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采用二甲氨基偶氮苯(DAB)诱发的大鼠肝癌模型,运用组织病理学、血清学、免疫组化及免疫电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诱癌过程中各个不同时期肝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肝癌阳性标志物AFP的表达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早在血清AFP浓度上升和由卵圆细胞转变而来的小肝细胞表达AFP之前,肝小叶中就出现了散在的AFP阳性肝细胞,我们认为这种AFP阳性肝细胞可作为肝细胞癌前病变的早期征象之一。在AFP阳性的肝细胞内,AFP主要定位于核周间隙、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  相似文献   
2.
影响肝癌周围肥大细胞数量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影响肝癌周围肥大细胞数量的相关因素及其意义。采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模型。应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核酸原位分子杂交和细胞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肝癌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fosmRNA的表达与癌周肥大细胞(MS)数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肝癌细胞浆中TGFβ,VEGF和c-fosmRNA呈阳性表达,其中TGFβ,c-fosmRNA表达的强度与癌周MC数量变化呈平行关系。而VEGF表达的强度与癌周MC数量变化无关。结果表明:肝癌细胞通过释放TGFβ并通过激活原癌基因(c-fos)以旁分泌方式或癌基因产物影响癌周MC的数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性研究AFP阴性与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超微结构特征及AFP和Tn (Thomsen-Friedenreich-related antigen)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 4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和5例正常肝组织分为三组:对照组(正常肝组织,5例);AFP阳性肝细胞癌组 (血清AFP>10ng/ml,22例);AFP阴性肝细胞癌组(血清AFP<10ng/ml,21例).应用透射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图象分析技术对AFP阴性与阳性肝癌细胞超微结构及AFP和Tn蛋白表达进行观察,并进行AFP和Tn蛋白免疫电镜标记.结果 1.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AFP阴性肝细胞癌组癌细胞中(1)Tn蛋白表达强度(0.1498±0.0371)明显高于AFP阳性肝细胞癌组(0.0685±0.0156)(P<0.01);(2)AFP蛋白表达强度(0.1269±0.0347) 低于AFP阳性肝细胞癌组(0.1852±0.0234)(P<0.01).2.透射电镜观察:在AFP阴性组肝癌细胞中,癌细胞最突出的形态特征是胞质内细胞器大多十分简单,唯游离多聚核糖核蛋白体十分丰富.而在AFP阳性组肝癌细胞中,癌细胞胞质内细胞器相对较多,特别是粗面内质网尤为丰富.此外,线粒体及高尔基器也较明显.3.免疫电镜标记显示:AFP蛋白阳性标记主要位于粗面内质网,Tn蛋白阳性标记多位于游离多聚核糖核蛋白体,粗面内质网仅见有散在阳性分布.结论 (1)AFP和Tn蛋白在AFP阴性与阳性肝细胞癌组织中具有差异性分布特征,Tn蛋白有望成为AFP阴性肝细胞癌诊断辅助指标之一.(2)透射电镜和免疫电镜观察表明:AFP和Tn蛋白在肝癌细胞中的合成部位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
微管与肿瘤细胞运动——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三种不等恶性程度人结肠腺癌细胞株HT-29分化较好,呈上皮样,细胞排列紧密,呈聚集性生长;免疫细胞化学显示;微管不甚明显。SW480及SW620细胞呈梭形。细胞间松散,常呈单个生长,免疫细胞化学显示微管十分丰富,该种形态特征与原发肿瘤恶性程度一致,前为高分化结肠腺癌,后为高恶性度结肠腺癌,具较强转移潜能,加入TGFβ1后,三株细胞均呈生长加速,多见分裂相,但微管未见明显改变,说明细胞快速分裂并非肿瘤浸润的唯一原因,加入道诺红菌素作用后,SW480及SW620微管结构出现明显改变,表现为断裂,卷曲或呈颗粒状。提示道诺红菌素能破坏细胞微管成分,微管的破坏可能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在用亚硝基吗啉(Nitrosomorpholine)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添给和未给中药制剂的动物肝组织中FN的表达特征,进行了对比观察。观察结果表明,诱癌早期阶段,肝病变灶中即呈FN变异,该种变异且呈现个体差异:有的表现为小叶各带FN均明显减少,有的为小叶中间带及周边带FN丧失,而另一些动物则部分肝组织FN反而有所增加。在肝硬化期,FN多沿结缔组织隔周分布,肝癌组织内FN减少。两组对比观察显示,实验组动物肝组织中FN丧失远较添加中药组严重。本文对FN减少的原因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应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及形态测量等方法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肿瘤过程中肥大细胞(MC)对肝细胞生化代谢、细胞核及核仁组成区(NOR)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肝细胞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α-抗胰蛋白酶(α-AT)在MC最多与最少组之间的分布无明显差异,而嗜银蛋白颗粒(AgNOR)计数和纤维中心数密度及核仁面积之比则自第十四周起显示出分布的个体差异,它们在MC最多组明显低于MC最少组、本文并对该种差异的意义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7.
实验性肝癌糖原和癌基因N-ras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用原位杂交和组织化学技术,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的大鼠肝细胞肝癌中糖原和癌基因N-ras表达的研究,发现从诱癌早期到晚期,肝细胞内的糖原由储积而逐渐丧失。N-ras在诱癌的第1~2周即出现阳性表达,随诱癌过程的延长,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和范围逐渐增加,至诱癌晚期甚至在癌结节内均转为阴性。对肝组织连续切片中糖原和N-ras表达的对比观察发现,糖原PAS反应与N-ras反应同步,糖原PAS反应具有与N-ras一致的异质性,其阳性与阴性病变分布与N-ras表达重叠。提示N-ras基因表达可能在肝癌的启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可能涉及对糖原基因的调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