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汉坦病毒中国疫苗株Z37M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汉坦病毒Z37株是从褐家鼠体内分离到的,用于生产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的病毒毒株之一,血清分型为SEO型。利用RT-PCR方法扩增Z37株M基因片段cDNA,克隆入质粒载体,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Z37株M基因片段由3651个核苷酸组成,只有一个开放读码框架,共编码1133个氨基酸。与HTN型病毒(76-118、A9、HV-114)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1.8%~72.1%、76.2%~76.7%,与SEO型(R22、L99、80-39)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3%~96.1%、95.3%~98.9%。这一结果的获得进一步从分子水平确定了Z37株的型别,并为研制M基因片段重组疫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一例输入性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人血清中提取病毒RNA,通过RT—PCR方法扩增出SARS病毒核蛋白基因片段,克隆入质粒载体pUCm—T后,进行核苷酸序列的测定及分析,与已公布的SARS病毒基因序列进行比较,证实为SARS冠状病毒核蛋白基因。为了解该病毒核蛋白的抗原特性,将核蛋白基因插入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28a—SN,转导大肠杆菌BL21(DE3)后,加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出相对分子量约为50kDa的蛋白,占整个菌体的45%左右。Westem—blot分析表明,表达产物仅与SARS阳性病人血清起反应,而与正常血清不起反应。间接ELISA免疫检测,抗原滴度达1:12500。表明表达的核蛋白为SARS特异性抗原,这为SARS病毒的诊断试剂的研制提供了方便而安全的抗原来源。  相似文献   
3.
SARS病毒核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一例输入性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人血清中提取病毒RNA,通过RT-PCR方法扩增出SARS病毒核蛋白基因片段,克隆入质粒载体pUCm-T后,进行核苷酸序列的测定及分析,与已公布的SARS病毒基因序列进行比较,证实为SARS冠状病毒核蛋白基因.为了解该病毒核蛋白的抗原特性,将核蛋白基因插入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28a-SN,转导大肠杆菌BL21(DE3)后,加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出相对分子量约为50kDa的蛋白,占整个菌体的45%左右.Western-blot分析表明,表达产物仅与SARS阳性病人血清起反应,而与正常血清不起反应.间接ELISA免疫检测,抗原滴度达112500.表明表达的核蛋白为SARS特异性抗原,这为SARS病毒的诊断试剂的研制提供了方便而安全的抗原来源.  相似文献   
4.
本文证明金黄地鼠对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包括家鼠型和野鼠型毒株均敏感。除口饲外,多途径接种均可使地鼠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浙5株10001D_(50)接种3周龄地鼠,五天后即可在肺、脾、肠、肝等多种组织中检出病害抗原,至8—10天达最峰,其中肺最强,抗原持续时间至少50天。接种病毒后10天左右,可在血中检出抗体,后缓慢上升,至第50天达1:1280—1:5120。乳鼠感染EHF病毒后可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病毒抗原可在全身软组织中找到。乳鼠感染强毒株可发病致死,但幼鼠和成鼠不表现症状为健康带毒者。  相似文献   
5.
保留血凝素活性的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免疫家兔的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智勇  唐汉英 《病毒学报》1989,5(3):225-229
  相似文献   
6.
姚智慧  朱智勇 《病毒学报》1999,15(3):199-204
为测定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Gou3株的M片段全基因序列,了解该株分子基础,并分析其瑟其他病毒株的差异,将提取的感染了病毒的Vero-E6细胞总RNA进行逆转录PCR扩增,产物直接或纯化后克隆T载体并测定序列,结果测得Gou3株M片段的全基因序列共3651个核苷 ,最大读码框架从47到3448,共编码1134个氨基酸。  相似文献   
7.
汉坦病毒是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型肺炎综合征(HPS)的主要病原体.由S基因编码的核蛋白(NP)主要与机体的细胞免疫有关,并调节病毒的复制及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构建了汉坦病毒Z10株核蛋白cDNA与含有pac基因的反转录病毒鼠干细胞病毒(MSCV)重组体MSCV-FlagNP,通过磷酸钙转录法导入产病毒的包装细胞系BOSC23中,产生完整的重组MSCV-FlagNP病毒.然后以重组病毒感染NIH 3T3细胞,利用Puromycin的选择特性(pac基因)对感染细胞进行连续压力筛选,获得了转核蛋白抗性细胞.利用Southern blot和PCR方法分别对核蛋白基因在抗性细胞染色体整合情况及其完整性进行了鉴定.并且用Western blot在抗性细胞中可检测到核蛋白的表达.进一步以Flag单克隆抗体介导的免疫荧光染色联合共聚焦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分析了内源性Flag融合核蛋白在抗性细胞内分布,发现核蛋白主要分布于胞浆及胞核周围区,并且部分核蛋白可聚集形成胞浆包涵体.转核蛋白基因细胞模型的建立,对进一步研究汉坦病毒核蛋白功能以及病毒复制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将来源于黑线姬鼠肺,褐家鼠肺和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血液的三株 EHF 病毒,在长爪沙鼠肺、肾细胞中传代培养。接种后第一代就能很好增殖,滴度可达10~(6·0-6·5)TCID50/ml。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病毒增殖速度加快,第三代在接种后2天即可检出感染细胞,4—8天有50%左右的细胞感染。经传九代未见明显的细胞病变。病毒增殖的高峰在接种后9天左右。维持液中有牛血清,冻融和超声波处理能提高病毒滴度。不同温度(33℃和37℃)和 pH(含5%和3%CO_2)培养对病毒增殖无明显影响。经传代的感染细胞仍能与 EHFV 单克隆抗体起反应,并排除ⅠⅡⅢ面型呼肠孤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人体接种流行性出血热(EHF)灭活疫苗总量为三毫升时,比较观察分三次接种和分二次接种的反应及免疫效果。试验分三组进行,第一组根据常规方法0、7、28天免疫三针,每针1毫升;第二组0、28天免疫二针,每针1.5毫升;第三组0、28天免疫二针,第一针2毫升,第二针1毫升。结果三组均未发生全身或局部的不良反应,末针15—30天,采血测定EHF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7.1%、79.4%和76.6%经统计处理三组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加强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行性出血热(EHF)灭活疫苗对初免一年或一年半后的25名志愿者加强免疫1针,未发现局部和全身副反应,可使初免后中和抗体阴性者或初免后阳性转阴者,中和抗体全部阳转,且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与初免相比有成倍的增长。表明此疫苗的初免是有效的,即使初免后未检出中和抗体,但对EHF病毒抗原仍具有强烈的回亿反应,因而EHF灭活疫苗加强免疫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