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医院内感染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其耐药性日益严重,经常仅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如亚胺培南、美洛培南、伊米培南和帕尼培南等)敏感.然而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PA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RCPA)呈逐渐上升趋势,这些耐药菌同时还对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其他类型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在北美、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进行的统计显示PA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为75.4%,其他地区的耐药率在62%~70%[1].  相似文献   
2.
大肠埃希菌是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最严重的菌种之一,DNA旋转酶A亚单位上的错义突变被认为是对喹诺酮耐药的主要原因。Yu等用DNA芯片技术,研制了一种诊断芯片,能从临床分离株中检测出对喹诺酮耐药的大肠埃希菌(简称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耐药细菌不断增多,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必须具有准确检测重要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能力,临床分离的细菌中有一些是荷养菌,另有一些是常规方法难以检测的具有特殊耐药机制的普通细菌,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上述两类细菌的抗生素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4.
目前认为万古霉素中度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一般从苯唑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转变而来。万古霉素中度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往往长期使用万古霉素或有慢性疾病。目前还没有系统检测万古霉素中度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试验。如果用万古霉素治疗苯唑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失败,临床医生应警觉是否为万古霉素中度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相似文献   
5.
耐糖肽类抗生素的革兰阳性细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肠球菌、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对糖肽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分型、耐药性的播散、实验室检测方法及其治疗和预防原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7.
8.
传统的病原微生物鉴定方法首先是进行革兰染色,以区分革兰阴性菌还是阳性菌.革兰阴性杆菌进一步做氧化酶试验,革兰阳性球菌做触酶试验和凝固酶试验,再按不同类型进行生化学和血清学鉴定.  相似文献   
9.
饲料处于食物安全链的初始部位。人类海绵状脑病的出现已引起人们对饲料污染的重视,但饲料的细菌污染在人类食源性感染中所起的作用尚未受到重视。在美国,非伤寒沙门菌经常污染饲料,从而可能感染或定植于食用性动物。在动物屠宰时,病原菌通过污染动物尸体或交又污染其他可食用部分而导致人类致病。追踪发现一些大规模流行病的发生是由污染的动物饲料引起。因此,需提高动物饲料的安全性,加强监测饲料的细菌污染情况,并纳入人类食源性感染的监测系统中。  相似文献   
10.
质粒AmpC β-内酰胺酶及其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质粒AmpC酶属Bush I型β—内酰胺酶,可分为6个不同的群(ACC、FOX、MOX、DHA、CIT和EBC)。Perez和Nancy等设计用6组特异性AmpC引物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来检测质粒ampC基因,一次聚合酶链反应即可分析多个ampC基因,并能排除诱导型AmpC β—内酰胺酶干扰,还可进行多重耐药机制的检测和多重AmpC β—内酰胺酶的鉴别,对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