两组受试者肠道优势菌群结构明显不同.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肠道优势细菌中双歧杆菌的含量明显下降(7.90±0.96 vs.9.15±1.21),而肠杆菌科细菌的数量明显增多(8.95 ±0.88 vs.7.31±0.40),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SBP常见的病原菌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肝硬化SBP患者肠道优势菌群结构明显变化,双歧杆菌属细菌明显减少,肠杆菌科细菌明显增加,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是SBP发生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了合理利用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国家倡导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分级诊疗制度遭遇制度动力不足和实施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观点,认为新制度的“合法性”危机、原有体制的路径依赖以及制度变革中的权力与利益博弈是产生分级诊疗制度化困境的原因。因此,我们应该创新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以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的分级诊疗实施网络,重新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完善社区医疗机构的“守门人”制度,加快社会组织的功能实现,实现分级诊疗制度的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