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柏子仁与侧柏叶的脂肪酸组成.方法:用GC-MS方法对侧柏叶子与种子油进行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结果:鉴定了柏子仁油中的8种脂肪酸,占脂溶性成分的93.56%;侧柏叶子油中12种脂肪酸,占脂溶性成分的93.39%.柏子仁饱和脂肪酸主要是十六烷酸(8.11%)、硬脂酸(6.08%);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24.59%)、亚麻酸(59.77%),占脂肪酸的83.14%.侧柏叶子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主要为十六烷酸(14.70%)、乙酸(3.20%)、十七烷酸(2.50%);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二十二碳四烯酸(40.48%)、亚油酸(10.69%)、亚麻酸(17.62%).结论:柏子仁和侧柏叶均含有合理的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免疫组化显示Fos蛋白的方法首次研究了棕色田鼠脑和行为不同发育阶段副嗅球和主嗅球的细胞活动。当不同年龄阶段的幼鼠同时暴露于自己家庭的熟悉底物和另一家庭的陌生底物时 ,嗅闻和呆在自己熟悉底物上的时间较多 ,直到产后 15d、 2 0d和 2 5d时 ,幼鼠探究不同底物的行为显示出显著性差异。脑的大小随着日龄增加而增加 ,但从产后 1到 15d ,脑重、脑宽和嗅球大小随着日龄增加特别显著。当不同日龄幼鼠暴露于陌生底物或者暴露于自己的熟悉底物时 ,从产后 5到 15日龄 ,主嗅球僧帽细胞层、颗粒细胞层、副嗅球僧帽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Fos免疫阳性细胞随着日龄明显增加 ,但直到 15和 30日龄时 ,和对照组相比 ,陌生底物可引起幼鼠主嗅球Fos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增加 ,从 2 0日龄起 ,陌生底物可引起副嗅球Fos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增加。主嗅球颗粒细胞层Fos免疫阳性细胞随着日龄的增加从边缘到中心逐渐出现 ,而副嗅球Fos免疫阳性细胞随着日龄的增加从顶部到底部逐渐出现。以上结果说明产后第 1d到 15d左右可能是棕色田鼠脑结构发育的重要阶段 ,而从此以后棕色田鼠主嗅球和副嗅球就具有区别熟悉气味和陌生气味的能力 ,表明棕色田鼠行为、脑发育和细胞活动间有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3.
棕色田鼠雄性幼体不同发育期犁鼻器和副嗅球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出生后不同发育时期雄性棕色田鼠犁鼻器和副嗅球进行组织学观察,探讨棕色田鼠出生后犁鼻器和副嗅球的发育规律。实验以出生后当天(0日龄),5日龄,15日龄,25日龄以及成年棕色田鼠为研究对象,副嗅球采用Pischinger氏染色法染色,犁鼻器用H.E.染色法染色后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棕色田鼠出生时,犁鼻器和副嗅球就已具有成体的基本结构,随着动物个体的发育,犁鼻上皮逐渐增厚,犁鼻管变长,犁鼻上皮中神经元密度增加;腺体逐渐增大,犁鼻管腔填充物增多,犁鼻管背外侧的静脉血管逐日增大,管腔周围出现越来越多的血管;副嗅球长宽都增加,僧帽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逐渐增长,各层细胞密度变化稍有不同;出生后15日内,僧帽细胞层细胞密度增加,15日龄以后又开始降低,25日龄及成体的僧帽细胞层细胞密度与5日龄的相似;颗粒细胞层细胞密度持续增高。实验结果提示,棕色田鼠5日龄时,犁鼻器和副嗅球已具有了完整的结构,到25日龄时可能达到了功能上的成熟。  相似文献   
4.
玫瑰蜂花粉脂肪酸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石油醚作溶剂,提取出玫瑰蜂花粉粗脂肪,然后进行甲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离鉴定,共鉴定出19种脂肪酸,并测定相对含量,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68.07%,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中异油酸相对含量最高,为52.88%。  相似文献   
5.
以石油醚为溶剂,索氏提取法提取芝麻蜂花粉粗脂肪,甲酯化处理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离鉴定,共鉴定出8种脂肪酸,并测定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芝麻蜂花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其中亚麻酸相对含量为66.7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