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善红  齐贵增  苏凯  周林燕  孟清  白红英 《生态学报》2022,42(12):4758-4769
随着极端气候变化,山地灾害频发。基于秦岭山地32个气象站点的实测数据,以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为旱涝量化指标,研究了过去60年秦岭山地旱涝时空变化特征、频率、周期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1960—2019年,秦岭山地年SPEI指数以0.124/10a的速度下降,其中,90.23%的面积呈显著下降趋势,1.96%的面积呈显著上升趋势,并在1990年发生干旱突变;秦岭北坡的干旱化趋势大于南坡,且高海拔地区干旱化更为明显。(2)突变前秦岭山地湿润比例平均值为36.94%,突变后下降为18.19%;干旱比例由突变前的17.64%急剧上升到突变后的38.19%;突变前30年秦岭山地极端干旱事件、严重干旱事件极少发生,发生频率几乎为0;突变后30年严重干旱和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增加,秦岭南北坡极端湿润和严重湿润事件近乎销声匿迹。(3)整体上,太阳黑子与秦岭山地旱涝变化以显著负相关关系为主;ENSO事件对秦岭山地的旱涝变化影响较大,在La Nina年易发生洪涝事件,在El Ni1o年易发生干旱事件;在不同时域范围内,海表温度距平(SSTA)对秦岭山地旱涝变化的影响不同:1990年以前,S...  相似文献   
2.
日本青鳉2种WNT4基因的克隆及鉴定(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member 4(WNT4) is a critical signaling molecule,regulating cell-cell interactions,proliferation,differentiation,migration,and gene activation [1,2].It is a highly conserved gene with mammals and has multiple roles in organogenesis and homeeostasis,and it has special importance in the sexu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ovary [3 - 6].  相似文献   
3.
正Spol1[SPOl1 meiotic protein covalently bound to DSB homolog(S.cerevisiae)]是减数分裂染色体重组过程中的重要蛋白,参与DNA双链断裂复合物(Double-Strand breaks,DSBs)的形成。目前已经从几种脊椎动物中克隆出了spol1基因,表明Spol1可能在所有真核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具有保守的功能[1,2]。最新研究表明,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spol1基因仅在精子发生过程前期的精母细胞有表达,而在卵黄发生早期却没有检测到spol1的表达[2]。尽管研究者们普遍认为spol1是检测减数分裂的分子标记,但该基因在硬骨鱼类的表达模式并非完全保守,也未见关于spol1在硬骨鱼类个体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4.
秦岭太白山不同植被带土壤团聚体碳库变化及温度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土壤碳库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是气候变暖下预测CO2不确定性的潜在主要来源。然而,不同植被带上各粒径团聚体的SOC矿化的温度敏感性(Q10)及机理尚不明确。收集了中国太白山4个不同海拔的植被带的土壤,将土壤按粒径大小筛分为大、中、小3类团聚体,并进行了100天的土壤培养实验,以监测在3个恒定温度(5℃、15℃和25℃)下土壤呼吸速率、微生物量碳和胞外酶活性等指标。研究表明(1)团聚体占全土比例随粒径增大而增大,而有机碳含量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2)随着海拔的升高,大团聚体、中团聚体、小团聚体的惰性碳库比例分别从45.11%、36.37%、64.72%升高到45.71%、38.11%、67.12%,缓效碳库比例分别从28.81%、37.20%、14.54%下降到28.41%、36.16%、13.78%,活性碳库比例从26.06%、26.42%、20.73%下降到25.35%、25.72%、19.09%。(3)各团聚体温度敏感性(Q10)表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降低(T1Q10>T2Q10),并且具有惰性碳库Q10>缓效碳库Q10>活性碳库...  相似文献   
5.
脊椎动物性别决定和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哺乳类性别决定是多种转录因子和生长因子相继表达和相互调控的结果。SRY的表达启动雄性通路并诱导下游雄性特异基因SOX9、AMH等的表达。FOXL2在雌性未分化性腺表达,WNT-4和DAX1也在雌性性别决定或分化时期表达,表明雌性通路也是受特定基因调控的,而并非“默认通路”。鸟类的性别也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EFT1(雌性)和DMRT1(雄性)可能是性别决定候选基因。爬行类为温度性别决定的典型,温度可能通过调节雌激素水平和控制性别特异遗传基因表达决定性别。大部分两栖类性别受环境因素影响,但发现DMRT1和DAX1可能与其精巢发育有关。鱼类性别决定和分化方式差异很大,多种因素(遗传基因、环境因素、类固醇激素等)参与了这一过程。从青Q鳉Y染色体定位克隆的DMY,被认为是第一个非哺乳类脊椎动物雄性性别决定基因。所有这些表明脊椎动物性别决定和分化机制是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