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剑  吕静  陈慧贤  张文霞  戴灼华 《遗传》2001,23(4):388-332
为提高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的精度,降低试验误差,采用重复内分组随机区组设计,对低遗传力性状的B12和B22或F23家系平均数资料进行遗传分析.通过AIC准则和适合性检验比较无主基因(A-0)、1对主基因(A)、2对主基因(B)、多基因(C)、1对主基因+多基因(D)和2对主基因+多基因(E)模型以鉴定其遗传模式.采用IECM算法估计混合模型参数.通过油菜HSTC14×宁油7号初花期F23家系平均数资料阐明该方法.  相似文献   
2.
黄菊  郝莉  刘愫  李林  张文霞  戴灼华 《遗传学报》2002,29(5):417-423
果蝇immigrans种组中的curviceps种亚组是1992年新建立的中国特有果蝇类群。该种亚组中的物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目前除了形态学水平的研究外,还没有其他证据支持建立该种亚组的合理性及其起源和种系发生地位。为了在DNA分子水平上探讨果蝇curviceps种亚组在果蝇immigrans种组中的种系发生地位,从而为今后更深入地研究中国特有果蝇,甚至为果蝇亚属的进化遗传学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了immigrans种组5个种亚组(nasuta、immigrans、hypocausta、quadrilineata、curviceps)中12个代表物种的rDNA的ITS1和部分Adh基因的序列。其中ITS1序列的长度为513-587bp,共有191个信息位点;Adh基因片段的长度在714-747bp之间,共99个信息位点。考虑到单个分子提供的信息较少,将两个分子的序列综合起来,组成一个较长的复合序列。分别根据ITS1,Adh和两个分子的复合序列排比(Alignment)结果,和最大简约法和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树,其中根据复合序列构建的系统树与形态学研究结果最为一致。分子树显示curviceps种亚组的特种确定单独形成一个分枝,为种亚组级的分类阶元,支持了形态学将其建立为一个新种亚组。根据Kimura距离,估算了复合分子的替换速率约为每百万年1.48%,进而计算出5个种亚组的分 歧年代。结合各物种的地理分布,推测了immigrans种组的进化历史:curviceps种亚组与quadrilineata种亚组的亲缘关系最近,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的温带地区。它们之间的分歧时间大约为3.4百万年,是最年轻的两个种亚组。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及附近的热带地区的hypocausta种亚组的物种是最早分化出来的,与其他种亚组的分歧时间约为9.2百万年。该结果与形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相吻合。值得一提是的,目前归属仍存在争议的物种D.neohypocausta,在分子系统树中与hypocausta种亚组的物种相距较远,而与immiagrasn种亚组的关系较近,但分枝置信度较低(<50%)。由于还缺乏其他方面的证据,因此D.neohypocausta的归属有待今后的研究来作定论。  相似文献   
3.
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确定缩颜蚜蝇族的系统分类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 ,以缩颜蚜蝇族及食蚜蝇科 3类不同食性类群的代表种 (共 6属 7种 )为材料 ,对其核糖体RNA基因 (rDNA)的 5 .8S片段及转录间隔区(ITS)进行序列分析 ,并构建分子系统树 .同时 ,采用支序分析的方法 ,以缩颜蚜蝇族及我国有分布的食蚜蝇科其他族为材料 ,以成虫及幼期形态学性状为基础 ,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 ,对食蚜蝇科族级阶元的系统发育进行分析 .分子系统学及分支系统学研究结果表明 ,缩颜蚜蝇族与捕食性类群的亲缘关系较近 ,与腐食性类群的亲缘关系较远 .因而缩颜蚜蝇族应从现行分类系统中的迷蚜蝇亚科移入食蚜蝇亚科 ,其系统分类地位可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  相似文献   
4.
