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篇 |
免费 | 40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1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应用载体介导的RNAi技术抑制HCMV的UL49基因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RNA干涉抑制HCMV UL49基因的作用,以pLXSN(U6启动子)为模板通过两步PCR的方法扩增含U6启动子的siRNA表达片段,并通过TA克隆将siRNA表达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构建成siRNA表达质粒,同时以人巨细胞病毒AD169病毒株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UL49基因,将其克隆到pEGFP-N1构建融合质粒pEGFP-UL49。通过脂质体介导将siRNA表达质粒和pEGFP-UL49质粒共转染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NA干涉结果。通过这种方法得到具有介导RNA干涉的siRNA片段,为UL49基因沉默研究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5.
香蕉枯萎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香蕉枯萎菌菌株为试验材料,在SDS~CTAB法和高盐沉淀法等基础上加以改进,对两种提纯香蕉枯萎菌基因组DNA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盐沉淀法是适合于香蕉枯萎菌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该方法提取的DNA OD260/OD280的比值为1.841,DNA产量为0.81mgDNA/g菌丝体。基因组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得到一条带型较宽且清晰的DNA谱带,基本无DNA碎带;将提取的DNA直接用于PCR扩增,得到带多而且清晰、整齐、基本无拖尾的RAPD图谱。 相似文献
6.
对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分布的羽茅6个地理种群的染菌率进行了调查,采集种子并从中分离得到不同形态型的内生真菌,选取其中的19株进行rDNA-ITS片段的扩增、克隆、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6个样地羽茅种群内生真菌感染率除西乌旗为96.7%外,其他5个样地均为100%,表明内生真菌侵染羽茅并非偶然现象,二者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共生关系。(2)ITS和5.8S序列得到的N-J树显示,相对于Epichlo属的其他参考菌株,不同地理种群羽茅中的内生真菌聚为一类,形成一个具有97%支持强度的分支。由此推测,不同地理种群羽茅中的内生真菌具有相同的起源点。(3)结合形态观察结果和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羽茅内生真菌种群的优势种亲缘关系较近,可能起源于同一种内生真菌;但由于其地理分布广、气候差异大、群落类型差别也较大,从而造成不同地理种群内生真菌形态上的分化以及种群间明显的遗传分化和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楼皂苷VII (Paris saponin VII, PSVII) 对人结肠癌SW480 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ell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方法观察PSVII 对SW-480 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失细胞术研究PSVII对SW480细胞凋亡和周期的作用;培养SW-480 细胞并给予1.0 umol/L、2.0 umol/L 和4.0 umol/L PSVII 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8、Caspase-9、Bax和Bcl-2 及周期相关蛋白Cdk-4、Cdk-6、CyclinD1 和p21 的表达变化。结果:PSVII可明显抑制SW-480 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IC50值为5.25± 0.46 umol/L;PSVII 可促进SW-480 细胞Caspase-3、Caspase-8、Caspase-9、Bax及p21 的表达,降低Bcl-2、Cdk-4、Cdk-6和CyclinD1 的表达。结论:PSVII可以通过线粒体和死亡受体途径诱导SW-480 细胞凋亡;将SW-480 细胞周期阻滞于G1 期是通过上调p21,抑制Cdk-4、Cdk-6 与Cyclin D1 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芍药甘草汤及其活性成分的脑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芍药甘草汤由东汉张仲景创立,仅有芍药和甘草两味药物组成,具有调和肝脾,缓急止痛的功效,是经典的止痛方剂,临床主要用于血虚津伤所导致的各种内脏疼痛,腓肠肌痉挛的治疗中。已经展开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解痉、止痛和抗炎方面的机理研究。近年逐步认识到芍药甘草汤及其活性成分在神经保护领域的作用,在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海默氏症、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基础研究中,取得成果。文章研读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分别从芍药、甘草的活性成份以及芍药甘草汤方剂在脑保护领域进行的基础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显示了芍药甘草汤及其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脑组织免疫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反应、抗谷氨酸毒性,改善脑血流、抗细胞凋亡和保护神经元的作用,阐述了芍药甘草汤的多途径、多靶点的药理优势及在脑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叶际微生物协同植物削减大气氮氧化物的机制,了解叶际可培养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存在及多样性,获得高效的叶际好氧反硝化细菌资源。【方法】采用富集培养结合格里斯试剂检测、溴百里酚蓝(bromothymol blue, BTB)培养基筛选的方法从景观植物叶际分离筛选好氧反硝化细菌,对好氧反硝化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选取其中一株高效好氧反硝化细菌进行脱氮性能研究。【结果】从6种景观植物石楠、女贞、木樨、樟树、卫矛冬青、荷花玉兰的叶际中分离到好氧反硝化细菌13株,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13株细菌分别属于4门7科7属,其中4株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3株为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2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其余4株分别属于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和假节杆菌属(Pseudarthrobacter)。定量分析发现菌株SF的反硝化效果较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试验,对菌株SF的脱氮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探究了碳源、温度、初始pH、碳氮比和转速等因素对菌株SF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SF的最佳脱氮条件:碳源为葡萄糖,初始pH值为7.5,碳氮比为9.7,转速180 r/min,温度为33.5 ℃。在此条件下,当初始硝酸盐浓度为361 mg/L时,72 h总氮去除率可达到93.3%。【结论】景观植物叶际中存在较多种类的可培养好氧反硝化细菌,丰富了叶际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的类型,为探索叶际微生物协同削减大气氮氧化物的机制奠定了基础。通过高效脱氮菌株的筛选,为进一步应用微生物协同植物削减空气氮氧化物污染提供了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脂氧素A4(LXA4)、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的表达及其与美国生育协会(r-AFS)分期和痛经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EMs患者92例作为研究组。根据r-AFS分期将患者分为I期20例,II期28例,III期26例,IV期18例。根据不同痛经程度将患者分为无疼痛14例,轻度24例,中度32例,重度22例。另选取同期因卵巢良性囊肿、子宫腺肌瘤等行腹腔镜术治疗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TNF-α、LXA4、YKL-40水平;比较不同r-AFS分期和不同痛经程度患者血清TNF-α、LXA4、YKL-40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血清TNF-α、LXA4、YKL-40水平与r-AFS分期和痛经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TNF-α、YKL-4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LXA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r-AFS分期的升高,EMs患者血清TNF-α、YKL-40水平逐渐升高,LXA4水平逐渐降低(P0.05)。随着痛经程度的增加,EMs患者血清TNF-α、YKL-40水平逐渐升高,LXA4水平逐渐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EMs患者TNF-α、YKL-40水平与r-AFS分期和痛经程度呈正相关,LXA4与r-AFS分期和痛经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EMs患者中血清TNF-α、YKL-40水平呈高表达,LXA4呈低表达。上述指标与EMs患者r-AFS分期和痛经程度关系密切,可考虑将其作为临床诊断EMs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