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45篇
  360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条件下不同甘薯品种耐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北方薯区当前生产上广泛种植的甘薯新品种,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上开展种植试验,以期选育耐盐甘薯品种。对每个测试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及盐离子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甘薯品种的耐盐性存在差异。除叶片数、分枝数、分枝长度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农艺性状如总鲜重、鲜薯产量、薯块干率、薯干产量、薯块数等都在不同品种中达到显著水平,建议耐盐性的评价指标应以鲜薯和薯干产量为主。对甘薯新生叶片、成熟叶片、须根、块根等不同器官进行Cl-、Ca2+、Na+和K+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其不同器官中各种盐离子含量差异显著,暗示不同基因型耐盐机制存在差异。基于对鲜薯和薯干产量的比较,筛选出耐盐碱的品种,主要有‘泰中9号’、‘苏薯7号’、‘龙薯1号’、‘徐薯18’等。同时,对甘薯种植前后的土壤总盐分和营养成分的分析显示:甘薯收获后,土壤中的含盐量显著降低。本研究为沿海滩涂培育和种植耐盐碱甘薯新品种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同时也为盐碱地改良和生物质能原材料种植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胎儿血红蛋白是胎儿体内主要的血红蛋白类型,是由两条α肽链和两条γ肽链组成的四聚体。出生后胎儿血红蛋白在人体中的表达急剧降低至1%,由两条α肽链和两条β肽链组成的成人血红蛋白取而代之成为主要的血红蛋白类型。β地中海贫血和镰刀型细胞贫血发病原因均基于β-珠蛋白基因发生突变,致使β-珠蛋白合成不足或异常,进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诸多实验结果及临床疗效表明,提高患者体内γ-珠蛋白的表达可部分替代异常β-珠蛋白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随着基因治疗的发展,如何安全高效的再激活胎儿血红蛋白的表达成为治疗β型地中海贫血和镰刀型细胞贫血患者的重要科学命题。本文重点回顾近年来γ-珠蛋白表达的调控机制,以期对寻找更加有效激活胎儿血红蛋白的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spindlin1为作者所在研究组克隆并命名的肿瘤相关新基因,之前研究表明spindlin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并有可能通过对TCF-4通路的调节参与对肿瘤细胞生长和周期的调控.为进一步探索spindlin1的作用机制,明确spindlin1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在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晶体结构解析的基础上,构建系列突变表达载体,首先以spindlin1蛋白亚细胞定位为指标,观察野生型及系列突变体spindlin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并进一步检测野生型及突变体spindlin1对TCF-4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转录活性的调控作用,以明确spindlin1定位与功能的关键位点.结果表明:Ser14+Ser84、Ser84+Ser99、Ser14+Ser84+Ser99位点Ser到Ala的联合突变能使野生型融合蛋白在细胞核内集中分布的特性消失,成为全细胞弥散分布,而Ser14、Ser84、Ser99各位点的单独突变或Ser14+Ser99联合突变对spindlin1蛋白的细胞核内分布没有影响.与此同时,对TCF-4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的分析表明,Ser14+Ser84、Ser84+Ser99、Ser14+Ser84+Ser99的联合突变使spindlin1对其活性的激活作用消失或降低.上述结果表明,Ser84是spindlin1细胞定位与功能发挥的关键位点,其作用发挥需要Ser14与Ser99的协助.  相似文献   
4.
城市动物调查对监测生物多样性研究、城市生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圳作为新兴崛起的大城市,动物多样性受城市化干扰的程度较传统大城市少,但近年来缺乏对该地区的生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我们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深圳市(陆域)郊区布设了57个红外相机监测点,对深圳市鸟类和兽类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在相机累积工作3780个捕获日中,获得动物有效照片607张,经鉴定,可辨识的兽类共3目6科8种;鸟类共计3目9科26种。其中褐翅鸦鹃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名录》的鸟兽共有24种。除鼠类外,相对丰富度较高的物种有灰背鸫、野猪、橙头地鸫、乌灰鸫等。经分析发现都市内野生动物的日活动节律与自然保护区的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为在城市深入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PCP-2是MAM型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亚家族的新成员. 为研究PCP-2与β-catenin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 构建了PCP-2胞内区各结构域的缺失突变体, 将其及野生型PCP-2分别与β-catenin共转染至BHK-21细胞, 采用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 印迹分析PCP-2与β-catenin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 结果表明, 在野生型PCP-2及上述缺失突变体中, 除PCP-2 EXT (缺失包括近膜区在内的整个胞内区的PCP-2)外, 野生型PCP-2, 缺失胞内区两个磷酸酶结构域的PCP-2 (PCP-2DC1C2)及缺失胞内区第2个磷酸酶结构域的PCP-2 (PCP-2DC2)均能与抗β-catenin CT抗体发生免疫共沉淀. 提示PCP-2与β-catenin通过直接结合发生相互作用, 且PCP-2的近膜区是PCP-2与β-catenin结合所必需的结构基础, 它介导二者结合.  相似文献   
6.
