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有壳变形虫在我国第四纪古环境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壳变形虫在我国第四纪地层中广泛分布,常见种有旋匣壳虫、无棘匣壳虫、针棘匣壳虫和砂壳虫未定种等。作为能在低pH环境下抗溶蚀的原生动物,它们在缺乏钙质化石的地层中是特别有用的环境标志。在我国,有壳变形虫在沿海平原与陆架海区是辨认海相、陆相和海陆过渡相沉积的宝贵标志。此外,有壳变形虫对于营养水平、沉积速率和其它环境参数反应灵敏,是第四纪地层古湖泊学的潜在指示化石。但是为了将有壳变形虫用于我国古湖泊学研究,需要对其现代分布进行定量的研究。 本文描述了一个新种,即亚洲鸟嘴虫Hoogenraadia asiatica。  相似文献   
2.
南海西沙海槽表层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涛  王鹏  汪品先 《生态学报》2008,28(3):1166-1173
利用非培养的分子技术研究了西沙海槽表层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群落.沉积物中扩增的古菌16S rDNA 序列分属两个大类:泉古生菌(Crenarchaeota)和广古生菌(Euryarchaeota).以Marine Crenarchaeotic GroupⅠ (古菌16S rDNA文库的49.2%)和Terrestrial Miscellaneous Euryarchaeotal Group (16.9%)为主要类群;其余为Marine Benthic Group B (9.7%)、 Marine Benthic Group A (4%)、 Marine Benthic Group D (1.6%)、Novel Euryarchaeotic Group (0.8%)和 C3(0.8%).细菌克隆子多样性明显高于古菌,16S rDNA序列分别来自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细菌16S rDNA文库的30.5%)、浮霉菌(Planctomycetes)(20.3%)、放线菌(Actinobacteria)(14.4%)、厚壁菌(Firmicutes)(15.3%)、屈桡杆菌(Chloroflexi)(8.5%)、酸杆菌(Acidobacteria)(3.4%)、candidate division OP8 (2.5%)、拟杆菌/绿菌(Bacterioidetes/Chlorobi)(1.7%)和疣微菌(Verrucomicrobia)(1.7%).变形杆菌为优势类群(包括Alpha-和Delta-Proteobacteria亚群).多数克隆子为未培养细菌和古菌.结果表明南海表层沉积物中蕴含大量未知的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3.
根据南海南部巽他陆坡上的柱状剖面SONNE 18287的高分辨率的藻类和孢粉记录.探讨海平面变化和其反映的古环境.得到往16.513.9kaBP之间.较高的热带低山雨林百分含量和较低的热带低地雨林含量反映了当时仍较低的气温;各类陆相花粉和环纹藻浓度都很高.而沟鞭藻含量很低.说明当时巽他陆架处于低水位环境;13.910.2kaBP期间.热带低山雨林含量的减少和热带低地雨林的增加反映了气温的回升;各类陆相花粉和环纹藻浓度都大大降低.而沟鞭藻含量增加.说明巽他陆架逐渐被淹没;10.27kaiBP热带低山雨林含量的持续减少和热带低地雨林的增加反映了气温继续缓慢回升;花粉浓度的降低说明陆架完全被淹没.花粉的物源区变远,同时环纹藻浓度的略有增加说明此时有淡水注入:7kaBP各类花粉的百分含量相对稳定.说明气温基本稳定.沟鞭藻浓度的突然降低.说明存在一个气候变冷事件使得海平面升高受到抑制.但接下来沟鞭藻浓度又继续回升.指示温度升高.海平面稳定升高。  相似文献   
4.
东海底质中浮游钙质微体化石的深度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具有钙质骨骼的微体浮游生物,中生代晚期以来在世界海洋中大为繁盛,成为海相沉积地层学与古海洋学研究的主要依据。当前我国正在邻近诸海上开发烃类等矿产资源并对远洋沉积开始进行研究,认识浮游钙质微体化石在沉积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地质意义,便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在东海底质微体古生物分析过程中,发现了新生代各个门类的钙质浮游微体化石,它们是:浮游有孔虫11属32种(亚种)(汪品先,待刊),钙质超微化石20属28种,钙质  相似文献   
5.
