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饥饿对杂交鲟仔鱼摄食、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仔鱼期是鱼类生活史中最脆弱,对环境条件最敏感的时期,饥饿是导致此阶段仔鱼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海洋鱼类补充量研究的焦点之一[1] 。殷名称曾指出采用饥饿研究的方法,可以确定仔鱼的初次摄食期和不可逆点(Pointofnoreturn) ,这对于鱼类苗种培育和人工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最近,王吉桥等[2 ] 、宋昭彬等[3 ] 开始将饥饿研究应用于多种淡水鱼类仔鱼。然而,有关鲟类仔鱼的饥饿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欧洲鳇×西伯利亚鲟生长快,抗病能力强,是我国养殖数量较多的鲟鱼品种。然而在其育苗生产尤其是开口阶段,往往出现仔鱼大量死亡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异育银鲫口服不同剂量葡萄糖后的代谢反应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平均体重为 16 4± 12g的异育银鲫 (方正银鲫♀×兴国红鲤♂ )禁食四周 ,以使肝糖原含量充分下降 ,然后灌喂不同剂量的葡萄糖 ,研究葡萄糖负荷后的代谢反应。实验结果表明 ,不管口服剂量是多少 ,异育银鲫在口服葡萄糖后都出现持久的高血糖 ;口服后 1h血浆总氨基酸、甘油三酯和乳酸水平显著上升 ,然后迅速下降 ;肝糖原含量先降低 ,2h左右开始回升。血糖、总氨基酸、甘油三酯、乳酸及肝糖原的变化幅度也随口服剂量变化而变化 :血糖升幅随口服剂量增加而加大 ;在口服后 1h ,总氨基酸含量随着口服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甘油三酯和乳酸含量随着口服剂量的增加而减少 ,而在口服后 2— 10h内 ,口服剂量越高 ,总氨基酸、甘油三酯水平越低 ,乳酸水平越高 ;肝糖原含量随着口服剂量的增加而减少。上述结果提示异育银鲫在口服高剂量葡萄糖之初的 1h内生长抑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较高 ,而胰岛素的分泌可能受到了抑制 ;推测当口服剂量较低时胰岛素则能正常分泌 相似文献
3.
采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各期幼体肝胰腺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蟹的肝胰腺腺管上皮由E,F,B和R4种细胞组成,其中E细胞为胚胎细胞,能分化成其他3种细胞;B,R和F细胞均呈,高柱状,腔面有发达的微绒毛,基底部有基膜,呈明显的极性分布;B细胞粗面内质网丰富,胞质中有1-2个大液泡,起分泌作用,属分泌液;F细胞内含发达的粗面内质网,还可见酶原颗粒;R细胞胞质中有丰富的滑面内质网、游离的核糖体和脂肪滴,主要起贮存养人的作用。细胞的连接有紧密连接和中间连接2种方式。与脂质营养缺乏时相比,脂质营养充足的幼体其肝胰腺超微结构有如下特点:R细胞质中有连多的脂肪滴,线粒体呈饱满的圆形或椭圆形,且膜未见有内陷或萎缩,滑面内质网膨胀成小泡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5.
6.
糖类在鱼体内的代谢包括分解、合成、转化和输送等环节。摄入的糖类在鱼体消化道内被淀粉酶、麦芽糖酶分解成单糖,然后被吸收。吸收后的单糖在肝脏及其他组织进一步氧化分解,并释放出能量,或被用于合成糖原、体脂、氨基酸,或参与合成其他生理活性物质。糖原是糖类在体内的储存形式,葡萄糖氧化分解是供给鱼类能量的重要途径,血糖(葡萄糖)则是糖类在体内的主要运输形式。从上述糖代谢情况来看,鱼类对饲料糖的代谢与陆上动物并无二致。但鱼类被视为对糖的利用能力低下”一,这促使人们去探讨鱼类糖代谢的特殊机制。现就这方面的工作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温度和体重对中华绒螯蟹幼蟹饥饿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于1998年9月—12月对均重为3.64、1.69和0.52g三种规格的中华绒螯蟹幼蟹在15、20、25和30℃四种温度条件下的饥饿代谢进行了测定,以探讨体重和温度变化对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耗氧率(Ro)和氨氮排泄率(Rs)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体重增大而减小,其关系式可分别表示为:Ro=0.1309We^0.0490T和Ro=0.4254W^-0.1999;Rs=3.3649e^0.0484T和RN=0.4400W^-2.900不同体重幼蟹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饥饿代谢率差异显,饥饿代谢率随体重的增大而减少,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同时,体重对能源物质的供能比有较大影响,三种规格的幼蟹,其代谢底物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的能量比分别为6.4:41.8:518、6.7:27.8:65.5和7.3:43.8:48.9。 相似文献
8.
中华绒螯蟹亲蟹的饥饿代谢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8年 10~ 12月 ,对体重为 5 4 .5 9(± 2 .37) g的亲蟹在 2 0 (± 0 .5 )℃温度条件下进行饥饿实验 ,研究了饥饿对中华绒螯蟹亲蟹代谢的影响 .结果表明 ,经过 30d的饥饿处理 ,亲蟹的耗氧率降低为摄食状态的 5 0 .0 % ;CO2 排出率减小为摄食状态的 6 3.4 % ;NH3 N排泄率减小为 5 9.1% .耗氧率和CO2 排出率、NH3 N排泄率的变化差别较大 ,耗氧率的减小可分为 4个阶段 ,而CO2 排出率和NH3 N排泄率的减小仅可分 3个阶段 .与此同时 ,亲蟹的标准代谢水平同样受到饥饿的影响 ,饥饿 30d后 ,由 4 .4 5J·g-1·h-1减小为 2 .36J·g-1·h-1;在饥饿亲蟹的代谢中 ,脂肪消耗最多 ,其次是碳水化合物 . 相似文献
9.
三倍体虹鳟性转换及性腺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高温刺激法获得三倍体虹鳟幼鱼。从开始投饵起,分别投喂含有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0~60μg/μg)的饵料,持续60天,获得了93%~100%的高三倍体雌性率(对照组的雌性率为52%)。三倍体雄鱼可观察到其精子形成,但性腺成熟度较相对的二倍体差;三倍体雌鱼的生殖细胞多停留在偶线期到粗线期,未发现有性成熟个体。实验结果推测,三倍体虹鳟雌鱼的不育现象看来不是由于雌雄基因组的组成差异而致,更可能是由于三组染色体造成对虹鳟卵巢发育更大的阻力。雌二醇处理对三倍体虹鳟幼鱼的生长和成活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