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丹参提取物中酚酸类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以丹酚酸B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于482 nm处测定丹参提取物中酚酸类的含量。结果表明丹酚酸B在0.0782~1.0166 mg(r=0.997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101.652%,RSD值为0.81%(n=9)。该提取物中酚酸类含量测定结果为19.636%。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快速检测丹参中总酚酸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NAG7基因转染HNE1细胞后下调蛋白质的鉴定及其意义(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AG7基因是我室克隆的与鼻咽癌相关的肿瘤抑制候选基因 .将NAG7编码框的cDNA片段克隆至pGEM3.1(+ )的表达载体 ,经脂质体转染入HNE1细胞 ,经G4 18筛选 ,并运用PCR技术证实 .建立含NAG7基因稳定转染的细胞系 ,抽提细胞总蛋白质 ,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 ,对表达下调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分析 ,获得的肽质指纹经SWISS PROT数据库分析以鉴定蛋白质点 .鉴定出的 7个下调蛋白质包括纤溶酶原、收缩蛋白、Ras 相关蛋白Rab 36及ARF 相关蛋白等 .通过对蛋白质性质和功能的分析 ,发现这些蛋白质参与了细胞信号的转导、蛋白质的转运及细胞代谢等众多事件 .因此 ,NAG7基因很可能是通过介导这些蛋白质的表达下调而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3.
谷子抽穗期与农艺性状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穗期是农作物的重要性状,决定着作物的地区和季节适应性。明确不同谷子品种适合的种植区域,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海南、洛阳、吉林3个地区连续2年调查了160份谷子资源的抽穗期、株高、穗长、穗重等9个主要性状。相关性分析发现3个地区抽穗期与千粒重均呈负相关,而在海南、洛阳2个地区抽穗期与株高、叶片数、穗长、穗粗、穗重、穗码数、穗粒重均呈正相关,吉林地区抽穗期与穗粒重呈负相关,说明随着抽穗期的适当延长,谷子主要通过增加子粒数目提高产量,而抽穗期过度推迟,则可能导致产量潜力下降;方差分析表明,3个地区抽穗期对千粒重、株高、叶片数、穗长、穗粗、穗重、穗粒重、穗码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海南,随着抽穗期的延长穗粒重递增,抽穗期40 d以上品种穗粒重最大;在洛阳,抽穗期50~60 d的品种穗粒重最高;在吉林,抽穗期70~80 d的品种穗粒重最高。求得每个品种在3个地区的穗粒重均值,以此为依据筛选出53份广生态适应性品种,在3个地区成功建立了叶片数、株高、穗码数对抽穗期的最佳回归方程。本研究表明一定抽穗期范围内谷子主要通过增加穗粒数而不是千粒重来实现增产,筛选出的广生态适应性谷子资源以及建立的回归方程为开展广适应育种、利用抽穗期信息对叶片数、株高、穗码数进行准确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音乐绝对音高(musical absolute pitch,AP)能力是一种敏锐的乐音音高知觉分类和记忆能力,表现为在没有任何其它音高参照的情况下,能够对所听到乐音音高进行准确命名或分类。本文从音乐绝对音高甄别方法、基因遗传、早期音乐训练、语言环境对音乐绝对音高能力形成的影响,以及绝对音高与音乐能力、音乐记忆和空间能力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介绍,提出研究音乐绝对音高的重要性。最后展望了音乐绝对音高领域未来可能的四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在中国广东省湛江发现的一种快速异常血红蛋白的研究结果。该异常血红蛋白的结构分析包括珠蛋白肽链的解离、异常肽链的酶解和指纹图谱分析及高压液相层析(HPLC),以及异常肽段的氨基酸顺序测定。证实其α链N端第68位的门冬酰胺被门冬氨酸所替代(α68Asn→Asp),即Hb Ube-2。血红蛋白Ube-2首先由Miyaji等在日本发现,本文报道在中国首次发现的Hb Ube-2。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血红蛋白New York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在中国大陆发现的10个快速异常血红蛋白家系的研究结果,这种异常血红蛋白的电泳迁移率属于K型,血红蛋白稳定性轻度降低,血红蛋白变型的结构分析,包括珠蛋白肽链的分离,氨基乙基化β链的酶解和指纹分析,以及异常肽段的氨基酸组成和顺序测定,证实其β链113位(G15)的缬氨酸被谷氨酸替代,称为血红蛋白New York(α_2β_2~((?)23(G15)Val→Glu)) 在10个家系的调查中共发现35例Hb New York患者,他们都没有临床症状。其中2例是Hb New York和α~O地中海贫血基因的双重杂合子,血红蛋白New York的含量达90%以上;其余患者都尾Hb New York杂合子,血红蛋白New York含量大约50%。从血红蛋白New York的地理分布可以看出,这种异常血红蛋白在我国南方发生频率较高,接近0.4%。Q##原图像不清晰  相似文献   
7.
