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经肠镜导入益生菌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症状的影响及可能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IBS患者,入选患者均符合IBS罗马IV诊断标准并同意进入本研究。患者肠镜检查完成时于右半结肠单次喷洒33.6mg/mL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生理盐水混悬液100mL,第0、2和4周进行粪便Bristol分型、腹痛视觉评分(VAS)、结肠症状评分和IBS严重程度调查表评分(IBS-SSS);第0、4周进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测定。结果入选患者中共有5例IBS便秘型(IBS-C)、13例IBS腹泻型(IBS-D)患者完成研究,年龄分别为(49.4±10.0)岁和(36.1±8.9)岁,男女比例分别为1∶0.66和3.3∶1,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IBS-C组患者症状指标均无显著改善(P>0.05),该组患者提前终止。IBS-D组患者综合疗效指数0.692,与第0周相比,第2和4周患者的粪便Bristol分型、腹痛VAS评分、症状总积分和IBS-S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第4周腹痛时间减少(P<0.05);黏液便、HAD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经肠镜单次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混悬液喷洒可安全有效地改善IBS-D患者的肠道症状,但对IBS-C患者无效。  相似文献   
2.
用基因产物直接测序法对2个遗传性胰腺炎家系中胰腺炎患者(共有4例成员)的胰蛋白酶原基因(cationic trypsinogen,PRSS1)5个外显子进行测序,并分析其各自的临床特征.在4例胰腺炎患者中均出现了PRSS1基因杂合突变,但两家系PRSS1基因突变的位点不同,且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其中家系1出现6例糖尿病患者且发病年龄较家系2明显延迟,平均发病年龄为29岁,分析其PRSS1基因发现3号外显子336位碱基存在G→A杂合性突变,为中性突变,表达的氨基酸从赖氨酸(Lys)→赖氨酸(Lys),同时在同一外显子的361位碱基还存在另一个G→A杂合性突变,造成121位的丙氨酸(Ala)被苏氨酸(Thr)所取代,胰蛋白酶原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其与抑制因子的结合位点消失,"保护失败"而产生有活性的胰蛋白酶,造成胰腺自身的消化.而家系2未发现糖尿病患者,其胰腺炎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不增高,先证者(Ⅲ8)在胰腺炎发病过程中表现为CD4 T/CD8 Tcell和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随病程进展逐渐降低,而Ⅲ7不表现出此现象,分析其PRSS1基因发现3号外显子361位碱基同样存在G→A(c.361G→A)突变,而且在415位还存在一个杂合性突变点T→A(c.415T→A),其中c.415T→A不存在于Ⅲ7.胰蛋白酶原基因存在多种形式的突变,而且与临床表型相关.  相似文献   
3.
腹泻型IBS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抗菌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乳果糖氢呼气试验(LHBT)的阳性率、以及短期抗菌素治疗的疗效。方法 89例符合罗马Ⅲ标准的IBS-D患者接受LHBT检测,分析LHBT结果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症状的相关性;16例LHBT阳性IBS-D患者接受"替硝唑或司帕沙星"治疗1周,观察LHBT阴转率及其与症状改善的关系。结果 89例IBS-D患者中,46例(51.7%)LHBT阳性。LHBT阳性组与LHBT阴性组IBS患者在腹痛程度和频率、腹胀程度和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LHBT阳性的IBS-D患者经1周抗菌素治疗后10例(62.5%)LHBT阴转,IBS症状改善率(Y)与H2呼出量减少率(X)存在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Y=31.3+0.34X,r=0.61,P=0.03)。结论 51.7%IBS-D患者存在小肠细菌过生长(SIBO),SIBO与IBS-D患者的腹痛、腹胀症状有关;短程抗菌素治疗后可以使IBS-D的部分症状获得缓解。  相似文献   
4.
胃肠内营养现状及其在消化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胃肠内营养现状及其在消化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归纳、分析近年国外有关胃肠内营养及在消化疾病中应用的文献。结果:综述了有关不同胃肠内营养途径特点、置管方法、给饲方式以及营养配方选择的新观点,介绍了胃肠内营养在急性胰腺炎、蛋白丢失性肠病以及炎症性肠病等需要特殊营养支持的常见消化性疾病中的应用。结论:胃肠内营养是重症患者以及慢性肠道疾病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重要手段,在许多方面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