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6篇
  免费   667篇
  国内免费   85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140篇
  1987年   110篇
  1986年   96篇
  1985年   105篇
  1984年   70篇
  1983年   111篇
  1982年   52篇
  1981年   64篇
  1960年   41篇
  1959年   90篇
  1958年   118篇
  1957年   78篇
  1956年   118篇
  1955年   140篇
  1954年   86篇
  1953年   66篇
  1952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DNA技术在地下生态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水强  王文娟  B. Larry Li 《生态学报》2015,35(15):4968-4976
地下生态过程是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研究中最不确定的因素。由于技术和方法的限制,作为"黑箱"的地下生态系统已经成为限制生态学发展的瓶颈,也是未来生态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环境DNA技术,是指从土壤等环境样品中直接提取DNA片段,然后通过DNA测序技术来定性或定量化目标生物,以确定目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及功能特征。环境DNA技术已成功用于地下生态过程的研究。目前,环境DNA技术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方面的研究相对成熟,克服了土壤微生物研究中不能培养的问题,可以有效地分析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多样性及空间分布,尤其是宏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微生物生态功能方面的研究成为可能;而且,环境DNA技术已经在土壤动物生态学的研究中得到了初步应用,可快速分析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更有效地鉴定出未知的或稀少的物种,鉴定土壤动物类群的幅度较宽;部分研究者通过提取分析土壤中DNA片段信息对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及植物分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比传统的植物分类及物种多样性测定更精确,改变了以往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模式的理解。同时,环境DNA技术克服传统根系研究方法中需要洗根、分根、只能测定单物种根系的局限,降低根系研究中细根区分的误差,并探索性地用于细根生物量的研究。主要综述了基于环境DNA技术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土壤动物多样性、地下植物多样性及根系生态等地下生态过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环境DNA技术对于以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及地下植物根系为主体的地下生态学过程的研究具有革命性意义,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以预期,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传统的生态学研究相结合将成为未来地下生态学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Bt基因来源于中国的棉花品种泗抗1 号(常规种)、泗抗3 号(杂交种)和来源于美国的棉花品种99B(常规棉)、岱杂1 号(杂交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高温水平下Bt 棉盛铃期铃壳中Bt 蛋白含量变化及氮代谢生理特征.结果表明: 铃壳中Bt 蛋白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与对照相比(32 ℃),常规棉品种在38 ℃、杂交棉品种在40 ℃以上时,铃壳中Bt 蛋白含量大幅度下降.其中,常规种泗抗1号和99B在38 ℃时分别下降53.0%和69.5%;杂交种泗抗3号和岱杂1号在40 ℃时下降64.8%和54.1%.铃壳Bt 杀虫蛋白含量下降显著时,其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下降,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提高,GPT活性显著下降,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加.高温影响铃壳的氮代谢引起Bt蛋白的分解加剧,合成减弱,从而造成Bt蛋白含量减少,抗虫性下降.  相似文献   
3.
一种优化的测定水稻硅含量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更为简便且准确的水稻(Oryza sativa)硅含量测定方法,对硅钼蓝分光光度法的多个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水稻样品的前处理——消解法和高压灭菌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还原剂为抗坏血酸、测定波长为600 nm、硅钼黄显色时间和硅钼蓝稳定时间分别为5和25分钟为最佳测定条件,样品的前处理则是消解法优于高压灭菌法,前者提取硅的效果好于后者。该优化方法为深入研究水稻和其它植物中硅的吸收和转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宏条形码技术的物种快速检测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评估、预测和保护。本文介绍了常用宏条形码分析的步骤和参数设定方法。我们利用Nextflow搭建了一款宏条形码分析流程EPPS, 可以自动化地运行从原始数据的质量控制到环境多样性的比较。Nextflow软件还拥有流程监控的功能, 可视化输出每个进程所消耗的时间与内存。本文还使用测试数据和已发表数据证明该平台能够有效地分析宏条形码数据并可靠地分析环境生物多样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5.
APaleogenemammalianfauna,herenamedtheShanghuangfauna,wasdiscoverednearthevillageofShanghuang,closetoLiyangCity,JiangsuProvince,China(Fig.1).Atpresent,rouglilysixtyspeciesoffossilmammalshavebeenrecogniedintheShanghuangfauna.Manyofthesemammaltaxaarenewtoscience,andothersrepresentnewoccurrencesfortheEoceneofChina.ParticularlywellrepresentedintheShanghuangfaunaaremicromammals(includingmarsupials,insectivores,rodents,lagomorphs,primates,andbats)thathaveseldomifeverbeenfoundinotherEoceneAsianl…  相似文献   
6.
7.
采用缩微实验法,初步系统研究了杉木叶凋落物分别与火力楠、红栲和木荷3个阔叶树种之一的叶凋落物两两混合分解的动态变化,以探明凋落物混合分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杉木叶凋落物与3种阔叶树种叶凋落物两两混合分解时所表现出不同的相互作用形式:杉木与木荷表现出抑制作用,杉木与红栲或火力楠表现为较弱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颖  王婷  华学军 《植物学报》2018,53(6):754-763
作为植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逆境适应机制,脯氨酸积累一直被认为是其合成和降解调控的结果。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脯氨酸转运也可能在其积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植物中,有多个氨基酸转运蛋白家族,如氨基酸通透酶家族(AAPs)、赖氨酸组氨酸转运蛋白家族(LHTs)和脯氨酸转运蛋白家族(ProTs)参与脯氨酸在各个器官间的运输。该文对参与脯氨酸运输的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模式、生理功能及表达调控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脯氨酸运输与积累在植物抗逆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PP333)调控药用植物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毛状根生长和次生代谢的可能性,设计实验并探讨PP333对美洲商陆毛状根生长及其商陆皂苷甲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PP333使毛状根根尖及侧根表面呈浅红色,侧根变得短而粗,且随着培养基内PP333浓度的升高,根表面颜色加深。培养基中添加0.5–5.0 mg·L–1 PP333能促进毛状根中商陆皂苷甲的产生,其中以1.0 mg·L–1 PP333的效果最好,其商陆皂苷甲含量达6.22 mg·g–1 DW,约为对照的1.94倍。PP333能提高毛状根苯丙氨酸裂解酶(PAL)的活性,并可能通过对PAL酶活性的调节来促进毛状根中商陆皂苷甲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