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离体血管灌流试验验证冯元桢等关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膜张应力逆血流方向轻加的理论分析。用0.12N/m^2剪应力剪切人脐静脉段内皮细胞20h后,两种不同长度离体血管的内皮素平均分泌速率无显著差异,但在分泌速率的曲线形态,特征方程和最大分泌速率,最小分泌速率及分泌速率变异系数上差异较大;ATⅡ的平均分泌速率差异彩显著,11cm处理比21cm处理高68%。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种性能较好的体液表观粘度函数快测系统,它是在较严密的流变学理论基础上通过较精细的硬、软件设计而研究成功的.其前身为L-1型粘度计,但作了重要改进.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在一次测量过程完后得到不同切变率下的表观粘度;同时能在通常认为困难却十分重要的“低剪切”段令人满意地工作.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粘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采用微管吸吮技术考查肝实质细胞癌细胞粘弹性特性,并与采用秋水仙素处理微管蛋白后的肝癌细胞及正常胎肝细胞粘弹性进行对照。选择标准线性固体模型拟合实验结果并用三个粘弹性系数比较各组肝细胞的力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肝实质细胞癌细胞较胎肝细胞更容易变形,而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肝癌细胞运动或变形能力下降,细胞刚性增加。正常胎肝细胞具有较高的弹性,类似于淋巴细胞核的力学性质。该结论还对定量研究肝瘤转移和治疗有方法学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肝癌细胞与胶原蛋白Ⅰ裱衬表面粘附特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以正常胎肝细胞的原代培养及肝癌细胞的传代培养为基础,应用微管吸吮技术在单个细胞水平上研究肝实质细胞癌细胞在胶原蛋白Ⅰ裱衬表面的粘附力学特性。实验将正常原代肝细胞与肝癌细胞进行对照,阐明肝癌细胞与胶原蛋白Ⅰ裱衬表面粘附行为的时间与浓度依赖性,结果表明肝癌细胞与胶原蛋白Ⅰ裱衬表面具有更强的粘附力。这一研究对肝癌转移的定量研究有方法学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粘弹性血管入口区域内血管壁与血液耦合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血液流动、血管壁运动、血液-血管壁耦合运动三方面出发,建立了粘弹性血管发展流动的数学模型。导出了一组血液流动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公式以及管壁位移公式。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都表明:(1)入口区域内血液流动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与管壁的粘弹性无关;(2)管壁运动的位移公式中,A、B、C、D、E各项都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3)完全弹性问题可视为本文公式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6.
城市河道及附近水体底泥是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重要汇集地。本研究以Pb-菲复合污染底泥为对象,探索铁基生物炭联合微生物电化学技术对底泥的原位修复效果与机理。结果表明,通过浸渍烘干法制备的铁基生物炭表面铁以Fe3O4和γ-Fe2O3为主,具有磁性。铁基生物炭联合生物电化学(0.2 V)使底泥中菲的去除速率提高6.75倍,主要原因在于阳极可作为电子受体强化底泥中菲的共代谢降解,额外投加葡萄糖加速了底泥菲的生物电化学降解,导致菲的去除速率增大1.09倍。同时,阳极生物电化学过程降低了底泥pH,促进了底泥Pb向弱酸可溶态转化,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迁移并转化为残渣态。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铁基生物炭联合生物电化学促进了底泥中Tissierella、Erysipelotrichaceae和Pseudomonas三类细菌的生长,导致了菲的生物电化学强化降解及Pb活化。  相似文献   
7.
剪切应力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建立的平行平板流协腔装置适用于研究血管内皮细胞代谢对剪切流场的响应。将培养的人胚肾小球血管单层内皮细胞置于剪应力分别为5*10^-5N/cm^2,1*10^-4N/cm^2和1.5*10^-4N/cm^2的定常层流中剪切25小时。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微管吸吮技术研究了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红细胞在吸进微管的变形过程,采用二维Kelivin模型拟合实验结果,定量地比较患者与正常人红细胞膜的粘弹性,并采用新定义的对数还原复粘度法运用Lowshear30等仪器对患者与正常人宏观血液流变学参量之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红细胞弹性系数((5.74±1.77)×10-3dyn/cm)略高于正常人((5.36±056)×10-3dyn/cm),而粘性系数((4.11±1.68)×10-4dyn·s/cm)明显高于正常((1.91±0.96)×10-4dyn·s/cm),全血粘度及对数还原粘弹性L1及L2在由低到高各剪切率下,患者明显高于正常人。红细胞粘滞性增大,变形能力降低,这正是宏观血液流变学指标增高主要原因之一,也可能是造成患者脑硬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用离体培养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灌流实验研究内皮细胞单层长度与其血管紧张素II代谢的相关性。牛肺动脉单层内皮细胞暴露于剪应力为0.64N/m2 的剪切流中24h后 ,两种不同长度(10cm和6cm)单层内皮细胞的血管紧张素II的平均分泌率有比较显著差异 ,10cm处理的血管紧张素II平均分泌率 (8.61±0.28pg/cm2.h)比6cm处理 (6.14±0.12pg/cm2.h)高40 % ,10cm处理的最小分泌率 (7.55pg/cm2.h)较6cm处理 (5.75pg/cm2.h)高31 % ,10cm处理的最小分泌率出现的剪切时间点比6cm处理要早6个小时。表明牛肺动脉内皮细胞单层长度与其血管紧张素II代谢 (分泌率 )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 ,进而从细胞代谢角度间接证实血管内皮细胞膜张应力存在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一种性能较好的体液表观粘度函数快测系统,它是在较严密的流变学理论基础上通过较精细的硬、软件设计而研究成功的.其前身为L-1型粘度计,但作了重要改进.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在一次测量过程完后得到不同切变率下的表观粘度;同时能在通常认为困难却十分重要的“低剪切”段令人满意地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