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7篇 |
免费 | 249篇 |
国内免费 | 122篇 |
专业分类
110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H5亚型禽流感(AIV)HA上糖基化位点的分布是不同的,然而不同糖基化位点对病毒的作用仍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利用定点突变和反向遗传操作构建了3个不同糖基化位点单缺失突变病毒,并对其增殖特性和毒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通过HA基因序列测定和免疫印迹分析证实已成功去除了特定糖基化位点。158位糖基化位点缺失突变株rS△158在鸡胚中的EID50和MDCK细胞上TCID50比野生型rS略低,空斑直径显著减小;而单独去除169位和290位糖基化位点的rS△169和rS△290的EID50和TCID50略高于野生型rS,空斑直径相近,但空斑数要比后者高出10倍以上。所有突变株及野生型病毒在CEF上增殖速率相同,对SPF鸡均是高致病性的。因此,糖基化位点可影响病毒的体外增殖,但结果因细胞而异。 相似文献
2.
果实热处理保鲜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热处理技术控制果实采后病虫害和延缓果实衰老是近年来果实保鲜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概述热处理对果实形态、生理生化和品质的影响,以及热处理的应用现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4.
脑电磁场及脑内源定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物理学的电磁场理论阐述脑电磁场的产生原理;从源的等效偶极子定位和皮层成像方法两个方面回顾了脑内源定位的研究进展;作为脑电的基础性研究,它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本研究选择空腹血糖值(FPG)在正常范围内(3.20 mmol/L≤FPG<5.50 mmol/L)的中老年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60只,高能量膳食诱导12个月后,将其分为正常血糖组和诱高血糖组(FPG≥5.50 mmol/L)。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组中36个糖尿病相关基因在诱导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中的mRNA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能量膳食诱导后,诱高血糖组FPG和甘油三酯(TG)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而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分组无显著相关性(P>0.05)。基因表达水平上,诱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均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ACE)、肝糖原磷酸化酶基因(PYGL)、水通道蛋白基因(AQP2)等19个基因的mRNA表达量在高能量膳食诱导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基因的表达模式变化一致,但诱高血糖组的mRNA表达量变化大,且三磷酸腺苷柠檬酸裂解酶(ACLY)、选择素L(SELL)、突触相关蛋白23(SNAP23)、突触融合蛋白(STX4)这4个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仅在诱高血糖组高能量膳食诱导前后呈差异表达(P<0.05)。 相似文献
7.
8.
珠型固定化细胞颗粒有总表面积大、机械强度高和便于操作等优点,从而被固定化细胞实验广泛采用。实验室包理制备珠型固定化细胞颗粒多用注射器滴注法,但由于海藻酸钠、聚乙烯醇等的高粘度,以及手的用力不均,致使注射器制备固定化颗粒费力、大小不均一,且常带有小突起,而固定化颗粒的均一性对于它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用蠕动泵代替注射器制备固定化细胞颗粒,得到了较好的效果。该法简单易操作,现介绍如下。l材料与方法1.l菌种假单胞菌(hen咖monasSPJ门及1.2主要化学试剂和仪器海藻酸钠(化学纯),聚乙烯醇(化学纯),蠕动… 相似文献
9.
10.
半纤维素作为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约占其干物质量的1/3,是自然界中除纤维素以外含量最丰富的再生生物质资源。半纤维素在植物细胞壁中与纤维素、木质素等组分紧密交联,形成了顽固的抗降解屏障。通过精准遗传改良植物细胞壁结构与特性,可以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大幅提高木质纤维素降解效率。本文主要综述了半纤维素在植物细胞壁中的结构分布、半纤维素与细胞壁其他组分的交联方式,以及半纤维素合成修饰对细胞壁降解效率的影响,为能源作物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