比较分析光敏色素基因家族成员对光周期、非生物胁迫响应模式并鉴定其有利自然变异类型,为全面了解光敏色素基因家族在光周期调控谷子生长发育及应对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机制、开展关键性状的分子辅助选择奠定基础。文中利用RT-PCR技术从超晚熟谷子农家种‘毛粟’中克隆了3个光敏色素基因SiPHYA、SiPHYB和SiPHYC;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3个基因的光周期调控模式及对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模拟干旱、自然干旱、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高温、Na Cl五种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特性;最后检测这3个基因在160份谷子材料的突变位点,通过单倍型分析确定基因的功能效应。结果表明,获得了基因SiPHYA、SiPHYB和SiPHYC包含完整编码区的c DNA序列,长度分别为3 981、3 953、3 764 bp,其中基因SiPHYB和SiPHYC具有较近的进化关系。基因SiPHYA、SiPHYB和SiPHYC均受光周期调控,但光周期对SiPHYB、SiPHYC昼夜表达模式的影响要强于SiPHYA;短日照条件临近抽穗SiPHYA、SiPHYB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长日照,暗示其在谷子长日照抑制抽穗中发挥作用。SiPHYB和SiPHYC共同响应PEG模拟干旱、自然干旱、ABA、高温4种胁迫;SiPHYA和SiPHYB以不同方式响应盐胁迫,SiPHYC没有参与谷子盐胁迫响应过程。基于160份谷子材料重测序数据发现基因SiPHYB高度保守,基因SiPHYA含有两个错义突变: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7 034 522;,SNP7 036 657;,导致延迟抽穗、增加株高。基因SiPHYC含有一个错义突变(SNP5 414 823;),导致短日照缩短抽穗期,长日照延长抽穗期,对株高、穗长的增加作用不受光温环境影响。光周期对基因SiPHYA、SiPHYB和SiPHYC具有不同的调控作用,除了盐胁迫,SiPHYB和SiPHYC共同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相比参考基因型,SiPHYA、SiPHYC突变延迟抽穗、增加株高和穗长。  相似文献   
8.
为了阐明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日光温室番茄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山东寿光12年番茄定位施肥试验土壤为对象,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方法,研究了传统施氮(CN)、传统施氮+秸秆(CNS)、优化施氮(SN)、优化施氮+秸秆(SNS)、有机肥+秸秆(MNS)5种施肥方式对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不施肥处理(CK)为对照。结果表明: 与CK相比,所有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但各施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传统氮肥施用量的CN、CNS处理土壤pH值显著降低,而减氮施肥的SN、SNS和MNS处理对土壤pH值没有显著影响。与CK相比,不添加秸秆的处理(CN、SN)和MNS对土壤碱解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施氮的同时添加秸秆的CNS和SNS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碱解氮含量,其中SNS的碱解氮含量最高。与CK和不添加秸秆的处理(CN、SN)相比,所有添加秸秆的处理(MNS、CNS、SNS)均能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菌根真菌含量和PLFA总量,其中,SNS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和PLFA总量均达到最大值,真菌/细菌和单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MONO/SAT)两个表征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指标在SNS中最高,而表征土壤养分胁迫的异构脂肪酸/反异构脂肪酸(i/a)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G+/G-)在SNS中最低。冗余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最主要的环境因子,有机质与放线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呈显著正相关。秸秆还田优化施氮(SNS,添加麦秸秆8 t·hm-2,减氮58.3%)可显著提升土壤养分状况,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生态环境,是一种有效的减肥增效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9.
