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2014年和2015年监测朱鹮保护区野生朱鹮(Nipponia nippon)15只雏鸟的生长发育,拟合其生长发育数据的生长曲线和相对生长公式,与1989年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野生朱鹮雏鸟的生长发育不受孵化顺序的影响,雄性体长的生长速度快于雌性。目前朱鹮雏鸟体重、体长、翅长、嘴峰长、跗跖长和中趾长的生长均符合逻辑斯谛生长曲线,雏鸟体重生长率在13日龄左右达到最大。与1989年的研究结果比较发现,目前野生朱鹮幼鸟总体生长发育有所放缓。这可能与近年野生朱鹮种群的增长和扩散导致的环境压力加大以及繁殖期食物资源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压输电线路的日益增多,鸟类在输电铁塔上的营巢现象日益普遍,其在鸟类保护中的作用以及对输电线路的影响是备受关注的课题。自2018年首次在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发现野生朱鹮(Nipponia nippon)在高压输电铁塔上营巢以来,至2020年累计在4个铁塔上统计到7个营巢记录。铁塔巢址通常比树巢更高[(16.3±7.2)m,n=4],距离干扰源如机动车道[(140±66)m,n=4]和居民点[(162±95)m,n=4]较近,距离觅食稻田较远[(235±79)m,n=4]。铁塔巢址的繁殖生产力为2.3±0.5(n=6),显著高于树巢,其原因可能是铁塔巢址较为稳固,不易被大风损毁,且天敌危害较少。由于铁塔巢址周边适于营巢的乔木较多,因而这种异常的营巢现象并非源于天然营巢树木的缺乏。对1只铁塔巢址出生的个体进行了卫星跟踪,表明其第1年的扩散距离为2.0km,小于树巢出生的个体,而且其活动核心区覆盖了巢址和3条输电线路;第2和第3年的活动核心区分别向外扩散15.5 km和15.3km,但夏季仍有约1个月的时间返回出生巢址附近。可见这些个体对铁塔和输电线路这种特殊的出生地有较深的印记,今后选择...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