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刺参的趋光性以及对附着基颜色的感应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刺参的趋光特性和附着基颜色对其行为反应的影响,分别用平均趋光率(mean phototactic rate, MPR)和平均聚集率(mean attractive rate, MAR)统计分析了刺参在100、50、10、5和1 lx共5档强度的光照和7种颜色的附着基(红色、灰色、黄色、蓝色、白色、黑色和绿色)下的行为反应差异。结果表明:在水平光场内,光源照度为100、50和10 lx时,光照度较强区与光照度较低区之间的MPR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光源照度为5和1 lx时,各区域之间的MPR无显著差异;不同颜色附着基实验时,刺参在黑暗和自然光照条件下,同种颜色附着基的MAR无显著差异(P>0.05);在相同光照条件下,黑色和灰色附着基的MAR明显优于其他颜色的附着基,与蓝色、黄色及不放置附着基的MAR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颜色附着基的MAR由大到小排列为黑色>灰色>红色>绿色>白色>蓝色>黄色。表明刺参的趋光性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呈负趋光性;平均聚集率较高的3种颜色的附着基是黑色、灰色和红色。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北五味子果实中的果胶成份,咔唑-浓硫酸显色法测果胶得率,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北五味子果胶提取的影响顺序依次为超声功率>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200 W,提取温度为65℃,料液比为1∶30,提取时间为50 min,果胶提取率为6.32%。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加州新小绥螨以截形叶螨为猎物的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5~35℃、RH80%~85%条件下,研究了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Amblyseius) californicus (Mcgregor)以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为猎物时,不同螨态的发育和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在此温度范围内能完成世代发育,世代发育历期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该螨能适应35℃的高温条件,雌性的发育历期最短仅为6.14d。平均产卵期和平均寿命均随着温度的上升逐渐缩短。20℃~25℃时,该螨的平均产卵量最大,达53.73粒/雌。净增殖率在20℃时最高(48.2525),且雌雄性比最大。15℃时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最低,分别为0.0638和1.0659,种群倍增时间最长(10.8669d),35℃时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最高,分别为0.1954和1.2158,种群倍增时间最短(3.5477d)。 相似文献
4.
【目的】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探明广东省橘园黄龙病发生与危害的影响因素,可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广东省惠州、肇庆、云浮、江门、阳江、清远、韶关等柑橘产区,调查了不同柑橘品种、不同气候和地理条件、不同种植模式和不同管理水平果园的黄龙病发病率,并以常规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样品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不同柑橘栽培品种发病率:红江橙为78.05%,马水橘为76.04%,砂糖橘为73.20%,贡柑为69.30%,年橘为63.00%,沙田柚为58.68%,柠檬为56.96%;砧木品种发病率:酸橘为15.30%,枳壳为6.57%,柠檬为4.43%;低纬、高温、多台风地区果园的黄龙病发病率较高;山地果园的黄龙病发病率低于平地果园;连片种植果园的黄龙病发病率高于零散种植果园;管理不善的果园中黄龙病发病率高于管理较好的果园。【结论】除了自然因素(低纬、高温、多台风、平原地形)外,聚集种植和管理不善等因素也有利于黄龙病的发生与流行。因此,有针对性地安排果园布局和加强果园管理可以减轻黄龙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腰方肌阻滞(QLB)联合羟考酮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LCS)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年4月~2023年3月期间148例行LCS的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例数分别为49例、49例和50例。A组接受羟考酮,B组接受后路QLB联合羟考酮,C组接受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QLB-LSAL)联合羟考酮。对比三组术后48 h补救镇痛例数、自控静脉镇痛(PICA)有效按压次数、静息时和咳嗽时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苏醒质量、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B组、C组的术后48 h补救镇痛例数依次减少(P<0.05)。A组、B组、C组的PICA有效按压次数依次减少(P<0.05)。A组、B组、C组苏醒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依次缩短(P<0.05)。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A组、B组、C组的静息时和咳嗽时的VAS评分依次下降(P<0.05)。术后1 d,A组、B组、C组Cor、E、NE依次下降(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QLB-LSAL联合羟考酮用于LCS后镇痛效果明显,可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对微生物的应用和理论研究非常活跃,涉及范围较广。其中对与煤炭有关的微生物的研究也日益增多,随着煤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实行,微生物在洁净煤领域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使得对该领域内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得到进一步发展。1煤炭微生物脱硫煤炭脱硫是目前国际上急待解决的课题。根据煤中硫的形态分布,约60%~70%为黄铁矿硫,30%~40%属于有机硫,硫酸盐硫含量极少且易洗脱。就黄铁矿疏而言,物理洗选只能除去其中一部份,而且伴有煤粉损失;对于煤中有机硫,物理方法则根本无法去除。而燃前微生物脱硫技术由于具有… 相似文献
7.
8.
以香蕉吸芽为实验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植物生物反应器和传统组培方式对香蕉组培进行快繁研究的比较。以两种培养方式对香蕉苗进行培养,比较其生长形态、增殖倍数以及光合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分析方法优化浸没频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浸没频率20 min/6 h是香蕉在植物生物反应器中快繁的最佳培养条件,并且两种培养方式下,香蕉组培苗的生长形态、增殖率、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性能有显著差异。利用间歇浸没式植物生物反应器系统可以提高香蕉组培苗增殖率,改善香蕉组培苗的生长状态;利用间歇浸没式植物生物反应器系统培育香蕉苗可以提高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4种杀虫剂对胡瓜钝绥螨成螨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4种常用杀虫剂针对目标害虫推荐使用浓度范围对天敌胡瓜钝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成螨的毒力测定、综合急性毒性和二次中毒毒性.综合急性毒性和二次中毒毒性测定结果显示,毒死蜱Chlorphifos、灭幼脲Chlorbenzurin、吡虫啉Imidacloprid对胡瓜钝绥螨都具有极强的毒性,可造成毁灭性杀伤,苏云金杆菌Bt对胡瓜钝绥螨影响极小,无明显毒性.玻片浸渍法测定的不同杀虫剂对胡瓜钝绥螨的毒力大小依次为:毒死蜱Chlorphifos(乐斯本)>灭幼脲Chlorbenzurin>吡虫啉Imidacloprid>苏云金杆菌Bt. 相似文献
10.
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是一株分离自传统酸马奶中的益生菌。本文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例、微量元素及缓冲盐对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增殖培养的效果, 并采用响应面法对优选的碳源、氮源和缓冲盐类的组成含量进行优化, 得到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的增殖培养基为:葡萄糖 20.9 g/L、大豆蛋白胨10.45 g/L、酵母粉10.45 g/L、K2HPO4 3.5 g/L、醋酸钠14.6 g/L、柠檬酸钠2.3 g/L、MgSO4?7H2O 1 g/L、MnSO4?5H2O 54 mg/L、CuSO4?5H2O 10 mg/L、吐温80为1 g/L。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在此增殖培养基中经37℃18 h培养活菌数可达到4.78×109 CFU/mL, 比在MRS中(4.8×108 CFU/mL)提高近10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