紫苏PfLEC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陆俊杏  鲁庚  唐鑫  张小梅  张涛 《西北植物学报》2019,39(12):2154-2160
紫苏是目前发现的α-亚麻酸含量最高的药食同源经济作物,其种子油脂中含60%以上的α-亚麻酸。该研究基于紫苏转录组测序结果,从紫苏种子中克隆获得植物种胚发生过程中的关键基因Leafy Cotyledon 1(Pf LEC1),并对其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不同时期种子的脂肪酸含量测定,以探讨紫苏α-亚麻酸高效合成积累的分子调控机制。(1)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f LEC1基因编码区长度为621 bp,可编码206个氨基酸,属于NF-YB亚基家族,含有HAP3亚基的保守功能域B区域;在线预测该蛋白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区域,定位于细胞质;进化分析表明,该蛋白序列与拟南芥、甘蓝型油菜、水稻和玉米关系较近。(2)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PfLEC1基因在紫苏根、茎、叶、花及种子中均有表达,且在种子中表达量最高,根中表达最低;PfLEC1在种子发育的前期表达较高,随着种子发育表达量显著下降。(3)不同阶段紫苏种子脂肪酸含量分析表明,油酸、α-亚麻酸含量随种子发育逐渐增加,而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含量变化则相反,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α-亚麻酸,从种子发育5 d时的33.16%上升至20 d时的65.16%,表明紫苏种子中α-亚麻酸含量是随种子发育快速积累的。研究推测,PfLEC1可能与紫苏种子α-亚麻酸的高含量合成积累密切相关,该研究为今后深入探讨PfLEC1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0.
当归是传统的补血中药,其所含的多糖与小分子已有大量的研究,然而当归中的蛋白质组成与功效仍无人知晓。该研究通过0.05 mol·L-1 Tris-HCl( pH=8.0)缓冲液浸提和组织匀浆得到当归饮片粗提液,结合硫酸铵沉淀和透析法去除粗提液中的多糖及还原糖等小分子成分,得到当归饮片总蛋白质,并首次对其组成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归饮片蛋白含量较高,分子量为17.5~90.7 kDa,其中17.5 kDa的蛋白含量最高,达47%。饮片蛋白在pH 5~11范围内较为稳定,pH为3时,仅余少量17.5 kDa的蛋白。当归饮片蛋白质中至少有3种蛋白在80℃内稳定存在,其中热稳定性最好的是17.5 kDa的蛋白,在热处理温度达到100℃时,仍然稳定存在,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该蛋白有部分单体发生了交联反应。当归饮片蛋白质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且该能力随着热处理温度及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pH处理会影响该能力,pH为5.0时,清除能力最高,5.0两侧清除能力均下降。此外,当归饮片蛋白质对细胞有很强的选择性,表现为对正常肝细胞L-02有显著的增殖作用(1.0~4.0 mg·mL-1,P<0.01),对白血病细胞K562则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0.5~1.5 mg·mL-1,P<0.01),当归饮片蛋白浓度为1.0 mg·mL-1时,可使L-02细胞增值率达550%(P<0.01),而K562细胞的抑制率达18.3%( P<0.01)。综上所述,当归饮片饮片蛋白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可望从中开发出具有保肝作用的药物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