介形虫/有孔虫比值作为沉积环境的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古生物特征指示沉积环境,比较习惯的方法是依靠“指相种”或者属种组合。然而近年来非种(non-specific)特征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为它们不受地质年代或生物分区的限制,数据的取得又无需求助于专家的鉴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非种特征  相似文献   
6.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微体古生物工作者在第四纪和现代有孔虫的分类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我国东部第四纪海侵研究中开始使用微体古生物方法(何炎等,1965;李应培,1965)以后,有孔虫的应用越来越广。1975年以来,讨论我国东部第四纪海侵的多数文献,均以有孔虫作为重要依据(汪品先、闵秋宝,1985)。六十年代以来所进行的大量分类描述工作(郑执中、郑守仪,1960,1964,1978;何炎等,1965;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等,1978;郑守仪,1979,1980;郑守仪等,1978),为有孔  相似文献   
7.
南海南部表层海水古温度估算与次表层海水特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海南部~2 MaBP以来的表层海水古温度估算表明,表层海水温度变化在更新世冰期旋回中波动比南海北部为小、保持比较温暖,但在长时间尺度上转换函数古水温仍然存在一定的变化趋势。转换函数古温度计算的低温时期并不与冰期相对应,表明南海南部具有独特的表层海洋演化特征,可能与次表层水体性质、上部水体结构等密切相关。过去2 MaBP以来的浮游有孔虫组合演化表明,南海南部海水温跃层呈现由氧同位素MIS79期向~53期相对变浅,自MIS 53期向布容/松山(B/M)古地磁界线附近变深,然后,自布容/松山界线以来又相对变浅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南沙海区晚第四纪浮游有孔虫演化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南沙海区17957和17958两柱状样中浮游有孔虫的研究,首次揭示了南海晚第四纪以来较长时间尺度上(0-800ka BP)存在δ18O 11期(约400ka BP)开始的粉红色Globigerinoides ruber大量出现和Globigerina rubescens较高相对丰度,δ18O 5e期(约120ka BP)的粉红色Gl9obigerinoides ruber 绝灭,Globoquadrina Conglomersata大量出现,Globorotalia truncatulinoides 左旋型分子绝对优势开始,和δ18O 4/5期界线附近(约80ka BP)的Globo quadrina conglomerata绝灭等三次浮游有孔虫演化事件,南沙与南海北部及西北太平洋等海区的浮游有孔虫演化事件对比 表明,南沙海区在400ka BP开始海水温跃层相对较深,至δ^18O 5e期时,受西北太平洋中层水加强的影响,南沙海水温跃层变浅,在δ^18O 5e至4/5期界线这段时期内与西北太平洋水体交换比较自由。  相似文献   
9.
南海南部陆坡表层沉积物细菌和古菌多样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涛  王鹏  汪品先 《微生物学报》2008,48(3):323-329
从南海南部陆坡表层沉积物中扩增了细菌和古菌16S rDNA序列,并对克隆子文库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细菌序列以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居多,其次是浮霉菌(Planctomycete)、酸杆菌(Acidobacteria)和candidate division OP10,另外还有少量铁还原杆菌(Deferrobacteres)、candidate division OP3、OP11、OP8、TM6、疣微菌(Verrucomicrobia)和螺旋体(Spirochaetes).古菌序列分别来自泉古生菌(Crenarchaeota)和广古生菌(Euryarchaeota),以Marine Benthic Group B(MBGB)、MarineCrenarchaeotic Group Ⅰ(MGⅠ)、Marine Benthic Group D(MBGD)和South African Gold Mine Euryarchaeotic Group(SAGMEG)为主.少量序列为C3、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ales)和Novel Euryarchaeotic Group(NEG).结果表明海底表层沉积物中有丰富多样的微生物群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