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报道了湖南省种子植物分布新记录3种,隶属于3科3属,分别为浙江冬青Ilex zhejiangensis C. J. Tseng ex S. K. Chen & Y. X. Feng、长匍通泉草Mazus procumbens Hemsl.和纤叶钗子股Luisia hancockii Rolfe。凭证标本均存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植物标本室(CSFI)。  相似文献   
2.
种间分离的研究对揭示种间相互作用、群落组成与动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内,设置了36个样方,以样方内株数≥10的27个物种为研究对象,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运用ArcGIS软件、N×N最近邻体列联表、2×2列联表截表以及Pielou分离指数,研究了群落内27个物种的种间分离规律,采用Clark_Evans最近邻体法测定了27个物种的分布格局。结果显示:(1)27个物种中,有3个呈聚集分布,24个呈随机分布;(2)常绿阔叶林植物群落中正分离种对占59.83%,随机毗邻种对占40.17%,没有负分离,群落稳定;(3)正分离主要发生在群落优势种或建群种之间,优势种之间也有随机毗邻发生;(4)呈聚集分布的物种与其它物种主要表现为正分离,一般不表现为负分离;而呈随机分布的物种之间多数表现为随机毗邻,也有部分表现为正分离或负分离;(5)群落内27个物种互相交错分布,是全面不分离的。  相似文献   
3.
湖南张家界天门山种子植物区系新资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对湖南省张家界市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种子植物标本的采集鉴定,报道了湖南省新记录13种2变种,隶属于11科15属。即小山飘风Sedum filipes Hemsl.、绿花石莲Sinocrassula indica(Decne.)Berger var.viridiflora K.T.Fu、扇叶虎耳草Scocifraga rufescens Balf.var.flabellifolia C.Y.Wu et J.T.Pan、滇池海棠Malus yunnanensis(Franch.)Schneid.、北枳棋Hovenia dulcis Thtmb.、橄榄槭Acer olivaceum W.P.Fang et P.L.Chiu、大叶柴胡Bupleurum longiradiaum Turcz.、重齿当归Angelica biserrata(R.H.Shan et C.Q.Yuan)C.Q.Yuan et R.H.Shan、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T.Ting ex H.T.Chang、直瓣苣苔Ancylostemon sarasilia(Hemsl.)Craib、野丁香Leptodermis potanini Batalin、毛华菊Dendranthema vestitum(Hemsl.)Ling、长冠鼠尾草Salvia pleetranthoides Griff.、茖葱Allium victorialis Linn.、节根黄精Polygonatum nodosum Hua。其中羌活属和野丁香属为湖南分布新记录属。凭证标本均存放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树木标本室(CSFI)。  相似文献   
4.
外来植物归化因其对本地生态系统有潜在的入侵风险而受到生态学家的广泛关注。群落和种群结构反映植物的环境适应性、种群地位、稳定性和发展趋势,可为判定外来植物归化提供可靠依据。榅桲(Cydonia oblonga)为在全球广泛引种栽培达4000多年的古老果树,引入中国已有2500多年,但关于其野外逸生种群的生存状态未见报道。以目前中国唯一逸生地——湖南省褒忠山的榅桲种群为对象,在其所在群落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时空替代法,运用静态生命表、生存曲线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榅桲种群动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群落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0科28属31种,其中木本植物16种,草本植物15种;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占群落内非世界分布总属数的75%;(2)群落具有明显层次结构,可分灌木层和草本层,灌木层个体集中于0—1.5 m高度级,占总个体数的81.81%;(3)种群龄级结构呈近倒“J”型,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y-Ⅱ型,具有稳定的更新潜力;(4)生存分析表明榅桲种群具有前期优势、中期减少、后期稳定的特点;时间序列预测表明该种群个体数量未来能够持续增长,但幼苗及小树个体基本保持稳定,其种...  相似文献   
5.
