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小麦根质膜氧化还原系统及其对水分胁迫的反应(简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小麦根质膜制剂氧化NADH的Km为60μmol/L,Vmax为1127nmol/mg蛋白mini还原K3Fe(CN)6的Km为272μmol/L,Vmax为3205nmol/mg蛋白min。两者的最适pH为7.5,最适温度是40℃。KCN、SHAM、Na3VO4对质膜氧化还原活性无影响,DCCD则有抑制作用(10%)。水分胁迫下活体质膜与离体质膜的K3Fe(CN)6还原活性变化呈相反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棉花根和下胚轴质膜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组成。干旱胁迫后,PM脂肪酸饱和度增加,不饱和脂肪到和不饱和指数降低。其中棕榈酸含量上升和亚麻酸含量下降较大,膜透性增高。质膜H^+ATPase和Ca^2-ATPase活力降低,脂氧合酶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8.
水分胁迫下钙螯合剂与CPZ抑制剂对棉花根和下胚轴两种ATPase…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分胁迫下棉花根和下胚轴质膜H^+-ATPase和Ca^2+-ATPase活力,表现Km值以及Vmax降低。-0.3MPa和-1.1MPa胁迫下质膜AT-Pase活力随时间延长分别呈“V”字形变化和下降趋势。钙螯合剂、CaM抑制剂对棉花根和下胚轴质膜ATPase活性有明显的抑制效应,抑制程度为-1.1MPa大于-0.3MPa大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光合14CO2示踪技术,在-0.8MPaPEG处理下,对等基因型不同抗旱性KTC8621、ND7532和本地抗旱品种陕合6号小麦进行比较,其叶组织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增加27%-32%,合成蛋白质放射性下降62%-70%;合成淀粉放射性下降必3%-69%;合成纤维素放射性下降59%-71%。其中高抗旱的KTC86211大分子合成下降幅度小于等基因型低抗旱的ND7532和陕合6号,表明该品种叶体内大分子合成受水分胁迫的影响较小。正常水分条件下等基因型两品种叶酶溶物放射性及在PEG干旱处理下的下降幅度均相近。陕合6号叶醇溶物放射性远远小于前两品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