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独花兰野生种群研究——开花与营养体状态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安徽省天堂寨自然保护区独花兰野生种群的花果期节律和营养体状态研究表明 ,开花植株占观察样本的 3 7 5 %,个体是否开花与假鳞茎数目、地下茎总体积和叶面积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绝大多数开花个体具有 3个假鳞茎且其总体积通常达 8cm3,叶面积达 3 3cm2 。个体较大的植株开花持续期较长。花葶在花果期具有不同的生长时相 :开花期中止生长 ,幼果期呈逻辑斯谛型生长。面对日益增长的人类采掘风险 ,独花兰开花与大型植株的关联可能是其生活史中影响种群生存的脆弱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3.
4.
5.
对原产地位于赣鄂边界幕阜山地区的十二个大果型中华猕猴桃优株或株系的染色体数目观察表明,这些栽培类型全部为四倍体,2n=4x=116。讨论了染色体倍性与果实大小的关系及几种可能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猕猴桃种间杂交结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圣梅;武显维;黄仁煌;熊治廷;柯善强 《武汉植物学研究》1989,7(4):399-402
目前,国内外栽培的猕猴桃品种均为系统选育而成。采用种间杂交育种,可获得比系统选育更为理想的新型栽培品种。开展猕猴桃远缘杂交研究己见报道的国外有新西兰,国内有郑州果树研究所、北京植物园等,但至今未见有开花结果的资料报道。为了 相似文献
8.
.熊治廷;.黄德世;.王徽勤;.孙祥钟 《武汉植物学研究》1990,8(1):47-52
用R聚类分析和主分量分析,定量研究了湖北菱科5种8变种37个形态和生态性状的变异及分类学价值。结果表明,植物体大小变异是形态演化的主要方向之一。形态演化的同时,也发生生态分化。除少数性状例外,形态演化与生态分化在相当程度上是独立的。 相似文献
9.
核型不对称性的一种定量测定法及其在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核型不对称性的定量方法。决定核型不对称性的两变量是染色体臂比和相对长度。核型全部染色体臂比等于1,且长度彼此相等时,称该核型为理想对称核型。任一实际观测核型与理想对称核型的差异用臂比不对称系数Dc和长度不对称系数Dt度量。以Dc和Dl作座标可以绘制二维平面图。不同居群或分类群依其核型不对称性在平面图中有其确切的相对位置,进而反映出其间在细胞学上的关系及核型变异趋势。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