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7篇
  11篇
  2024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8至2023年,对广东省一些热点区域开展了比较系统的野外调查,共采集到100余个地点的1210号两栖爬行动物标本.进行形态特征比较和分子鉴定后,确认8个物种系广东省分布新记录种,分别为吴氏肥螈(Pachytriton wuguanfiii,采集于连南大鲵保护区)、强婚刺铃蟾(Bombina fortinuptialis,采集于信宜大雾岭)、湘南角蟾(Boulenophrys xiangnanensis,采集于连南大鲵保护区)、务川臭蛙(Odorrana wuchuanensis,采集于阳山江英镇林场)、湘琴蛙(Nidirana xiangica,采集于连州大东山)、北部湾棱皮树蛙(Theloderma corticale,采集于乳源南岭)、南蹼趾壁虎(Gekko palmatus,采集于肇庆鼎湖山)和福建钝头蛇(Pareas stanleyi,采集于乳源南岭).这些新记录物种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广东省的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同时也表明对广东省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的调查和保护工作尚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2023年9月,在广东省珠海市进行两栖爬行动物野外调查时,采集到5号蜥虎属Hemidactylus标本。标本体型较大,身被锥状具棱疣鳞,体中段疣鳞16~17列;肛前孔和股孔不连续;每侧2~3个肛疣。经形态特征比较,并基于线粒体ND2基因片段构建的蜥虎属部分物种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确认为滕氏蜥虎H. tenkatei,系我国的首次记录。梳理文献发现,滕氏蜥虎与密疣蜥虎H. brookii历史上长期混淆,最近才被确定种级地位。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此前记录有密疣蜥虎分布且已形成归化种群,因缺少分子证据仍不能确定其是密疣蜥虎还是滕氏蜥虎。目前,滕氏蜥虎已在珠海市形成繁殖种群,但现有证据尚不能确定其是否会对本土物种的生存造成威胁。未来需进一步关注它们的种群状况及对中国本土物种的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3.
2010年到2013年间分别在广西大瑶山、广东南昆山、江西九连山和江西三百山共采集到8个红吸盘棱皮树蛙(Theloderma rhododiscus)标本,为江西省的新纪录。结合已有的资料,红吸盘棱皮树蛙已知分布点共有10个,红吸盘棱皮树蛙的分布区域可从原先的广西金秀、龙胜和南宁,向南扩展至越南北部和云南东南部,向东沿南岭山脉扩展至福建武夷山中段的广大连片的区域。  相似文献   
4.
2010年至2011年在江西井冈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过程中记录了云南柳莺Phylloscopus yunnanensis和绿背姬鹟Ficedula elisae,均是江西省鸟类新纪录,分别记述如下。云南柳莺Phylloscopus yunnanensis La Touche,1922  相似文献   
5.
2008~2010年,在对广东省山区开展陆生脊椎动物野外调查过程中,记录了3种广东省尚无正式分布纪录的两栖纲和爬行纲动物:宜章臭蛙(Odorrana yizhangensis)、锯尾蜥虎(Hemidactylus garnotii)及白尾双足蜥(Dibamus bourreti).  相似文献   
6.
2008年6月,在江西省贵溪市阳际峰省级自然保护区采获1只崇安地晰Platyplacopus syluaticus,为江西省的新纪录,亦是该种继模式产地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挂墩村(Pope,1928)和安徽岭南自然保护区(唐鑫生等,2002)之后所发现的第3个分布地点.  相似文献   
7.
2013年9月在湖北省建始县采集到的2只务川臭蛙 (Odorrana wuchuanensis)标本,为湖北省新纪录。该记录使务川臭蛙的分布区由大娄山脉东段,沿武陵山脉延展至湖北建始县。因此,建议将其濒危等级调低至濒危(Endangered, 缩写为EN)。与模式标本比较,建始县雌蛙标本头体长99.6 mm,远大于模式标本雌蛙的最大记录;成年雄蛙62.8 mm,亦小于模式标本的最小记录;建始雌蛙体侧背皮肤亦有淡色小刺粒,因此,该特征不属于第二性征。  相似文献   
8.
臭(鼠句)(鼠青)是一种偏向肉食的杂食性动物。臭(鼠句)(鼠青)具有呕吐反射,凡是对其胃壁产生强烈刺激的药物均会引起它的呕吐反应。因此,以磷化锌作为毒杀药物会产生呕吐反应,不能毒杀臭(鼠句)(鼠青);而以敌鼠钠盐作为毒杀药物则不会产生呕吐反应,可以毒杀臭(鼠句)(鼠青)。  相似文献   
9.
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在云开山脉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和广西六万山脉罗阳山采集到3只斑蜓蜥Sphenomorphus maculatus(Blyth,1853)标本,为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爬行动物的新纪录.斑蜒蜥的现代核心分布区为中南半岛,在云开山脉和六万山脉的分布是斑蜓蜥自其核心分布区沿十万大山向六万山及云开山脉扩散的结果.检视所采集的斑蜓蜥标本,发现其存在一定程度变异:每侧颞鳞4或5个,环体中段鳞最少为36行;顶鳞和前颊鳞存在分裂为二和愈合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2010~2012年,在江西省山区开展两栖爬行动物调查,共发现江西省两栖动物新纪录5种:即黄山角蟾(Xenophrys huangshanensis)、莽山角蟾(X.mangshanensis)、崇安湍蛙(Amolops chunganensis、凹耳臭蛙(Odorrana tormota)和宜章臭蛙(O.yizhangen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