厘清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异及性状间的权衡关系,对揭示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中亚热带柯(Lithocarpus glaber)-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常绿阔叶林为对象,测量了1 hm2固定监测样地内6个优势树种的叶面积(LA)、比叶面积(SLA)、干物质含量(LDMC)、叶片厚度(LT)、叶片碳(LC)、叶片氮(LN)、叶片磷(LP)含量和叶片碳氮比(LCLN)8个功能性状,采用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PCA)法分析了群落叶片功能性状的生活型、种内和种间变异及性状间关系。结果表明:(1)群落内叶片功能性状种内、种间差异显著,变异中等(CV: 0.02-0.59),其结构性状的可塑性较化学性状保守,变异格局符合"性状空间变异分割假说";针叶树种的LA、SLA显著低于阔叶树种,常绿树种的LC和LDMC最小,而落叶树种的SLA、LNLP最大以及LTLCLN最小。(2)群落叶片功能性状变异主要来源于生活型和种间变异,种内变异亦有显著贡献;生活型对多数性状的贡献率较大,其对LDMC、LCLN的贡献分别高达93.11%和91.76%;种间变异(LDMC除外)对结构性状的贡献率均高于化学性状;种内变异对LP的贡献率(23.66%)较种间变异高。(3)叶片性状之间多表现出显著相关关系,针叶树和阔叶树在PCA排序图中聚集于不同区域,叶经济型谱在柯-青冈群落中具有适用性。不同树种通过叶片结构、化学性状之间的权衡策略来适应环境变化,从而实现群落物种共存。结果可为理解森林群落物种的环境适应策略、预测群落动态变化和制定植被恢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凋落物的生产和分解是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过程,受到大气氮沉降的深刻影响。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氮沉降对灌丛生态系统凋落物养分归还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楚。因此选择亚热带分布广泛的杜鹃灌丛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模拟氮沉降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CK, 0 g m-2 a-1)、低氮(LN, 2 g m-2 a-1)、中氮(MN, 5 g m-2 a-1)和高氮(HN, 10 g m-2 a-1)。结果显示:CK、LN、MN和HN 4种处理下,群落年平均凋落物量分别为(1936.54±358.9)、(2541.89±112.5)、(2342.97±519.8)、(2087.22±391.8) kg/hm2,LN、MN和HN处理样地的凋落量分别比对照样地高出32.68%、21.16%和7.93%;凋落叶、花果、凋落枝和其他组分占总凋落量的比例分别为75.75%、15.09%、7.70%和1.45%,不同浓度氮处理下各组分的凋落量均高于对照样地;凋落物组分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凋落叶在10—11月份达到峰值,凋落枝在10月份达到峰值,花果凋落物则在5月份凋落量最高,不同氮处理下凋落物的季节动态基本一致;白檀凋落叶分解速率显著高于杜鹃,二者分解95%所需时间分别为5.08—11.11 a和7.69—17.65 a,施氮使白檀凋落叶分解周期比对照样地缩短18.18%—54.28%;凋落叶分解过程中,N元素表现为富集-释放模式,P元素表现为富集模式。研究表明,氮添加能够促进群落中白檀凋落叶分解及N、P元素的释放,说明施氮可以调节凋落叶养分释放模式,对灌丛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地处南方红壤丘陵区的中心地带, 植被区划上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植被亚地带。该区植被以次生林为主, 植被类型复杂多样, 在南方红壤丘陵区现状植被中具有典型代表性, 可为区域植被演替动态和植被恢复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该研究采用统一、规范的方法设置了50个样方, 对区内主要植被类型的物种组成、数量特征、生境信息等进行调查。计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重要值, 运用《中国植被志》编研规范进行植被类型划分和命名, 描述群落物种组成和特征, 并提供10个植被型、22个群系、33个群丛共50个样方的原始数据, 包括森林样方43个, 灌丛样方5个, 草地样方1个, 沼泽样方1个。  相似文献   
8.
