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塔里木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中的生态价值损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990和2000年2期TM影像,对塔里木河上游典型绿洲的土地利用面积变化进行了研究,在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通过货币化生态服务功能,揭示塔里木河上游典型绿洲生态价值的变化。研究表明,1990~200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农田、居民点、盐碱地大面积增加,草地、林地、水域、湿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10年间研究区生态价值为负增长,减少了1.055×109元,由于土地利用变化而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失巨大,而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3.652×109元。不顾生态环境的损失,盲目追求经济的增长,最终无法实现经济与社会的最大效益。评估区域生态价值,并将其纳入区域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西北干旱荒漠区种子植物属的组成及其区系特点 ,探讨其起源与演化 ,作者根据多年的调查结果并查阅大量相关资料 ,研究表明 :西北干旱荒漠区分布有种子植物 4 84属 ,其区系特征为单种属、寡种属多 ,优势现象明显 ;植物区系具有强烈的旱生性和古老性 ;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 ,包含 1 4个分布区类型和 1 4个变型 ,地中海区 -西亚 -中亚分布、北温带分布、旧世界分布、中亚分布类型占据前四位 ,分别占总属的 2 2 .33%、1 7.98%、1 0 .6 9%、7.36 % ;特有成分比较低 ,中国特有成分仅 6属 ,只占总属数的 1 .5 7% ;起源古老 ,多为本土发生 相似文献
4.
西北干旱荒漠区分布有种子植物82科、484属、1704种,优势现象明显,优势科11个,它们是菊科、豆科、禾本科、藜科,十字花科、蓼科,莎草科、毛莨科、蔷薇科、唇形科和百合科;表征科8个,它们是香蒲科,麻黄科,柽柳科、蒺藜科,胡颓子科、藜科、眼子菜科和蓼科。地理成分多样,其中以世界广布成分为主,共37科,占总科数的45.12%,其次为温带成分(包括热带至温带,亚热带至温带,温带,温带至寒带),共有31科,占总科数的37.80%,热带成分,热带致亚热带成分较少,共14科,占总科数的17.07%。这些反映出植物的分布与本地区气候相适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新疆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新疆种子植物区系733属的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以温带成分和古地中海成分占优势,前者占总属数的57%,后者占32.6%;热带成分只占6.7%,华夏成分占3.8%。这表明新疆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与本地区所处的气候带、地理位置及其地史变迁是一致的。在古地中海遗迹上发生的本土成分在本植物区系组成中起重要作用,本植物区系是安加拉区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7.
8.
9.
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西北干旱荒漠区内中国特有属贫乏, 仅有6 属, 只占中国特有属的2.33%, 均属于新特有成分;中国特有种109 种, 隶属于49 属、18 科, 既有新特有种, 也有一些古老孑遗种;地理分布区类型, 以古地中海属和温带属占绝对优势, 均有18 属, 占总属数的36.73%;西北干旱荒漠区各地的中国特有种分别为:塔里木盆地38 种, 准噶尔盆地32 种, 河西走廊44 种, 阿拉善高原42 种, 柴达木盆地17 种。 相似文献
10.
新疆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对新疆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植物群落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和3层土壤19个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酸碱度,全盐量,Cl^-,K^ Na^ ,Mg^2 ,土壤有机质,全N和速效P与物种多样性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酸碱度和有机质与多样性的最好拟合为二项式,即高的物种多样性出现在梯度中间位置。其余6个指标与物种多样性为显著线形负相关关系。表明全盐量,Cl^-,K^ Na^ ,Mg^2 含量越多,物种多样性越小,全N和速效P与均匀度均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全N和速效P含量上升,均匀度显著下降,植物个体数与土壤水盐的回归分析表明,植物多度受土壤水分和盐分影响显著(P<0.0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