用RAPD标记探讨金色果蝇复合种内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赵中明  陆剑  戴灼华 《动物学报》2001,47(6):625-631
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金以果蝇复合种的5个姊妹种(Drosophile auraria、D.biauraria、D.triauraria、D.quadraria和D.subauraria)共12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在40种10碱基随机引物中有30种引物对每个种群都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扩增结果。在161个RAPD标记中有129个呈多态性。以遗传距离为尺度用UPGMA法构建了该复合种的聚类关系图。聚类分析结果结果表明:D.subauraria处于聚类关系图的基部,为该复合种中最早分化的种类;其后才是D.biauraria的分化,而D.auraria和D.quadraria的分化相对较晚。此结果不支持以往认为D.quadraria为金色果蝇复合种祖先种的观点。RAPD分子标记为金色果蝇复合种的系统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戴灼华  刘凤丽 《遗传学报》1994,21(5):362-372
以Drosophilaauraria复合种(Drosophilaaurariaspeciescomplex)的5个姐妹种D.auraria(A),D.biauraria(B),D.triauraria(T),D.subauraria(s)和D.quadraria(q)的17个地理种群,及4个对照种的5个地理种群为材料,用聚丙烯酰胺等民聚焦电泳(IEF)技术,分析了18种同工酶及成虫总蛋白的电泳图谱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金色果蝇复合种(Drosophila auraria species complex)的5个姊妹种(D.auraria、D.biauraria、D.triaurar-ia、D.quadraria和D.subauraria)及其近缘种D.rufa的ITS1片段和COⅡ基因的全序,以及Adh基因的部分序列。以D.rufa、D.melanogaster和D.yakuba为外各,分别用最大简约(MP)法和邻接(NJ)法根据每个分子标记的序列构建金色果蝇复合种系统发生树。在得到的6棵系统树中,D.subauraria总位于系统树的基部。该复合种的ITS1、Adh和COⅡ的综合序列长度为2327bp(排除插入和缺失位点),能提供255个简约信息位点。根据综合序列构建的系统树较好地揭示了5个姊妹种间的系统发生关系;D.subauraria在金色果蝇复合种内最早分支出来,随后发生了D.biauraria分化、D.auraria、D.triauraria和D.quadraria之间亲缘关系较近,形成的时间相对较晚。推测金色果蝇复合种的祖先种约在2.33百万年前与D.fufa发生分歧,随后由暖温带侵入寒温带。在寒温带,D.subau-raria约在0.88百万年前与其他4个姊妹种的祖先种发生了分歧,D.biauraria约在0.31百万年前分化出来;而分布在较低纬度的D.auraria、D.triauraria和D.quadraria则是在该复合种的祖先种由寒温带向暖温带和亚热带人侵的过程中才逐渐分化形成的。上述结论不支持先前研究者所提出的D.quadraria是金色果蝇复合种的祖先种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黑腹果蝇的分离变相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莉  吴仲义  戴灼华 《遗传》1999,21(4):57-62
众所周知,一对基因在杂合状态中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而在配子形成时,又按原样以相同比例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这是生物中最基本的遗传规律———孟德尔分离定律。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基因的分离都严格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存在于黑腹果蝇中的分离变相因子(SegregationDistorter,以下简称SD)就是一种具有减数分裂驱动(meioticdrive)性质的、违反孟德尔分离定律的特殊遗传因子,从六十年代发现至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其遗传背景,结构特征及进化规律等方面分别介绍一些近期的研究结果。1…  相似文献   
8.
戴灼华  刘凤丽 《遗传学报》1994,21(6):436-440
Drosophila auraria复合种的进化遗传学研究──支序分析与数值分析(下)戴灼华,刘凤丽(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1)本研究旨在探讨D.auraria复合种内各成员在种系发生中的地位,重建系统发生树,论文的上篇[遗传学报,199...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此报道北京地区没有亲缘关系的两个家庭中属于van der woude综合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临床症状包括下唇近中线处唇瘘(下唇有先天性向下的瘘管)、腭裂、唇裂(具有或不具有腭裂)。这三个临床症状可以同时发生在一个受累个体身上,或任何两个症状出现在一个个体身上。这种人携带了这种致病基因。在我们所报道的家庭中,先证者每人还具有舌系带过短的体征。  相似文献   
10.
对采自北京、上海等7个地区及来自日本的金色果蝇Ⅰ(Drosophila auraria)和金色果蝇Ⅲ(Orosophila triauraria)的三龄幼虫的脑神经节进行核型分析。发现在其有丝分裂的晚前期、中期阶段,4对同源染色体都在进行联会。联会发生的频率约为34%。XY染色体往往无联会的表现。常染色体联会时,各对染色体的常染色质区紧密靠拢,而着丝粒区则彼此稍有分开。 本文并提出了以每对同源染色体着丝粒距离的“R_d”值作为判断同源染色体联会的数量指标,通过随机取得的119个细胞的476个R_d值的分析,发现同源染色体联会频率与在显微镜下所观察的结果相吻合。 体细胞同源染色体联会,在双翅目昆虫的特殊现象和在真核生物及其他高等动、植物中作为一般现象的遗传进化意义,本文亦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