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炭疽病菌侵染对荔枝果实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测定了荔枝果实人工接种炭疽病菌后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的变化和果皮氧化、过氧化作用以及与酚类代谢有关的几种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炭疽病菌的荔枝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显著增高,果皮活性氧(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显著增高。说明炭疽病菌的侵染可导致荔枝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的增高,加速荔枝果皮氧化和过氧化进程,并诱导荔枝果皮PPO、POD、PAL活性增高,是加速采收后荔枝果实衰老、褐变、腐烂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番木瓜果实内生细菌MGP3 菌株的鉴定及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番木瓜果皮内筛选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内生细菌防治番木瓜采后炭疽病和疫霉病,以减少果实采后病害带来的损失。【方法】采用稀释分离和平板抑菌圈法进行内生细菌的分离筛选,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部分序列同源性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菌株经利福平诱抗处理后田间接种到果树树干上,测定内生菌的定殖动态,采用采前和采后生防试验测定菌株对番木瓜炭疽病和疫霉病的生防效果。【结果】从番木瓜果皮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具有拮抗活性的内生细菌MGP3,对10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鉴定该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登录号JF708186),MGP3可进入番木瓜叶片、叶柄和果皮中定殖。MGP3对采后番木瓜炭疽病和疫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50%和71%;除苗期外,采前4个不同时期经MGP3菌液处理可以显著降低采收后果实炭疽菌的潜伏侵染率和炭疽病的病情指数。【结论】番木瓜内生拮抗细菌MGP3具有潜在的生防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尹仁国  刘爱媛 《蛛形学报》1993,2(2):118-119
花腹盖蛛Nereine radiatia(Walckenaer,1841)的蛛网为皿状网,分上、下两层。雄蛛略小,雄蛛较雌蛛一般提早成熟3~5d。雌蛛交配后3~5d开始产卵。  相似文献   
4.
开口箭甾体皂甙元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荔枝霜疫霉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以荔枝霜疫霉菌为指示菌的生物活性测定导向跟踪下,运用TLC、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等分离纯化方法,从开口箭(Tupistra chinensis)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分部萃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2个抗菌化合物。经现代光谱(MS、IR、1D NMR和2D NMR)分析,确定化合物1为1β,2β,3β,4β,5β,7α-六羟基螺甾-25(27)-烯-6-酮,化合物2为螺甾-25(27)-烯-1β,2β,3β,4β,5β,6β,7α-七醇。离体抗菌活性测定化合物1和化合物2抑制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孢子囊萌发的EC50分别为100.28 mg.mL-1和124.37 mg.mL-1。用质量浓度为500 mg.mL-1的两个化合物分别处理后接种霜疫霉菌,供试荔枝果实的发病率分别为16.7%和18.9%。  相似文献   
5.
尹仁国  刘爱媛 《昆虫知识》1993,30(5):318-319
<正> 采用直接最优法求昆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可由实验数据直接算得,计算简便、误差小,近年来被普遍应用。作者近年研究甜菜夜蛾查阅资料时发现,国内用直接最优法计算发育起点温度时具有一致性,但求有效积温时,计算公式及结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植物内生菌及其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晶盈  陈维信  刘爱媛 《生态学报》2006,26(7):2395-2401
综述了植物内生菌及其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植物内生菌分布广,种类多,几乎存在于所有目前已研究过的陆生及水生植物中,目前全世界至少已在80个属290多种禾本科植物中发现有内生真菌,在各种农作物及经济作物中发现的内生细菌已超过120种.感染内生菌的植物宿主往往具有生长快速、抗逆境、抗病害、抗动物危害等优势,比未感染内生菌的植株更具生存竞争力.植物内生菌的防病机理主要表现在通过产生抗生素类,水解酶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生物碱类物质,与病原菌竞争营养物质,增强宿主植物的抵抗力以及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等途径抑制病原菌生长.另外,对植物内生真菌和内生细菌的分离、筛选和检测方法;利用植物内生菌控制植物病害的途径如人工接种内生菌,利用内生菌代谢产生的抗生素以及将内生菌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菌等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植物内生菌作为生物防治因子未来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利用植物内生菌作为生物防治因子进行大田防病,需要考虑它的病理学、生态学和形态学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