湘中丘陵区南酸枣阔叶林群落特征及群落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好  邓湘雯  项文化  方晰  赵丽娟  李家湘  崔飞 《生态学报》2014,34(12):3463-3471
南酸枣阔叶林群落是湘中丘陵区的重要的森林群落类型之一,在森林演替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湘中丘陵区长沙县大山冲林场的代表性群落——南酸枣阔叶林群落(The 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 broad-leaved community)设立1 hm2固定样地,对其群落学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其植物多样性和更新动态。结果表明:群落中胸径≥1cm的乔木树种共有25科42属59种。乔木层中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的重要值最大(23.57),是群落中的建群种;南酸枣胸径和树高结构均呈正态分布,南酸枣幼苗(1.0cm≤DBH1.5cm)只有6株;群落中四川山矾(Symplocos setchuensis)的重要值(10.46)排第二,但胸径小于1.5 cm的幼树数量较多(占种群数量的22.0%),格药柃(Eurya muricata)、千年桐(Aleurites montana)和毛豹皮樟(Lindera coreana)的重要值分别为7.98(幼树数占种群数量的16.8%),5.39(幼树数占种群数量的11.7%),4.17(幼树数占种群数量的11.0%),这4个乔木树种的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分布;林分的成层结构中,上层木主要为南酸枣,下层木主要为四川山矾、格药柃、千年桐和毛豹皮樟。林下幼苗主要为常绿阔叶树种,且更新良好,并将成为下一个演替阶段的建群种。南酸枣的幼苗更新不良情况说明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在逐年降低,而四川山矾、格药柃、千年桐、毛豹皮樟等树种的优势地位呈上升趋势,表明湘中丘陵区的南酸枣阔叶林群落正在朝常绿阔叶林的方向演替。灌木、草本层中共有植物37种,重要值前5位的种为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is)、满山红(Rhododendron mariesii)、乌饭(Vaccinium bracteatum)、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分别为54.59、21.85、4.98、4.63、4.53,其中,檵木和满山红在灌木层中的优势地位明显。  相似文献   
9.
湖南涟源县龙山森林公园种子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涟源县龙山森林公园是湖南省中部的一座孤山,位于华中植物区和华东植物区的分界线上,生境多样,植被类型丰富,有野生种子植物158科、687属、1486种(含种下等级)。植物区系总体性质以温带性质为主,兼有大量热带成分的混杂,具有较强的过渡性质。但是,在科、属级水平上均表现出较强的热带地理亲缘性。优势大科、大属在区系组成统计上占有突出位置。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比较,科、属、种相似性最大的是湖南古丈县高望界,与距离其最近的南岳衡山相似性最小,说明该区虽为孤山地貌,但孤山区系特征不显著,缺乏地方特有属、种,受武陵山脉的影响较大,应归属于华中植物区,并且兼有向华东过渡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湖南产安息香属10种植物叶表皮微形态和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1)表皮均由单层细胞构成,细胞形状为多边形和无规则形,垂周壁式样为平直、弓形、波状;(2)气孔器大小及密度在种间的差异明显;(3)气孔外拱盖内缘主要为波状和浅波状,气孔器外围角质纹饰以越南安息香的鸟巢状和栓叶安息香的碗状为显著区别特征;(4)老鸹铃、垂珠花和白花龙的气孔器保卫细胞两极有"T"形加厚;(5)栓叶安息香和大果安息香叶上表皮由大型细胞组成;(6)叶肉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二者的厚度及比值在种间有明显的差异,其中越南安息香栅栏组织分化为2层;(7)大果安息香和芬芳安息香的主脉维管组织构成一圈封闭的环状结构,而其他种则为开放的半圆形结构;(8)叶片及主脉的厚度在种间差异明显。安息香属植物的表皮微形态及解剖结构特征比较稳定,可作为种间鉴定和分类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