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3篇 |
免费 | 504篇 |
国内免费 | 259篇 |
专业分类
180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篇 |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53篇 |
2015年 | 71篇 |
2014年 | 69篇 |
2013年 | 60篇 |
2012年 | 74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70篇 |
2009年 | 88篇 |
2008年 | 69篇 |
2007年 | 68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60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62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6篇 |
1965年 | 5篇 |
196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4.
5.
6.
在离体培养细胞上探讨BTV(BluetongueVirus,BTV)和BTVdsRNA分子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IFN(Interferon)产生和凋亡的生物医学作用。离体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单层分别施以不同水平的蓝舌病毒(BTV)和脂质体包裹的BTVdsRNA等因素处理,比较研究不同处理后细胞形态学差异;并通过MTT法检测不同处理条件下细胞存活率的差异;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IFN含量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不同用量的病毒及不同浓度的RNA脂质体复合物诱导培养细胞产生IFN量的差异,揭示了不同因素和不同水平处理下,Hela细胞IFN产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TVdsRNA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能力低于BTV(p<0.05)。BTVdsRNA可显著诱导人宫颈癌细胞产生IFN和凋亡,推断BTVdsRNA具有发展成为新的干扰素诱导剂的潜能。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研究经会阴盆底超声联合血清雌二醇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女性SUI患者81例,记作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正常女性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盆底超声参数以及血清雌二醇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各项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静息状态下近段尿道和人体纵轴间夹角(UIA)、最大Valsalva动作下近段尿道和膀胱后壁的夹角(PUVA)以及尿道旋转角(URA)相较于对照组较高(均P<0.05)。观察组血清雌二醇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各项盆底超声参数联合血清雌二醇诊断女性SUI的效能优于各项指标单独诊断。结论:经会阴盆底超声可诊断女性SUI,在联合血清雌二醇时诊断女性SUI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不同组织中冠状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自2002年11月在中国广东爆发后,已迅速蔓延成为全球性传染疾患。为了了解SARS冠状病毒的特征,对先前SARS冠状病毒PCR检测呈阳性的来自广东的3份尸检肺组织标本、2份尸检脾组织标本:来自北京的2份咽拭子标本和1份血清标本,利用10种不同的细胞系分离病毒。结果显示,上述标本在感染细胞后,分别可在293、Vero—E6、Vero、RD和HeLa细胞系中产生细胞病变(CPE)。不同标本在上述细胞系中致CPE的能力不同,但CPE出现的时间和病变形态学特征无显著性差异。以恢复期SARS病人血清为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感染后细胞培养的检测,冠状病毒RT-_PCR对感染后细胞RNA的检测,初步证明分离的病毒为冠状病毒。结果再次证明冠状病毒为SARS的病原,它具有较广泛的器官分布和细胞感染能力。血清中SARS冠状病毒的分离,高度提示在SARS发病过程中存在有病毒血症。 相似文献
9.
10.
世界医学界公认:自由基是人体衰老的主要因素,而抗衰老的主要途径是依靠超氧化物歧化酶(又称SOD)清除自由基。本文采用哈慈五行针双极透针法,对家兔血清中SOD酶活性及自由基代谢的试验证明SOD酶活性提高达28.6%。用哈慈五行针双极透针法N、S极针在人体二侧(如任督二脉透针法和心脑增氧术的腕踝透针法),形成垂直切割磁场,作用经穴、体液,激活SOD酶的活性,提高人体自身抗自由基能力,因而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