禾谷镰刀菌是小麦赤霉病的主要致病菌,其真菌次生代谢产生的单端孢霉烯类B型毒素,如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NIV)、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和其它乙酰化衍生物等污染小麦籽粒后对人畜健康构成威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小麦赤霉病镰孢菌单端孢霉烯类B型毒素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径及分子调控研究进展,对毒素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基因如TRI5、TRI7和TRI13在农业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人工林实验站郁闭度为0.2~0.3、0.4~0.6和0.7~0.9的天然次生林下5年生红松苗为对象,以全光环境(CK)下红松苗为对照,研究其针叶光合特性以及解剖结构对郁闭度变化的响应,探讨林下红松苗生长发育与林分光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红松苗耐荫性特征。结果表明:红松苗高和地径均随着郁闭度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比叶面积随郁闭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不同郁闭度下红松苗总生物量由大到小排序为:郁闭度0.4~0.6>CK>郁闭度0.7~0.9>郁闭度0.2~0.3。针叶光合有效辐射与红松的叶生物量、茎生物量、根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红松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均随着郁闭度的增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气孔导度随郁闭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且净光合速率、叶绿素a/b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红松苗的气孔密度随着郁闭度的增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郁闭度为0.4~0.6时,红松苗的针叶横截面积、叶肉组织面积、木质部面积、韧皮部面积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红松苗在郁闭度0.4~0.6下光合作用较强,针叶解剖结构中各参数数值较高,红松苗能在此生境...  相似文献   
8.
丝氨酸内肽酶在黄瓜叶片衰老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丝氨酸内肽酶抑制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离体黄瓜叶片,研究了黄瓜叶片暗诱导衰老过程中丝氨酸内肽酶的作用。结果表明,6-BA50μmol/L与丝氨酸内肽酶抑制剂AEBSF能抑制叶片内肽酶活性的升高,延缓蛋白质降解,而ABA50μmol/L则促进了内肽酶活性的升高:其作用效果与AEBSF相反。活性电泳结果显示,黄瓜叶片中检测到6条内肽酶同工酶,其中4条(CEP2、3、4、6)为丝氨酸类型内肽酶,而ABA使丝氨酸内肽酶CEP2、3、4、6的活性明显增强,提示了丝氨酸类型内肽酶在黄瓜叶片衰老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骨骼肌拥有高度发达的内质网,又被称为肌浆网,不仅可以作为钙泵完成肌肉的兴奋收缩偶联反应,还可对各种生理或病理性刺激迅速做出反应,通过内质网应激反应,激活下游信号通路,赋予骨骼肌应对外界或内在刺激的能力。因此,骨骼肌内丰富的内质网是骨骼肌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细胞学基础。大量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广泛参与了骨骼肌的生理和病理进程,本文就内质网应激在骨骼肌成肌分化、萎缩和运动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用快中子法选育细菌脂肪酶高产菌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从土壤中筛选产脂肪酶的菌株,利用紫外线,快中子,快中子和磁场复合,γ射线,γ射线和磁场复合诱变,以酶活为筛子进行诱变育种,结果,出发菌酶活较低的一株得到了一株酶活为396.22U/mL的诱变株,此酶活比出发菌株高92倍,并发现比菌对紫外线和快中子比较敏感,而出发菌酶活较高的一株得到了酶活为424.60U/mL发酵液的诱变株,此酶活为出发菌株3.0倍,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快中子,γ射线及磁场复合处理在产脂肪酶菌种诱变中的作用,并认为,在产脂肪酶菌株的诱变中快中子诱变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