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应用薄层色谱分析法,对采自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完达山地区的龙牙楤木叶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种群之间叶的化学成分具有较大差异。通过对其化学成分的聚类分析,可将本区域的龙牙楤木划分为两个类群。这个结果与前文对其形态特征分析所得结果完全一致,充分说明本区域龙牙楤木属于同一种物种的两个变种,即原变种Aralia elata var. elata的新组合变种-东北楤木Aralia elata var. mandshurica (Rupr. et Maxim.)W. H. Ye。  相似文献   
2.
草麻黄多糖具有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因此对几种法定基源麻黄属多糖进行鉴别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研究采用PMP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分析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和麻黄根多糖的完全酸水解单糖组成,考察其组成糖种类和含量变化,运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源自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和麻黄根的二十批几种法定基源麻黄多糖实现了区分和辨别。甘露糖(1)、氨基葡萄糖(2)、半乳糖醛酸(8)和葡萄糖(9)在区分草麻黄多糖与麻黄根、中麻黄和木贼麻黄等三种麻黄多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半乳糖(10)在区分木贼麻黄多糖与草麻黄、中麻黄和麻黄根等三种麻黄多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PMP柱前衍生UPLC-MS/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通过完全酸水解组成糖种类和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和麻黄根多糖鉴别研究,该方法稳定可行,且重现性好,可为麻黄属多糖的质量评价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增龄雌性小鼠肝蛋白组学变化,寻找增龄相关核心差异蛋白,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增龄机理,为衰老机制的研究提供分子靶位.方法 使用同位素标记的相对与绝对定量(iTRAQ法)、LC-MS及生物信息学分析12月龄、3月龄雌性小鼠间差异蛋白.结果 两组对比鉴定到差异蛋白数369个,其中182个表现为上调,187个表现为下调...  相似文献   
4.
叶万辉  匡海学 《植物研究》1996,16(4):471-476
通过对采自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张广才和完达山地区的龙牙Song木的主要分类学特征珠数量分析,发现此区域的该物种具有明显化为两个类群的趋势,一类属于原变种A;elata var.elata,另一类新组合变种A.elata var.mandshuricaW.H.Ye,初步说明了本区域龙牙Song木种群分化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川乌及制川乌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和主成分含量测定和比较3个不同产地川乌炮制前后的差异成分。该文采用HPLC法,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计算相似度,并结合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及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建立了3个产地15批川乌炮制前后的HPLC指纹图谱,分别标定了25个和14个共有峰,并通过对照品指认出6个共有峰,分别为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峰16)、苯甲酰乌头原碱(峰17)、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峰18)、新乌头碱(峰21)、次乌头碱(峰22)、乌头碱(峰23)。(2)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显示,川乌炮制前后的30批样品被明显分为2类,15批川乌被分为3类,15批制川乌被分为3类,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等6个成分可能是不同产地川乌炮制前后的潜在差异成分。(3)炮制前后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四川江油所产川乌炮制前后部分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另外两个产地所产川乌。该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较好,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和主成分含量测定分析,可为不同产地川乌炮制前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吊石苣苔中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鲜吊石苣苔全草用70%丙酮水溶液组织破碎提取,然后经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硅胶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5,7-二羟基-6,8,4′-三甲氧基黄酮(1),丁香酸(2),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3),5,7-二羟基-6,8,4′-三甲氧基黄酮醇(4),7-羟基-6,8,4′-三甲氧基-5-O--βD-葡萄糖黄酮苷(5),7-羟基-6,8,4′-三甲氧基-5-O-[-βD-葡萄糖-(1→6)]--βD-葡萄糖黄酮苷(6),4′,5-二羟基-7-甲氧基-6-C--βD-葡萄糖黄酮苷(7)和4′,5-二羟基-6,7-二甲氧基-8-C-β-D-葡萄糖黄酮苷(8)。除7-羟基-6,8,4′-三甲氧基-5-O--βD-葡萄糖黄酮苷和7-羟基-6,8,4′-三甲氧基-5-O-[β-D-葡萄糖-(1→6)]--βD-葡萄糖黄酮苷外,其余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平切片淀粉凝胶电泳测定东北地区分布的4 个龙牙木种群的遗传结构。统计分析了10 个酶系统的11 个位点, 结果表明:龙牙木种群内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 多态位点百分率72.73%, 等位基因平均数为1.72, 期望杂合度为0.5617, 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为0.9865和0.0133。这个结果与前文对其形态特征和薄层色谱特征分析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充分说明区域龙牙木属于同一种物种的两个变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采自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完达山地区的龙牙木忽木的主要分类学特征的数量分析,发现此区域的该物种具有明显分化为两个类群的趋势,一类属于原变种A.elatavar.elata,另一类为新组合变种A.elatavar.mandshurica(Rupr.etMaxim.)W.H.Ye,初步说明了本区域龙牙木忽木种群分化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9.
龙牙Song木种群分化研究(Ⅱ)薄层色谱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叶万辉  匡海学 《植物研究》1999,19(2):207-212
通过应用薄层色谱分析法,对采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完达山地区的龙牙Song木叶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种群之间叶的化学成分具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