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乳山湾东流区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迪迪    孙耀    石晓勇  徐林梅    孟伟  姜守轩  宋健中 《生态学报》2008,28(5):2417-2417~2423
对2003年8月在乳山湾东流区采集的沉积物样品中的不同形态磷的平面和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这些磷的形态分布与贝类养殖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磷在贝类高密度养殖区含量大于低密度养殖区.养殖区的垂直分布比较复杂,在1~20cm范围含量均出现较大波动,这与贝类养殖活动有关.Fe-P、Al-P含量出现较大波动还与污染程度有关,Or-P还与浮游植物活动有关.养殖区Ex-P、Fe-P、NAIP占TP的平均百分含量大于非养殖区,De-P、Oc-P恰好相反.Ca-P是乳山湾沉积物中含量最高的磷形态,Fe-P 和Or-P是最主要的两种生物可获得磷.TP、Or-P含量在养殖区与非养殖区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养殖区Fe-P含量高于非养殖区,3种磷的平均含量一般大于其它海区.非生物可获得磷约占TP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2.
黄东海陆架区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及生物可利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勇  杨茜  孙耀  黄建生 《生态学报》2013,33(11):3509-3519
采用1992年Ruttenberg连续提取法(SEDEX)将黄东海陆架区沉积物中的磷分为交换态磷(Ex-P),Fe结合态磷(Fe-P),自生磷(Au-P),碎屑磷(De-P),有机磷(Or-P),分析了各形态磷的平面和垂直分布特征;利用沉积物年代序列测定的结果,探讨了柱状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域磷形态的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黄东海陆架区表层沉积物各形态磷平均含量为:Au-P(140.72 μg/g)>De-P(59.23 μg/g)>Or-P(32.69 μg/g)>Fe-P(29.91 μg/g)>Ex-P(5.92 μg/g);各形态磷在沉积时间序列上分布不同,反映了不同时期人类活动和气候环境等因子对磷埋藏量影响的不同,其中Au-P在长江口H1-18站位含量比南黄海中部3个站位要低得多;调查区表层潜在生物有效磷为13.55%左右,仅仅占沉积磷中的一小部分.  相似文献   
3.
2008年8月底到10月初,用现场稀释法对虾塘中≤200 μm、≤100 μm和≤20 μm 3个粒级的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进行了研究。共进行了三次培养实验,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的生长率为0.0834~0.4498 d-1,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为0.1212~0.2998 d-1,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对浮游植物生长率比值(g:k)为0.4271~3.4901,占浮游植物现存量的11.41%~25.90%,对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为48.20%~314.69%。≤20 μm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对浮游植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占微型浮游动物(≤200 μm)的相关比例范围为73.85%~97.69%、76.67%~97.91%、78.87%~98.59%。这表明≤20 μm微型浮游动物比≥20 μm的微型浮游动物在对虾养殖中后期虾塘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方面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池塘养殖环境中底质—水界面营养盐扩散通量的现场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耀 《生态学报》1996,16(6):664-666
  相似文献   
5.
应用天然存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了黄东海生态系统食物网的营养结构, 初步建立了从浮游植物到顶级捕食者的水体食物网连续营养谱, 并结合底栖生物碳同位素资料勾勒出黄东海食物网营养结构图, 与根据1985~1986年主要资源种群生物量绘制的黄海简化食物网和营养结构图基本一致并略有改进. 结果证明, 稳定同位素方法是未来研究从病毒到顶级捕食者完整海洋食物网连续营养谱以及食物网稳定性的一个潜在的有用手段.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孙耀  张波  郭学武  王俊  唐启升 《生态学报》2001,21(2):186-190
在以玉筋鱼为饵料生物和最大摄食水平条件下,采用室内流水式实验,研究了黑鲷能量收支及温度对能量分配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鲷的摄食率、生长率、总代谢率和排泄率均随温度上升而呈减速增长趋势。不同温度条件下黑鲷的能量收支式为  相似文献   
7.
黑鲪的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室内流水模拟实验法测定了黑鲪的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及其温度、摄食水平、体重和饵料生物种类的影响.黑鲪的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增大而减速增长;而特定生长率随温度升高或生态转换效率随温度和摄食水平增大均呈倒U 型变化趋势; 实验条件下的最大和最佳生长温度分别为16 .3 ℃和15 .8 ℃,维持摄食量和最佳摄食量分别为黑鱼君 体重的0 .79 % 和4 .10 % .黑鱼君的特定生长率和生态转换效率却随体重增长均呈减速降低趋势.摄食小型鱼类饵料,有利于加速黑鱼君生长速度,但对其生态转换效率却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孙耀  李健  崔毅  李锋 《生态学杂志》1997,8(5):541-544
通过实验模拟的测定结果,估算了新生残饵对虾塘养殖环境的可能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两种新生残饵的N、P营养物质溶出速率及其TN与TP、IP与TP比值,随其生成时间的延长均有较大幅度变化,且变化趋势相近.贻贝新生残饵因其分解速率较快,故对养殖水体短期影响较大,但其总体影响却并不大于配合饵料.新生残饵是对虾养殖水环境及其临近浅海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9.
池塘养殖环境中底质-水界面营养盐扩散通量的现场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耀 《生态学报》1996,16(6):664-669
池塘养殖环境中底质-水界面营养盐扩散通量的现场测定FIELDDETERMINATIONOFDIFFUSIONFLUXOFNUTRIENTSFROMSEDIMENT-WATERINTERFACEOFCULTUREPOND¥SunYao(YellowSe...  相似文献   
10.
黑Jun的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耀  张波 《应用生态学报》1999,10(5):627-629
采用室内流水模拟实验法测定了黑Jun的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及其温度,摄食水平,体重和饵料生物种类的影响,黑Jun的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增大而减速增长;而特定生长率随温度升高或生态转换效率随温度和摄食水平增大均呈倒U型变化趋势;实验条件下的最大和最佳生长温度分别为16.3℃和15.8℃。维持摄食量和最佳摄食量分别为黑Jun体重的0.79%和4.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