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HLA基因频率计算人群间的遗传距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白细胞抗原(HLA)的基因频率按Nei氏法计算了中国11个民族和其他人种与国家的六个人群间的遗传距离,并按Sneath和Sokal氏聚类原则绘制了这些群体的系统树。得出的结果与用红细胞血型资料所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群体间遗传距离和群体分布的地理距离呈一定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AB0 血型分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体血型作为一种遗传标记,在研究人类 种族起源和迁移中是个重要工具。ABO血型 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血型系统,由于鉴定方便, 已积累了中国人ABO血型分布的大量资料。 1963年尚书颂等Ci7曾统计分析了15万左右中 国人ABO血型的分布资料,并根据“民族指数” (A十AB)/(B十AB)和各种血型比例,将我 国各省区ABO血型分布划分为4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Gm因子在四十个中国人群中的分布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根据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Gm因子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藏族、鄂伦春族、壮族、侗族、白族、汉族等40个人群中的分布,计算Gm单倍型频率及遗传距离,提出了“中华民族以北纬30度为界,分南北两大发源地”的假说。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1991年11月6—13日横滨第11届国际组织相容性会议(IHWC)协作科研中我国主要少数民族(苗族、布依族、蒙古族、满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和南北汉族样本HLAⅠ、Ⅱ、Ⅲ类抗原多态性分析的联合报告。聚类分析表明,苗、布依与南方汉族聚类,蒙、满、回、藏与北方汉族集群,提示中华民族包含南北两大群体。维吾尔族非常疏远地共聚于高加索人种。高加索人种起源的HLA抗原基因频率(A3、B8等)由西向东又由北向南递减。东南亚蒙古人种起源的HLA抗原基因频率(B46等)由南向北递减。HLA抗原基因频率的这种梯度分布反映我们祖先自远古史前时期以来的不断迁移和相互融合的过程。本文讨论了中华民族包含南北两大群体这一事实对于中华民族起源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赵桐茂  张工梁 《遗传》1980,2(3):1-6
Landsteiner于1900年发现了人类第一个血 型系统,但真正证明血型是一种遗传性状的则 在此后的+年。1910年由Von Dungern和 Hirszfeld首先提出了ABO血型遗传的第一个 假设。1962年发现了伴性遗传的Xg血型,使 人们第一次指出了血型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 置。目前,人类血型遗传知识已被广泛应用于 免疫遗传学、人类遗传学、!腐床医学以及法医学 等方面。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血型的遗传方式 以及它们在临床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用Amp-FLP方法分析江浙沪汉族人群DIS80位点多态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PCR结合PAGE电泳及银染技术,即Amp-FLP方法,分析了148名江浙沪汉族人中D1S80位点的多态性分布,观察到20种等位基因,53种基因型。首次在国际上发现重复单元数为39的等位基因。该位点观察杂合性为0.86,个体鉴别力为0.96,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83,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 erg法则。本文结果提示,采用Amp-FLP技术分析D1S80位点多态性,样本分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灵敏度,适用于人类民族演变、法医学个体指认、亲子鉴定、遗传病基因连锁分析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7.
人体免疫球蛋白Gm、Km因子在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790名成都、柳州、上海、长春地区本地汉族人和154名新疆维吾尔族人的Gm、Km因子分布情况。检查了Gm(1,2,3,5,21)因子和Km(ι)因子。结果表明Gm分布的不均一性,从北方向南方Gm~(1,3;5)单倍型频率急剧升高,而同时Gm~(?)和Gm~(?)频率下降。Gm的这种分布格局可能是早先大陆上的两个群体迁移和混杂的结果。在新疆维吾尔族人中发现Gm~(?)单倍型,频率为0.3223,提示存在白种人与黄种人之间的混杂现象。本文调查群体中Km频率呈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8.
一例罕见的血液开米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我国发现的第一例血液开米拉。血样采自一例健康男性献血员。他本人系非双生子,有4个孩子,外生殖器无任何异常。他的红细胞有63%为O,CcDee,Lu(b-),其余为B,CcDEe和Lu(b+);白细胞抗原为HLA-A2,A11,B7,B13,B40。家系调查表明,他具有父亲的两条HLA单倍型。这个事实提示,他父亲提供了两个基因型不同的精子。外周血核型分析表明,他的淋巴细胞有67%为46,xx,33%为46,xy,但成纤维细胞培养物均为46,xy。颊涂片的性染色体检查为阴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Gm和Km在我国汉族家庭中的遗传情况,以便确定中国人的Gm单倍型究竟如何组成。对35个汉族家庭的203名成员检查了Gm(1),(2),(3),(5),(21)和Km(1)因子。发现有6种不同的Gm表型。根据分离格局提示存在Gm(?),Gm(?),Gm~1和Gm(?)等4种Gm单倍型,它们在蒙古人种群体中较为常见。 Km(1)因子在各种Gm表型中呈随机分布,说明Gm和Km因子相互独立遗传。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ABO血型分布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人体血型作为一种遗传标记,在研究人类种族起源和迁移中是个重要工具。ABO血型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血型系统,由于鉴定方便,已积累了中国人ABO血型分布的大量资料。1963年尚书颂等曾统计分析了15万左右中国人ABO血型的分布资料,并根据“民族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