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4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独花兰野生种群研究——开花与营养体状态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安徽省天堂寨自然保护区独花兰野生种群的花果期节律和营养体状态研究表明 ,开花植株占观察样本的 3 7 5 %,个体是否开花与假鳞茎数目、地下茎总体积和叶面积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绝大多数开花个体具有 3个假鳞茎且其总体积通常达 8cm3,叶面积达 3 3cm2 。个体较大的植株开花持续期较长。花葶在花果期具有不同的生长时相 :开花期中止生长 ,幼果期呈逻辑斯谛型生长。面对日益增长的人类采掘风险 ,独花兰开花与大型植株的关联可能是其生活史中影响种群生存的脆弱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熊治廷  黄仁煌   《广西植物》1999,19(2):180-182
报道了江西省武宁县幕阜山地区野生中华猕猴桃开花期与其海拔高度的关系。其开花期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延迟。海拔高度每升高100m,开花期约延迟3d。讨论了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其在引种驯化工作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湖北菱科植物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四种猕猴桃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了四种猕猴桃植物的染色体数目。结合其他作者的有关报道,讨论了猕猴桃属的染色体基数,性染色体,倍性,及其与地理分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栽培中华猕猴桃的染色体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治廷   《广西植物》1992,12(1):79-82
对原产地位于赣鄂边界幕阜山地区的十二个大果型中华猕猴桃优株或株系的染色体数目观察表明,这些栽培类型全部为四倍体,2n=4x=116。讨论了染色体倍性与果实大小的关系及几种可能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真核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的空间排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7.
猕猴桃种间杂交结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内外栽培的猕猴桃品种均为系统选育而成。采用种间杂交育种,可获得比系统选育更为理想的新型栽培品种。开展猕猴桃远缘杂交研究己见报道的国外有新西兰,国内有郑州果树研究所、北京植物园等,但至今未见有开花结果的资料报道。为了  相似文献   
8.
用R聚类分析和主分量分析,定量研究了湖北菱科5种8变种37个形态和生态性状的变异及分类学价值。结果表明,植物体大小变异是形态演化的主要方向之一。形态演化的同时,也发生生态分化。除少数性状例外,形态演化与生态分化在相当程度上是独立的。  相似文献   
9.
核型不对称性的一种定量测定法及其在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核型不对称性的定量方法。决定核型不对称性的两变量是染色体臂比和相对长度。核型全部染色体臂比等于1,且长度彼此相等时,称该核型为理想对称核型。任一实际观测核型与理想对称核型的差异用臂比不对称系数Dc和长度不对称系数Dt度量。以Dc和Dl作座标可以绘制二维平面图。不同居群或分类群依其核型不对称性在平面图中有其确切的相对位置,进而反映出其间在细胞学上的关系及核型变异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华猕猴桃若干株系的染色体数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中华猕猴桃10个株系的染色体数目。所有株系均为2n=116,为四倍体。植物体被软毛,平均果重71 ̄100g,果实开头圆形、椭圆形、扁圆形或圆锥形。原产地海拔560 ̄1035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