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湖南界岭邵东段微体植物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卢礼昌 《古生物学报》1997,36(2):187-216
湖南界岭微体植物群由56属145种小孢子及很少量的疑源类与虫牙组成,并以Spelaeotriletes hunanensis的百分含量最高和同时含泥盆纪与石炭纪双重时代色彩的分子为特征。但其地质时代属晚泥盆世晚期或晚法门期。  相似文献   
2.
南京龙潭地区五通组孢子组合及其地质时代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南京龙潭地区五通组共产小孢子53属136种(含12新种),可划分4个孢子组合,即Aneurosporaasthenolabrata-Radiizonateslongtanensis(AL)组合,Retusotriletes-Cymbosporites(RC)组合,Knoxisporites-Densosporites(KD)组合与Leiotriletescrassus-Laevigatosporitesvulgaris(CV)组合。详细分析某些已知种的垂直分布与组合对比表明:龙潭五通组除包含晚泥盆世沉积外,还包含部分早石炭世的沉积,泥盆-石炭系界线置于RC与KD组合之间,即擂鼓台段下一中部与中一上部之间较适合。此结论与相关的植物与鱼化石的时代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江西全南小慕泥盆-石炭系孢子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据30属57种(包含9新种)小孢子的垂直分布特征,将江西全南小慕泥盆一石炭系的小孢子划分为3个组合(自下而上):1)Acanthotriletes denticulatus-Apiculireiusispora raris(DR)组合,2) Leiotriletes macrothlis-Grandispora xiamuensis(MX)组合,uispinosa(TT)组合,3)Apiculiretusisporatera-Lycospora cf. thuispinosa(TT)组合.这3个组合分别产于三门滩组、翻下组与荒塘组-刘家塘组.据孢子资料的分析与植物、腕足类、鱼类等化石的佐证,三门滩组与翻下组的时代均属晚泥盆世晚期(Famennian),荒塘组与刘家塘组属早石炭世早期(Tournaisian).本区泥盆系与石炭系的界线置于翻下组与荒塘组之间较适合.  相似文献   
4.
湖北宜昌黄花场大湾组一些疑源类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湖北宜昌黄花场大湾组底部的疑源类有14属34种,其中9新种和8未定种,主要由下列4属Baltisphaeridium,Gorgonisphaeridium,Peteinosphaeridium及Veryhachium的分子组成,约占总类型的53.0%,其次为Leiosphaeria及Tectiheca两属的分子,约占14.7%。其组合指示的地质时代属早奥陶世Arenigian期。  相似文献   
5.
孟加拉国巴拉普库利亚煤矿早二叠世孢粉组合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的孢粉组合获自孟加拉国巴拉曾库利亚煤矿CSE-9号钻孔。该组合含孢子6属8种、花粉34属65种(含2新种),主要由Faunipollenites(8%-26.5%),Striatopodocarpites(3%-7.5%)与Scheuringipollenites(7.2%-9.6%)等两气囊花粉组成。该孢粉组合的特征可与印度下冈瓦纳巴拉卡尔组孢粉植物群比,并与其上部组合最为接近,时代为早二叠  相似文献   
6.
云南沾益龙华山泥盆纪大孢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了龙华山剖面上部地层(“海口组”)发现的大孢子化石,共计5属、10种,其中3新属、8新种,未定种1个,大孢子类型1个。根据孢子组合特征和相关的证据,认为该段地层的地质时代属于中泥盆世晚期(Givetian)。  相似文献   
7.
湖南界岭邵东段小孢子及其地质时代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湖南界岭邵东段小孢子化石的地方特性较明显,并含有较多见于俄罗斯地台晚泥盆世沉积地层的分子,也有少量原被视为欧美地区典型的石炭纪分子,因此具有浓厚的泥盆纪与石炭纪的双重时代色彩。但对101个已知小孢子种(可归入42属)的研究表明。邵东段归属晚泥盆世晚期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研究了准噶尔盆地呼吉尔斯特组36属83种(含6新种)小孢子以及由它们组成的Cymbosporites组合。通过对某些重要已知种的水平与垂直分布的分析,以及和国内外相应组合的对比,并结合相关的化石,表明该组合的时代归属中泥盆世晚期,即Givetian期。  相似文献   
9.
云南曲靖翠峰山下泥盆统徐家冲组孢子组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系统描述了徐家冲组孢子13属、32种,其中包括7新种、2新变种。孢子组合以Retusotriletes、Apiculiretusispora Verruciretusispora 和Stenozonotriletes 四属为主,约占组合的2/3;其次是具栎形(Patinate)构造类型的孢子。结合植物化石(Zosterophyllum-Drepano-phycus)和鱼化石(Galeaspis sp.)材料,推论徐家冲组的地质时代可能为早泥盆世晚期(Emsian)。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Retispora lepidophyta”的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的小孢子主要获自湖南邵东界岭邵东段。属于该类型的小孢子,自70年代始,先后在江苏、湖南、安徽和江西地区均有发现,并被置于“Retispora lepidophyta ̄名下描述与常被视为这些地区划分泥盆-石炭系界线的标志化石。新近,方晓思等人(1993)认为,原先归入“R.lepidophyta”的分子,不属三缝孢类,而属单缝孢类,并以Retizonomonoletes hunanen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