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3.
【目的】研究西藏羊八井废弃热井沉积物中的真核微生物多样性。【方法】采用ITS-rRNA基因分析法构建了沉积物中真核微生物的ITS-rRNA基因文库, 随机抽取文库中的克隆子进行扩增rDNA限制性酶切片段分析(ARDRA), 并对ITS-rRNA基因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沉积物中主要的真核微生物有子囊菌、壶菌、担子菌、丝足虫、后生动物和非培养真菌。其中壶菌Chytridiales sp.、Physoderma maydis和Powellomyces sp., 子囊菌的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鲁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和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以及后生动物的轮虫(Lecane bulla)均未有报导存在于热泉或热井中。【结论】羊八井热井沉积物中具有丰富的真核微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正墨脱弯脚虎(Cyrtopodion medogensis)隶属壁虎科(Gekkonidae)弯脚虎属,为中国特有种(赵尔宓等1999)。目前已知该种分布于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林芝县、工布江达县、米林县及朗县东部。墨脱弯脚虎夜间活动,白天藏匿于石下,属夜行性动物。截至目前,有关墨脱弯脚虎的生物学资料极少,有关繁殖生物学方面的数据缺失(赵尔宓等1987,1999,李丕鹏等2010)。2015年5月30日在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八一镇(29°36′14.72″N,94°24′35.17″E,海拔2 970 m)采得墨脱弯脚虎数尾,解剖其中2只雌性个体,腹内分别有卵1枚和2枚。2015年8月29日,在米林县卧龙镇(29°8′17.2″N, 相似文献
5.
蓖麻油微胶囊化及对鼠抗生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界面聚合法对蓖麻油进行微胶囊化,制成蓖麻油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显微镜计数法、测微尺测量其微胶囊直径等方法来研究影响微胶囊大小、分布和包埋率的各种因素,寻求制备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利用制得的蓖麻油微胶囊对昆明种小鼠进行抗生育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蓖麻油包埋率达95%以上,其直径分布在4~120μm之间,平均20μm。蓖麻油微胶囊抗着床的有效率可达80%以上,其中200 mg/kg剂量组为100%。抗早孕的效果也可达73%以上,其中400 mg/kg组为100%。 相似文献
6.
7.
于2017—2018年对新安江流域(屯溪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季度调查,并分析群落结构组成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共鉴定浮游植物7门96属160种(含变种),以绿藻门(42属72种)、硅藻门(26属49种)和蓝藻门(15属19种)为主要优势门类;可见光(PAR)、紫外线A(UVA)和紫外线B(UVB)强度以夏季最强,春季次之,秋、冬季较弱;水体pH、溶解氧和温度具有季度差异性;整体上冬季氨氮(NH3-N)浓度和浊度显著高于其他季度,总磷(TP)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无明显季度差异;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受时空变化影响明显,夏、冬季较春、秋季高,不同站点间差异显著; 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Margalef指数以及Pielou指数不受季度更替和站点变化影响;水化学参数指示水质整体介于Ⅰ类与III类之间(I、II类居多),Shannon指数和Margalef指数反映水质为轻污或清洁,污染指示种评估水体处于乙型中污水生物带,综合水化学及生物学指标,表征流域水质总体较好;冗余分析表明,新安江流域(屯溪段)浮游植物各门属种数均与NH3-N和TP呈正相关,UVB与硅藻门有较强的负相关性; PAR、UVA、UVB和温度是调控浮游植物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与硅藻门、甲藻门和裸藻门丰度呈负相关,而与绿藻门、蓝藻门、金藻门和隐藻门丰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