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斑鲆属(Pseudorhombus, Bleeker, 1862)隶属于鲽形目(Pleuronectiforms)牙鲆科(Paralichthyidae),根据Eschmeyer’s Catalog of Fishes记录有效种类有25种;根据李思忠等(1995)的《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 鲽形目》记载,目前在中国大陆海域有标本记录的有11种。本研究在2007年到2021年在海南的文昌、陵水和三亚分别采集到了9尾有眼侧有5个眼状斑纹的标本,并和该属25种鱼类的原始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比对结果发现,该样品符合Amaoka(1969)定名的卷眼斑鲆(P. oculocirris Amaoka, 1969)形态特征。该种类目前只在日本和越南有报道,本研究是首次在中国大陆海域采集,故为新记录种。本研究结合卷眼斑鲆原始描述、相关文献和采集到的9尾标本的形态特征对该种类进行了详细的再描述,并首次提供了线粒体分子条形码(GenBank登录号为OL307681、OL307682和OL307683)。该种的主要形态特征为背鳍65–76;臀鳍50–57;有眼侧胸鳍11–13,无眼侧胸鳍10–12;尾鳍条2 + 13 + 2;第一鳃弓鳃耙4–7 + 17–20;侧线鳞71–82;脊椎骨10 + 26 = 36;背鳍前边几个鳍条稍长且基部只有1/5–1/3连有鳍膜,下眼上缘具有指状皮突。本研究的发现进一步扩大了该种的分布范围和提供了种类鉴定的分子依据,本报道将会为牙鲆科鱼类生物多样性和系统演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杨敏  孔晓瑜  时伟  龚理 《动物学杂志》2018,53(6):938-950
为了解鲽科鱼类ITS2序列的多态性特征,本研究获得了鲽科10种鱼类310条ITS2序列,长度在419 ~ 486 bp之间。种内序列长度差异最小的为粒鲽(Clidoderma asperrima)(419 ~ 420 bp)和太平洋拟庸鲽(Hippoglossoides elassodon)(419 ~ 420 bp),其次为北岩鲽(Lepidopsetta polyxystra)(447 ~ 452 bp)和刺黄盖鲽(Limanda aspera)(457 ~ 463 bp),松木高眼鲽(Cleisthenes pinetorum)(452 ~ 462 bp)和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465 ~ 479 bp)的种内序列差异分别为10 bp和14 bp;其余4种鱼类根据长度差异(14 ~ 32 bp)分型为长(A型)、短(B型)序列类型,同时检测存在重组类型(R型),其中长度差异最大的是钝吻黄盖鲽(Pseudopleuronectes yokohamae)(454 ~ 486 bp),其次为尖吻黄盖鲽(P. herzensteini)(433 ~ 458 bp)、虫鲽(Eopsetta grigorjewi)(420 ~ 439 bp)、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466 ~ 480 bp)。通过双参数模型(K2P)计算遗传距离可见,种内遗传距离多集中于0.002 ~ 0.027之间,仅星突江鲽和尖吻黄盖鲽因类型差异导致较高数值(0.043和0.053);不同物种间遗传距离在0.046 ~ 0.180之间。10种鱼类ITS2的GC含量为63.95% ~ 70.16%;9种鱼类的二级结构均为具有5个分支(HelixⅠ ~ Ⅴ)的闭合环状结构,仅圆斑星鲽中由于存在Helix Ⅳ变异形成Helix Ⅳ-a和Helix Ⅳ-b而具有6个分支。基于ITS2构建的鲽科10种鱼类的系统进化树显示,不同种鱼类的克隆序列均单独聚支。序列的多态性特征分析表明,在具有不同序列类型的虫鲽、星突江鲽、尖吻黄盖鲽和钝吻黄盖鲽4种鲽科鱼类中,ITS2以非协同进化的方式存在,而其他6种鱼类为协同进化;虽然存在种间K2P遗传距离小于种内的个例,但ITS2在属间不同物种的区分上具有适用性。本研究结果丰富了鲽形目鱼类的ITS2数据,也将为鱼类的核糖体RNA序列多态性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依据《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鲽形目》,本研究近年在中国大陆从东海至南海海域采集到14尾样品,前期鉴定为鲆科(Bothidae)鳒鲆属(Psettina)的丝指鳒鲆(P. filimana Li &Wang, 1982),但同时发现这些样品也具有土佐鳒鲆(P. tosana Amaoka, 1963)的主要特征。因此,有必要明确这些样品种名以及丝指鳒鲆和土佐鳒鲆之间的关系。为了准确的鉴定这些样品,本研究采用和模式标本形态特征比较分析以及COI分子条形码K2P遗传距离比较的方法进行鉴定。