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食性昆虫的学习行为一般具有习惯性反应、厌恶性学习、联系性学习、敏感性反应、嗜好性诱导几种类型,它们对害虫防治方法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害虫通过嗜好性诱导对栖境中大面积单作农作物造成更大的危害,通过联系性学习可对诱虫植物的效果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害虫对驱避剂或杀虫剂等产生习惯性反应可降低其防治效果。害虫对寄主植物驱避抗性产生习惯性学习就会加重对作物的为害,产生厌恶性学习则有利于对作物的保护。利用害虫的联系性学习行为,释放前让不育雄虫学习自然交配场所的环境刺激,可增强通过释放不育雄虫控制害虫的防治效果。了解植食性昆虫学习行为对害虫治理的影响有助于研究和发展有效的栖境调控、行为调控等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植食性昆虫的学习行为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李月红  刘树生 《昆虫学报》2004,47(1):106-116
学习是指因经历不同而导致的行为变化。在植食性昆虫中,学习主要包含习惯性反应、厌恶性学习、联系性学习、敏感性反应和嗜好性诱导等类型。昆虫在幼虫和成虫期都具有学习能力,但幼虫期食料和取食经历不会对成虫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昆虫学习行为的表现受其本身食性、寄主刺激物的类别及寄主植物时空分布动态等因子的影响。学习能力有助于植食性昆虫应对复杂多变的植物环境,提高对寄主植物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其生存繁衍。对害虫学习行为的了解可为栖境调控、行为调控等害虫治理方法提供重要  相似文献   
3.
研究探讨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I(human leucocyte cyte antigen I)分子表达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免疫印迹方法研究了不同剂量DON对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LA-I分子表达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FCM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DON处理均可一定程度降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LA-I分子的表达,DON 50ng/mL、100ng/mL、1000 ng/mL和2000 ng/mL组HLA-I类分子的平均表达量分别为6.92±0.68、6.64±0.69、5.95±0.48和5.48±0.77,在50~2000ng/mL范围内随着DON浓度增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I分子表达降低,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0.737,P<0.01).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大剂量DON(1000ng/mL和2000ng/mL)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I分子表达明显减弱.研究结果表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可剂量依赖地抑制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I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以IL-10的功能短肽(40肽,即IL-10第18号至57号氨基酸)为导向部分与PE40(绿脓杆菌外毒素除去受体结合区后的剩余部分)融合分别构建了IL-1018-57-PE40的胞质和胞周质表达质粒,其中,IL-1018-57-PE40在Rosettablue(DE3)中以高效胞质可溶形式表达,在BL21(DE3)pLysS中以胞周质分泌形式表达;表达宿主菌Rosettablue(DE3)超声波破碎后,依次通过硫酸铵盐析、疏水层析、铜离子亲和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得96%重组毒素纯品;细胞活性实验、细胞ELISA和荧光标记实验表明,构建的IL-1018-57-PE40符合免疫毒素的作用机理。因此,该实验为PE免疫毒素的规模制备和纯化做了一定的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IL-1018-57-PE40高效表达、纯化及细胞活性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IL-10的功能短肽(40肽,即IL-10第18号至57号氨基酸)为导向部分与PE40(绿脓杆菌外毒素除去受体结合区后的剩余部分)融合分别构建了IL-101857PE40的胞质和胞周质表达质粒,其中,IL101857PE40在Rosettablue(DE3)中以高效胞质可溶形式表达,在BL21(DE3)pLysS中以胞周质分泌形式表达;表达宿主菌Rosettablue(DE3)超声波破碎后,依次通过硫酸铵盐析、疏水层析、铜离子亲和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得96%重组毒素纯品;细胞活性实验、细胞ELISA和荧光标记实验表明,构建的IL101857PE40符合免疫毒素的作用机理。因此,该实验为PE免疫毒素的规模制备和纯化做了一定的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通过比较人正常食管鳞状上皮不同的原代培养方法,以期为不同的实验目的提供不同的培养方法。实验用到的正常食管粘膜上皮来源于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采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分别用DMEM/F12混合培养基和K-SFM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通过直接观察、细胞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细胞形态学特征及鉴定所得到的细胞,比较不同方法与不同培养基组合中原代培养细胞的生长状况。用组织块法,在DMEM/F12混合培养基中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生长较好,细胞融合较快,成纤维细胞污染较少,15~17天上皮细胞铺满瓶底的70%~80%,获得的细胞数量大,但细胞传代后成纤维细胞污染严重。用酶消化法,在K-SFM无血清培养基中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生长好,细胞融合快,成纤维细胞污染基本消除,细胞纯度高,10~12天细胞便可以铺满瓶底的70%~80%,这种方法培养的细胞可以冻存、复苏和传代。其余各种培养方法所得细胞无论在生长状态、培养周期、成纤维细胞污染和传代方面均较前两种方法差。以上各种方法培养的细胞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证实细胞呈广谱细胞角蛋白阳性,确定是食管上皮来源的细胞。酶消化法加K-SFM无血清培养基是本实...  相似文献   
