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3篇 |
免费 | 62篇 |
国内免费 | 53篇 |
专业分类
23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遥感和GIS支持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 …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例,对比分析了目视解译、机助分类等遥感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采用1981、1991和1995年3时相土地利用状信息,研究确定了统一的监测分类系统、提出了土地利用面积及其空间分布动态监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垦利县地类面积增减变化,在GIS支持下分析了1981-1995年土地利用空间动态变化,同时进行了实地监测点土地利用变分析,探明了该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水稻OsAQP是实验室前期从cDNA文库中筛选的功能未知的水通道蛋白质编码基因。本文采用DNA重组技术构建其植物过表达载体,并对拟南芥进行了遗传转化,筛选获得转基因拟南芥。采用50、100、125和150 mmol/L梯度盐胁迫处理,结果显示,转基因拟南芥的发芽率、根长以及鲜重分别比对照至少高17%、40.8%和14.29%,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正常条件下,转基因植株叶片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高于WT;经300 mmol/L NaCl处理,转基因拟南芥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APX酶活性均升高,与处理前相比分别提高7.37倍、30.87倍和1.77倍,且与WT的酶活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丙二醛(MDA)含量也在处理后上升,但在转基因植株中的含量低于WT,分别是WT的0.74倍、0.68倍和0.62倍,差异同样达到显著水平(P<0.05)。本研究提示,OsAQP过表达不仅能够促进拟南芥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而且在盐胁迫下通过提高拟南芥内源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强了转基因植株对一定程度盐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实测光谱混合像元分解的苹果园地遥感提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栖霞市为研究区,对苹果花期的TM影像进行混合像元分解,提取苹果园地信息.基于实测地物光谱端元,利用小波变换对线性分解模型进行改进,采用实测端元改进后线性分解模型、实测端元线性分解模型、TM影像端元线性分解模型分别提取研究区苹果园地信息,并以ALOS数据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经过精确的大气及地形校正后,可以利用实测光谱端元进行混合像元分解,面积精度>97%,对丰度图像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值与ALOS数据的平均NDVI值进行回归分析,R2>0.8;利用小波变换对线性分解模型进行改进,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分解精度. 相似文献
4.
急性冷应激对牦牛乳腺上皮细胞 HSP70 mRNA 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急性冷应激对牦牛乳腺上皮细胞热休克蛋白70 (Heat stress protein,HSP70) 表达量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以急性冷刺激10℃ 为典型研究环境,分析了HSP70 mRNA 表达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乳腺上皮细胞在10℃分别冷处理2 h、4 h、6 h 和8 h,其HSP70 mRNA 的表达量变化均不显著(P >0. 05);分别在10℃冷处理2 h、4 h、6 h 和8 h,再复温培养4 h,HSP70 mRNA 的表达量均极显著增加(P <0. 01),于6 h 达到峰值;在10℃先冷处理4 h,然后分别复温2 h、4 h、6 h 和8 h,HSP70 mRNA 的表达量亦均显著增加(P <0. 01),并于4 h 达到峰值。结论:急性冷应激诱导牦牛乳腺上皮细胞HSP70 表达量的增加不是发生在冷处理过程中,而是发生在复温过程中,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随冷处理时间的增长表达量增高。 相似文献
5.
湖北地区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基因的分离,克隆和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加端聚合链反应技术,从湖北地区一宫颈癌患者癌组织DNA中分离出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7基因,并在pUC18载体中克隆,经限生核酸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分析,确认了含HPV16E7重组克隆质粒,命名pfHPV16E7-HB。DNA序列分析表明,HPV16E7-HB基因全长294bp(与报道的标准基因长度相同)但其核苷酸顺序中的两处发生了C-(T)突变,即第43位密码子CAA变为TAA 相似文献
6.
蒲氏钩蝠蛾Thitarodes pui(Zhang et al.)是冬虫夏草寄主昆虫之一,其雄成虫触角感受器在求偶交配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本研究应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蒲氏钩蝠蛾雄成虫触角上的化学感受器进行观察。结果发现,雄成虫触角上有7种感受器,即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钟形感受器、Bhm氏鬃毛和鳞形感受器,其中以毛形感受器和鳞形感受器数目最多,腔锥感受器又分为长栓形和短栓形两种。综合本研究结果与已知蝠蛾的触角感受器,发现蝠蛾触角感受器在表面结构、感受器类型等方面与其它鳞翅目昆虫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麦长管蚜是我国小麦的重要害虫之一。选育和种植抗虫品种是防治麦长管蚜的理想方法。本文就我国小麦抗麦长管蚜种质资源筛选、抗性机制和小麦品种对麦蚜种群动态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同时指出今后应加强小麦抗麦长管蚜基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用λZAP Express作载体构建金针菇子实体表达型cDNA文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QuickPrep micro mRNA Purification 试剂盒从新鲜金针菇子实体中快速提取、纯化mRNA,Time Saver cDNA Synthesis试剂盒逆转录成cDNA分子后,通过在cDNA分子两端加上EcoRⅠ/NotⅠ接头,在T4多核苷酸激酶的作用下磷酸化,与表达载体λZAP Express Predigested Vector连接,然后用包装蛋白在体外包装连接产物,感染E.coli XL1-Blue MRF'构建成表达cDNA文库.经检测文库滴度为4.0×106 pfu/ml,文库扩增后,滴度达2.0×1010 pfu/ml,重组率为90%,cDNA分子长度在0.3-3.5 Kb范围.应用原位免疫杂交,初步筛选出火菇素相关基因的阳性克隆. 相似文献
9.
10.
偃麦草属植物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多态性及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偃麦草属(Elytrigia)24个物种的醇溶蛋白和谷蛋白进行了研究。以中国春为参照,按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电泳图谱条带迁移距离大小和条带多态性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4份供试材料均呈现不同的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电泳图谱,共分离出醇溶蛋白带纹83条和谷蛋白带纹53条,多态性均达100%,并且在相同染色体组组成的物种中,染色体数目越多,其蛋白带纹越多;偃麦草属24个物种的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图谱均有明显差异,蛋白图谱可作为鉴定偃麦草属物种的指纹图谱。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材料间的醇溶蛋白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6时,24份材料被划分为6个主要类群,含E和St基因组的物种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在谷蛋白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2时,24份材料被聚为4大类。聚类结果表明,染色体组成未知的物种Et.pachynera可能为异源多倍体物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