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2.
3.
营养液不同磷浓度对柠条苗期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室内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浓度对柠条苗期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浓度对植株主根长度、侧根数、株高、根冠比、鲜重、干重、茎叶中含磷量、吸收量和磷的利用效率等都产生显著的影响.通过不同的磷浓度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和综合植株主要生长发育性状指标,发现柠条苗期营养液培养的适宜磷浓度为10~500μmol·L-1,最适宜磷浓度为100μmol·L-1,缺磷的临界浓度在1~10μmol·L-1间.柠条苗期植株地上部含磷量随外界营养液中磷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外界磷浓度达到1000μmol·L-1时对植株生长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白鲜皮中白鲜碱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鲜皮中白鲜碱含量测定朱丹妮徐强邱南生(中国药科大学,南京210038)ThequantitativedeterminationofdictamineinrootbarkofDictamnusdasycarpusTurcz.ZhuDanNi,Xu... 相似文献
5.
玉米-线辣椒套作系统中土壤养分与根际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玉米单作、线辣椒单作、玉米-线辣椒套作3种栽培模式,并在玉米-线辣椒套作的种间根部设3种不同隔离处理(膜隔、网隔和无隔),研究了玉米-线辣椒套作系统中土壤生物因子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线辣椒套作具有明显优势;与两作物单作和玉米-线辣椒套作种间根区膜隔处理相比,玉米-线辣椒根区无隔和网隔处理复合群体中两作物根际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土壤养分均显著提高;除有效镁与真菌种群数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呈负相关外,其余速效养分与各生物因子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该系统中促进有机质累积的主要生物因素是脲酶、过氧化氢酶、细菌和蛋白酶,蔗糖酶是影响碱解氮的最主要因子,脲酶是影响有效磷的最主要因子,细菌是影响有效钾的最主要因子,碱性磷酸酶、真菌只是选择性地对有机质的累积和氮、磷、钾有效养分的形成起作用,放线菌对土壤养分的直接作用系数为负,对土壤养分形成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6.
间作对植株生长及养分吸收和根际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线辣椒和玉米间作对其植株生长、矿质养分吸收、根际环境以及铁载体分泌的影响,以探索间作促进铁、磷等养分吸收利用的可能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与单作相比,间作线辣椒地上部干重降低23.0%,根系干重增加44.2%,玉米地上部和根系的干重分别增加8.7%和22.9%;间作线辣椒根冠比和根系活力分别显著提高86.4%和29.8%;间作线辣椒、玉米叶绿素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2.6%和7.8%.(2)与单作相比,间作线辣椒的铁、锌、锰含量分别增加1.50倍、1.39倍和1.34%,而间作玉米则无显著变化;间作线辣椒和玉米的钙含量都显著低于相应单作,氮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但磷、钾含量显著增加.(3)间作线辣椒和玉米的根际土、非根际土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及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都显著高于相应单作,而其根际土和非根际土的pH值无显著变化;间作玉米根系的铁载体分泌比单作减少32.8%,间作线辣椒根系的铁还原酶活性是单作的1.10倍.研究发现,线辣椒/玉米间作能通过影响根际生物学特征和化学过程提高植株的铁、锌、磷和钾养分水平,缓解养分胁迫,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7.
杀虫剂抗性是指“生物的一个品系发展了对该生物正常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具有致死作用剂量的杀虫药剂的能力”。行为改变、生理学上的变化或代谢解毒等抗性机制能够降低毒物到达靶标的有效剂量。行为抗性是指减少昆虫与毒物接触或使昆虫能够存活于对大多数对正常个体致死(或有害)的环境中的任何行为。生理学改变的机制包括杀虫剂对表皮的穿透性降低、增加对药剂阻隔(sequestration)或储存和加速杀虫剂的排泄。细胞色素P450、水解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是杀虫药剂代谢解毒的主要3大酶系。细胞色素P450是一个超基因家族,是生物体内对外源性和内源性化合物解毒代谢或活化最重要的酶系。在许多害虫中发现P450介导的解毒代谢增加导致了对杀虫药剂抗性的增加。谷胱甘肽S-转移酶是可溶性的 二聚体蛋白,与代谢解毒、大量内源性和外源性化合物的排泄有关,许多昆虫中证明其抗药性与该酶活性增加有关。水解酶实际上是一组异源的酶类,其对抗药性的作用包括通过基因扩增增加酶量,作为结合蛋白隔离杀虫药剂或通过增加酶的活性加强对药剂的水解作用。 相似文献
8.
脐橙晚熟突变体"奉晚"与原品种"奉节72-1"的果实着色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果实成熟过程中“奉晚”和“奉节72.1”两个脐橙(Citrus sinensis L.Osbeck)品种果皮中叶绿素和总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并采用RT-PCR技术研究了相关酶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奉晚”脐橙果皮中叶绿素含量的显著降低发生在11月份,“奉节72.1”则发生存10月中下旬到11月上旬;“奉晚”脐橙果皮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积累始于12月中旬,而“奉节72.1”品种则始于11月初。另外,“奉晚”脐橙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在10~11月显著高于原品种,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在12-1月显著低于原品种。从基因表达分析结果看到,“奉晚”脐橙果皮中与类胡萝卜素合成酶相关的基因较强表达的时间也整体迟于“奉节72.1”脐橙;叶绿素水解酶基因表达在10~12月中旬表达较“奉节72—1”弱,翌年1月份则较“奉节72.1”强。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