7.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是水生动物病毒中重要的病原体,常引起鲤科鱼类疾病暴发。近些年研究发现,维甲酸诱导基因I样受体家族(RLRs)信号通路在SVCV免疫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要功能是在识别病原体相关模式,激活下游信号分子,诱导天然免疫的产生,以及控制病毒的早期复制。当病毒进入机体时会形成病毒-RLRs-IFN互联反馈回路,RLRs相关基因识别SVCV的RNA,最终引起Ⅰ型干扰素(IFN-I)表达量升高,并且RLRs族内成员相互作用增强抗病毒作用。RLRs不仅可以活化天然免疫信号通路,还可增强适应性免疫效应,在控制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介绍RLRs家族,RLRs抗病毒信号调控因子,干扰素诱导的鱼类Mx (myxovirus resistant)蛋白对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参与抗原呈递的低分子量蛋白酶体-2(LMP-2)表达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半定量RT-PCR方法从蛋白质和mRNA水平分析了不同剂量DON对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LMP-2分子表达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FCM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DON处理均可一定程度抑制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LMP-2的表达,50ng/mlDON组、100ng/mlDON组、1000ng/mlDON组和2000ng/mlDON组LMP-2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6.99±0.72、6.21±0.55、5.34±0.56和5.03±0.43,在50~2000ng/mL范围内随着DON浓度增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LMP-2表达降低,与DON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824,P<0.01)。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不同浓度DON处理均可抑制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LMP-2mRNA表达。DON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可剂量依赖地抑制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LM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初步探讨恰麻古粗多糖BRP、中性多糖BRNP-1、BRNP-2及酸性多糖BRAP-1、BRAP-2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免疫调节作用。实验方法选用CCK-8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各恰麻古多糖组对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增殖率的影响;以中性红法观察各组恰麻古多糖对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活性的影响;Griess法测定恰麻古多糖致巨噬细胞RAW264.7对NO的释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TNF-α(肿瘤坏死因子)与IL-6(白介素-6)分泌水平。实验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各恰麻古多糖组能够显著提高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率与对中性红的吞噬活性,并能够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且促进其TNF-α及IL-6分泌水平。通过实验,初步验证了各恰麻古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并对巨噬细胞RAW264.7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IL-1023-57-PE40分泌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IL-1023-57-PE40基因与pelB信号肽融合置于pET-20b构建分泌表达质粒pET-20b-IL-1023-57-PE40,然后将pET-20b-IL-1023-57-PE40分别转化至BL21(DE3),BL21(DE3)pLysS,Rosetta(DE3),E·coliK12TB1,ER2566中。无论是在37℃或是在26℃,亦或在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的情况下,IPTG诱导后,IL-1023-57-PE40蛋白只在BL21(DE3)pLysS菌中以可溶分泌形式表达,其中以37℃时培养基中不添加葡萄糖表达量为最高,占菌体蛋白总量的15%,说明蛋白的分泌表达与菌种的选择有关。表达产物经免疫印记检测可被抗PE40的特异抗体识别。通过质粒稳定性实验证明,pET-20b-IL-1023-57-PE40在BL21(DE3)中不稳定,导致蛋白的不表达,在Rosetta(DE3)BL21,E·coliK12TB1,ER2566中稳定但不表达,因此,以Rosetta(DE3)BL21为例,通过SDS-PAGE、DNAStar和ANThewin蛋白分析软件对本室构建的几种PE重组毒素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PE重组毒素融合信号肽序列后,就能分泌表达,PE重组毒素分泌表达还可能与导向部分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