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明拟态弧菌外毒素的致病性,筛选出对拟态弧菌具有良好抗菌和拮抗外毒素作用的中草药复方。方法培养拟态弧菌安徽分离株,采用蛋白分离技术提取其外毒素,测定其对实验草鱼的致病性。以黄连、大黄、金银花、夏枯草、丹皮、地锦草、连翘、茯苓、车前子、黄芪和甘草组成3个复方,采用改良微量稀释法测定不同中草药复方对拟态弧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同时使用动物模型测定不同中草药复方拮抗外毒素作用和对拟态弧菌感染草鱼的保护作用。结果4株拟态弧菌产生的外毒素对实验鱼均具有较强的致死性。复方3的体外抑菌作用最强,对4株拟态弧菌的MIC值均为1.96g/L;其次为复方1,其MIC值介于3.92~7.84g/L;复方2的抑菌作用最差,其MIC值介于62.72~125g/L。复方3拮抗外毒素作用最强,其次为复方2,复方1不具有抗毒素作用。复方3对拟态弧菌感染草鱼具有最好的保护作用,保护率为100%;其次为复方2,保护率为23.81%;复方1的保护率最低,仅为19.05%。结论拟态弧菌外毒素在腹水病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致病作用。复方3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拮抗外毒素作用,为筛选出的最佳复方,可进一步研制成为治疗腹水病的中草药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复方对草鱼鱼种肠道菌群与血液有形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草药复方对鱼种肠道菌群和血液有形成分的影响。方法以草鱼鱼种为动物模型,分别采用平板倾注法和ATB半自动化细菌鉴定法,测定投喂中草药复方药饵前、后鱼种肠道菌群数量及其优势菌群种类。同时使用常规计数法和改良沙利法,测定鱼种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结果对照组鱼种肠道内的细菌总数为6.6×10^8CFU/g,其优势菌群为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和肠杆菌;投喂2.5%、5.0%和7.5%中草药复方药饵10d后,其肠道内细菌总数均有所减少,分别为3.0×10^7CFU/g、5.0×10^6CFU/g和1.5×10^7CFU/g,其优势菌群为吲哚黄杆菌、产碱假单胞菌和野油菜黄单胞菌。实验组与对照组鱼种的红细胞数量差异无显著性,但白细胞与血红蛋白的含量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以黄连、大黄、金银花、连翘、黄芪和甘草组成的中草药复方对鱼种肠道菌群和血液有形成分均有一定影响,表现出该复方具有较好的免疫抗病作用。  相似文献   
3.
谷物中蛋白类木聚糖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发现谷物中存在能抑制木聚糖酶活性的蛋白质,降低了木聚糖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自第一种木聚糖酶抑制剂蛋白首先在小麦中被发现以来,随后发现的木聚糖酶抑制剂分别属于三种不同的类型,即TAXI型、XIP型和TLXI型。综述了三种不同类型木聚糖酶抑制剂的研究概况,为研究木聚糖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及进一步开发具有良好抗逆性的木聚糖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安徽省水产动物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现状和耐药机制,探讨27种单味中草药和5个中草药复方配伍对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分别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和双纸片增效法检测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和ESBLs,同时使用平板打孔法和改良微量稀释法检测中草药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4种常见病原菌的23个分离株对常用的5类抗生素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谱最广,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为100%。供试菌中仅检出2株铜绿假单胞菌为产ESBLs株,检出率为8.69%。黄连、大黄、金银花、夏枯草、地锦草、丹皮、马齿苋和连翘8种中草药对供试耐药株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黄连、大黄和金银花的抑菌活性尤为明显,其MIC值分别介于1.96~125 g/L、7.84~125 g/L和15.68~250 g/L。5个复方配伍中以复方5的配伍效果最好,其MIC值为1.96~15.68 g/L,抑菌活性显著优于单味药;其次是复方1和复方3,其MIC值为1.96~62.72 g/L;复方2和复方4的配伍效果差,其MIC值为31.36~125 g/L。结论4种23株常见病原菌均为耐药菌株,产生ESBLs是铜绿假单胞菌高度多重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黄连、大黄、金银花和复方5配伍对常见病原菌耐药株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