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篇 |
免费 | 52篇 |
国内免费 | 31篇 |
专业分类
20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认识社会生态系统演进机制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基础。以文化与政治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提出适合杭州—西湖社会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框架,识别了杭州—西湖社会生态系统的5个演进阶段,并分析出系统演进中的3种潜在状态。自然、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驱动力是影响杭州—西湖社会生态系统的主导因素,人类行为影响整个生态系统中扰动的频率、大小和形式并改变西湖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而影响西湖为城市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潜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基于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层面的需求,西湖在不同系统状态下为城市供给不同类别和质量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体而言供给与调节服务比例逐渐下降,文化服务逐渐上升,并且后者逐步成为最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别。杭州与西湖在长期的互馈共生中建立了社会生态系统的自适应性调节机制,其背后的生态智慧可为现代风景园林规划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碱胁迫对黑麦草幼苗根系活性氧代谢和渗透溶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新;王鑫;王瑞娟;李东波 《植物研究》2011,31(6):674-679
为了探讨牧草对碱胁迫的耐受程度,采用营养液砂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HCO3(0、50、100、150和200 mmol·L-1)胁迫对黑麦草幼苗根系生长、活性氧代谢和渗透溶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NaHCO3胁迫显著抑制黑麦草幼苗根系的生长,其抑制程度随胁迫浓度提高而增强,黑麦草可耐受的最高NaHCO3浓度约为150 mmol·L-1。随着NaHCO3胁迫浓度的增加,黑麦草根中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下降,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抗坏血酸(ASA)含量先升后降。黑麦草根中Na+含量随NaHCO3浓度增大而增加,K+含量和K+/Na+比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脯氨酸含量则先降后升,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先升后降再升高变化。表明碱胁迫导致的活性氧代谢失调和Na+、K+失衡及积累有机溶质进行渗透调节时更多能量的消耗可能是黑麦草根系生长受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苏杰吕凯荧王鑫瑜冯祯声高勤革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6):3123-3125
目的:探讨Modified Kugel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操作要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2010年1~12月我院应用ModifiedKugel补片行开放性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的8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5±10)min,术后住院(5.2±1.4)d。术后无尿潴留、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全组病人伤口一期愈合,无浆液肿及感染发生。术后随访12-23个月,无复发。结论:应用Modified 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疝是一种创伤小、无张力、安全的手术方式,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整合分析氮磷添加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整合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分析了氮、磷添加对土壤碳、氮和磷素循环水解酶以及土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氮添加显著增加了碳、氮和磷循环水解酶的活性,增幅分别为6.9%、5.6%和10.7%;与氮添加相比,在氮磷同时添加下,3类土壤酶的活性增加更为显著,增幅分别达13.4%、37.4%和13.3%.然而,对于土壤氧化酶,氮以及氮磷的添加都使其活性降低,分别降低了6.1%和0.4%.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氮肥类型、施肥速率和施肥试验时间都对土壤酶活性具有影响.在全球大气氮沉降与磷添加逐渐增加的背景下,土壤微生物活性和酶的变化将会对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和土壤生态系统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华施迈斯内果在辽西的发现为被子植物的历史添上了重要的一笔。施迈斯内果是一个具有近170年研究历史的植物化石属。新近发现的中华施迈斯内果中发现了以前没被认识到的新特征(未成熟的雌性器官的中央结构有一个纵向的隔壁和封闭的顶端)。新的特征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该化石的系统位置。王鑫等人通过仔细分析被子植物的定义、结合新的化石特征认为施迈斯内果代表了一个具有被子植物特征的新类群。按照现有的被子植物定义,施迈斯内果可以归入被子植物。这样一来,被子植物的历史就会被前推到早侏罗世。当然也不排除未来被子植物的定义改变后为施迈斯内果建立一个与被子植物平行的种子植物新类群的可能性。文章简要地介绍了施迈斯内果的由来、特征以及王鑫等人如何判定其为被子植物的逻辑思维过程,以便大家论评。 相似文献
6.
恶臭假单胞菌NA-1菌株烟酸羟基化酶活性的诱导和转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恶臭假单胞菌NA-1菌株的培养和产酶特性与已报道的产酶菌株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marcescens)IFO12648和荧光假单胞菌(Psudomonasfluorescens)TN5有所不同,主要反映在最适碳源及浓度、最适诱导剂浓度和最适培养温度等方面。最适的转化条件是温度为30℃,pH为7.0,烟酸的浓度为3%。采用初步优化后的条件和流加底物的方式进行4L上罐生产,恶臭假单胞菌NA-1菌株的6-羟基烟酸产率可达到108.39gL。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分析低温胁迫下褪黑素(MT)对葡萄悬浮细胞生长、生化特性及冷响应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筛选适宜MT浓度,探究MT增强葡萄耐冷性的作用机制。【方法】以 ‘黑比诺’葡萄悬浮细胞为试材,在低温(4℃)胁迫下,考察不同浓度MT[0(CK)、50(T1)、100 (T2)、200(T3)、300 μmol/L(T4)]处理对悬浮细胞生长、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及T2处理冷响应相关的基因表达变化趋势。【结果】(1)在低温胁迫下,各MT处理细胞干质量在培养周期内均呈先增加再减少最后趋于平稳或降低的趋势,在处理末期均明显高于CK。(2)各处理MDA和Pro含量均随着处理时间先升后降,在24 h或48h时达到峰值;各MT处理MDA含量均显著低于CK,Pro含量则显著高于CK,并均以T2处理最低或最高;(3)各MT处理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同期CK,并均以T2处理最高;随着时间延长,各处理的POD和CAT活性先升后降,SOD和APX活性则先降后升,且分别在24或6 h时达最高。(4)T2处理悬浮细胞冷响应相关基因VvCBFs、VvICE1、VvRD29B和VvKIN-2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时间均较相应CK极显著上调。【结论】在低温胁迫下,适宜浓度(100 μmol/L)MT可通过提高葡萄悬浮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和冷响应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增加Pro含量,降低MDA含量,最终增强低温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以流苏树种胚为试材,研究不同种类及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无菌体系建立,带顶、侧芽茎段伸长以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胚生根最适培养基为WPM+0.1 mg·L-1 NAA+3.0 mg·L-1 GA3+2.0 mg·L-1 6-BA,生根率为94.2%;带顶、侧芽茎段最适培养基为WPM+1.0 mg·L-1 GA3+1.0 mg·L-1 6-BA+0.5 mg·L-1 TDZ;生根最适培养基为WPM+0.1 mg·L-16-BA+0.5 mg·L-1 NAA+0.5 mg·L-1 IBA。 相似文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