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厌氧分离技术从奶牛瘤胃中分离出1株细菌,通过对其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与同源性分析等研究,确定分离菌株为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 bovis),为进一步研究其对瘤胃发酵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2007年4月, 从患有化脓性肺炎、化脓性关节炎和心内膜炎的8周龄病死仔猪内脏器官中分离到一株细菌, 对其进行了种属关系鉴定、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等研究。首先从表型特征和生化特性方面进行鉴定, 然后应用分子技术对其16S rDNA进行测序分析, 最后进行了动物实验和药物敏感性实验。该细菌表型特征和生化特性表明其与生殖道放线杆菌(A. hyovaginalis)非常相似; 对16S rDNA测序结果分析发现其与A. hyovaginalis III群菌株同源性高达99.2%, 系统进化分析也表明分离株与A. hyovaginalis III群菌株亲缘关系最近; 对小白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对红 霉素、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等药物高度敏感。因此, 证实分离菌株为有致病性的A. hyovaginalis III型。  相似文献   
3.
采用厌氧分离技术从奶牛瘤胃中分离出1株细菌,通过对其形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与同源性分析的研究,确定分离菌株为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体外发酵实验表明,发酵液中挥发性脂肪酸浓度(VFA)明显升高,乳酸浓度明显降低,对反刍动物的能量代谢和酸中毒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及防治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吸虫病在我国的流行已有很久的历史。据1971年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女尸和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男尸查到的血吸虫卵来看,血吸虫病在我国至少有2100多年的历史。但用现代医学方法证实血吸虫病的存在是1905年由罗根(Logan)在湖南常德的一例患者粪便中查到虫卵。  相似文献   
5.
痤疮丙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奶牛围产期能量代谢的特点是能量负平衡,瘤胃发酵产生的丙酸是奶牛糖异生供能的主要底物,对预防奶牛能量负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从健康奶牛瘤胃液中分离、筛选出以产丙酸为主的痤疮丙酸杆菌,研究其瘤胃发酵特性。【方法】无菌采取装有瘤胃瘘奶牛的瘤胃液,按照厌氧菌分离步骤,通过丙酸生成菌株的特异性培养基SLB进行筛选,提取分离菌的基因组DNA,克隆其16S rRN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离出一株痤疮丙酸杆菌。通过体内外发酵试验研究痤疮丙酸杆菌对瘤胃液pH、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的影响。【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反应和序列分析证实所分离的一株产丙酸的杆菌为痤疮丙酸杆菌。该菌株在体外发酵过程中,瘤胃液pH先下降,在12h时降至最低,随后上升;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先升高,于12h时升至最高,随后又降低;乳酸浓度和乙酸/丙酸总体上一直下降;在体内发酵过程中,pH总体上下降;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总体上升。【结论】在国内首次从健康牛瘤胃液中成功分离出一株痤疮丙酸杆菌,为今后研发预防奶牛能量负平衡的微生态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健康奶牛瘤胃液中分离、筛选出1株以产乙酸为主Actinomyces ruminicola。方法无菌采取装有瘤胃瘘奶牛的瘤胃液,按照厌氧茵分离步骤,通过Actinomyces ruminicola的特异性培养基进行筛选,提取分离菌的基因组DNA,克隆其16SrRN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离出1株Actinomyces ruminicola。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反应和序列分析证实所分离的1株产乙酸的杆菌为Actinomyces ruminicola。结论从健康牛瘤胃液中成功分离出1株Actinomyces ruminicola,为进一步研究其对瘤胃发酵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