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河岸植被缓冲带与河岸带管理   总被引:121,自引:8,他引:113  
河岸带是水陆交错带的一种景观表现形式,即岸边陆地上同河水发生作用的植被区域,是介于河溪和高地植被之间的生态过渡带,目前,河岸带的保护和管理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并成为自然资源经营及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对国外河岸带管理有关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总结,对河岸带管理的目标、作用、一般途径、面临的问题以及将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并详细地介绍了USDA-FS的河岸植被缓冲带系统,文章最后指出,有必要在国内尽快开展河岸带管理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松针褐斑病,〔Scirrhia acicola(Dearn.Siggers.〕原是美国南方松树的重要病害,寄主涉及松树24个种和变种,其中对长叶松(Pinus palustris)的为害最甚。我国于1958年由南京林业大学李传道在当地的黑松(Pinus thunbergii)上首次采得,认为病原菌就是美国松针褐斑病的无性阶段〔Lecanostiota acicola(thiim.)Syd〕。近年来,此病在我国南方一些省份的湿地松(Pinus elliotii)火炬松(P.taeda)和黑松上蔓延开来,局部地区为害日益严重,1984年被林业部定为国家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我省六安、宣城、安庆、巢湖、徽州等地区也有松针褐斑病的分布,就目前调查材料  相似文献   
3.
长白山森林景观破碎的遥感探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赵光  邵国凡  郝占庆  吴文春 《生态学报》2001,21(9):1393-1402
天然林数量的减少以及质量的降低对中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虽然林地的破碎对各种自然灾害起到关键性作用,林地是如何被破碎的尚不十分清楚。应用卫星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手段研究中国东北-原始的针阔混交林的破碎过程。结果表明,本来完整的原始森林,已经被一种“复叶”状小面积皆伐作业分割为零碎的斑真。采伐地的面积平均为15hm^2, 但随着采伐的继续、采伐地段连为一体,增大了采伐迹地的面积,从而保留的林地面积越来越小。采伐地点的选择没有考虑物种和环境的保护,林地破碎的特征是保留林地面积的缩小,中、小林地数量的增加,林地斑块形状的改变,以及林缘长度的增加。最后就保护东北森林植被完整性的角度提出林业政策与森林经营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高原生态脆弱区, 土地生态风险受土地利用驱动正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脆弱的生态环境正受到严重威胁, 探究珠峰保护区典型脆弱区土地生态风险对保护区内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研究结果有助于不同风险区土地管理政策的制定。以珠峰自然保护区岗嘎湿地为例, 运用RS、GIS技术, 通过计算土地利用动态度和运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模型(Markov)分析得出岗嘎湿地1988—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采用生态风险指数测算的方法分析土地利用驱动下的生态风险变化趋势, 对珠峰自然保护区合理开展土地利用、降低土地生态风险提出科学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有: (1)岗嘎湿地土地利用以低覆被草地为主, 占总面积的50%以上, 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建设用地、水域的大幅扩张; 前期土地利用动态较大, 后期土地利用动态有所减缓; 土地结构动态表现在沼泽湿地和草地处在不断地相互转化中; (2)1988—2017年, 岗嘎湿地总体生态风险值(ERI)从0.064降至0.062, 较高风险和低风险区域分别减少了36.9%和30.4%, 其他等级风险区面积均有增加, 生态环境总体趋于好转, 但受耕地、建设用地不断扩张的影响, 局部地区呈现生态风险恶化; (3)生态风险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弹性响应指数较高, 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分异性,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风险有明显的驱动作用。本文以珠峰自然保护区典型区域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为基础, 通过分区管理提出保育、修复、调控等对策, 为珠峰自然保护区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达到降低区域生态风险, 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人口的增长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很难把更多的土地用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通过BMAS(生物多样性管理面积选取)模型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可以用尽可能少的土地资源实现一定水平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该方法初步在西双版纳的勐拉县进行了应用。与现实自然保护区面积的对比,用模型选区自然保护区有显著效果。该方法在保护与发展矛盾尖锐的发展中国家非常适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