首先将采集样品的29个形态特征分别与21或25个丝指鳒鲆或土佐鳒鲆模式标本特征进行了比较,然后比较了两个模式标本的18个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所有土佐鳒鲆原始描述的可数和可量特征均与丝指鳒鲆模式标本及本研究样品的形态特征为重叠或包含关系,描述性状为一致;同时本研究以胸鳍条长度不同这一李思忠(1987)区别两种类的特征为依据,分别选取了胸鳍条突出成丝状2尾和不显著突出成丝状3尾共5尾代表样品进行COI条形码分析,获得的这些序列的K2P遗传距离为0.000 0 ~ 0.004 7,并将这些序列与GenBank上已有的土佐鳒鲆序列进行了比对,K2P遗传距离为0.002 3 ~ 0.007 0。基于Hebert等(2003)提出的种间遗传距离通常大于0.02的物种鉴定标准,本研究的分子结果显示,前期鉴定为丝指鳒鲆的本研究样品与土佐鳒鲆不存在种间差异。因此,基于形态特征和COI分子条形码结果均支持本研究样品与丝指鳒鲆和土佐鳒鲆为同一物种,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中的优先权原则,丝指鳒鲆应为土佐鳒鲆的次同物异名。土佐鳒鲆为首次在中国大陆发现,故为新记录种。同时,根据本研究11尾样品的形态特征数据并整合前人研究结果对土佐鳒鲆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再描述。  相似文献   
4.
鱼类线粒体DNA重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在结构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但是通过分析NCBI数据库中的1 255种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截至2013年11月3日),发现~52种鱼线粒体基因组发生了重排。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些重排具有3种类型:滑移(shuffling)、移位(translocation)和倒置(inversion),并多发生于WANCY基因簇、IQM基因簇、ND6基因、控制区(D-loop)及其邻接基因等区域。该文根据已报道的4种常见的解释重排的模型:复制随机丢失(duplication-random loss)、复制非随机丢失(duplication-nonrandom loss)、线粒体内的重组(intramitochondrial recombination)以及由tRNA基因错误起始引起的复制(tRNAmiss-priming model)解释了鱼类重排产生的可能机制,并探讨了重排现象在鱼类系统发生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鱼类线粒体的进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历史记录我国大陆羊舌鲆属(Arnoglossus)有5个物种,它们是长鳍羊舌鲆(A. tapeinosoma)、纤羊舌鲆(A.tenuis)、多斑羊舌鲆(A. polyspilus)、大羊舌鲆(A.scapha)和日本羊舌鲆(A.japonicus)。1929年Weber等将长冠羊舌鲆(Arnoglossus macrolophus Alcock,1889)列为长鳍羊舌鲆[Platophrys(Arnoglossus)tapeinosoma Bleeker,1866;目前为A. tapeinosomus]的同物异名,并被国内外许多学者所采纳。Arai等1996年重新检视了长鳍羊舌鲆的模式标本和Weber等的长鳍羊舌鲆,发现了Weber等的标本应为长冠羊舌鲆,确认了长冠羊舌鲆种的有效性。作者2008至2021年间在中国大陆近海采集到了一批拟似长鳍羊舌鲆和长冠羊舌鲆的标本,为了正确鉴定这些标本,本研究对其形态和分子条形码进行了研究,将我们所采集标本的形态特征与两种模式种以及前人的研究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研究标本的8个可数性状和20个性状比例值与长冠羊舌鲆的数值为相同、连续、包含或略...  相似文献   
6.
几种因素对牙鲆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鱼类胚胎冷冻保存技术还远没有成熟, 为了寻找最佳的鱼类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条件, 我们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胚胎为例, 研究了影响鱼类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的几个主要因子: 玻璃化液、麦管直径、胚胎阶段、平衡时间及平衡温度、洗脱浓度和洗脱时间。发现: (1) 含有多种抗冻剂的玻璃化液PMDD(2% PVP), 玻璃化稳定, 脱玻璃化率较低, 适宜进行玻璃化冷冻; (2) 尾芽期胚胎较其他时期耐受力强, 平衡40 min就足以使玻璃化液渗透完全, 时间延长, 成活率显著降低, 各个时期的胚胎对温度都比较敏感, 0°C与4°C下平衡的成活率显著高于15°C; (3) 洗脱浓度和洗脱时间对胚胎成活率影响不大; (4) 根据优化的条件, 对牙鲆两个时期的胚胎进行超低温冷冻保存实验, 共成活4次, 获得成活胚胎8粒, 其中7粒孵化出健康的鱼苗。本文为鱼类胚胎冷冻保存技术的建立提供基础资料, 并显示了牙鲆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