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相关胃炎(HpAG)患者和健康人群的唾液菌群特征,找出HpAG患者与无H. pylori感染人群唾液菌群之间的差异。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及住院HpAG患者30例(HP组),无H. pylori感染者30例(HC组),收集2组人群唾液标本,通过PCR法扩增16S r RNA基因V3―V4区,经过高通量测序后,对测序数据处理后进行ASV注释、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结果 群落结构分析表示HpAG患者有其特征性的菌群结构。门水平上,HC组与HP组患者均以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为主要优势菌门。与HC组比较,HP组患者唾液菌群中Fusobacteriota相对丰度显著增加(t=2.01,P<0.05)。属水平上,HC组与HP组患者均以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奈瑟菌属(Neisseria)、嗜血杆菌属(Haemophi...  相似文献   
2.
以太湖地区水稻土长期肥料试验田为研究对象,采用低能量超声波物理分散法分离土壤团聚体,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化肥与秸秆配施、化肥与猪粪配施、单施化肥和不施肥)耕层土壤团聚体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200~2000 μm和2~20 μm粒组的团聚体占总土壤的60%~70%;施肥显著促进了200~2000 μm团聚体的形成.各种酶活性在不同团聚体中的变化存在差异,脲酶和蔗糖酶在<2 μm的粘粒组中活性最高,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和荧光素二乙酸酯(FDA)水解酶则以200~2000 μm粗砂粒中活性最高.肥料的施用特别是化肥与有机肥的配合施用显著提高了200~2000 μm粒组中蔗糖酶、脲酶、纤维素酶和FDA水解酶的活性.以5种酶活性的几何平均数(GMea)作为酶的综合活性指标,发现施肥处理下200~2000 μm粒组中GMea显著高于其他粒组,可见大团聚体中土壤的酶活性对施肥措施响应敏感.有机和无机肥长期配合施用可以通过促进土壤团聚体的聚合和提高较大团聚体中酶活性来提高土壤整体的生物活性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