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2篇 |
免费 | 91篇 |
国内免费 | 54篇 |
专业分类
3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和观察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生物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中生物学是初中生物学知识的综合、概括和提高,它侧重于生命活动的共同规律的研究。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做好实验,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进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动手能力。那么如何加强高中生物实验操作等能力的考查呢?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陕北黄土高原森林群落的系统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FA)及其与5个土壤变量的多元统计分析。定量研究了该地区森林植被的类型及土壤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陕北黄土高原森林植被可分为5个群系,即油松林、辽东栎林、山杨林、白桦林和侧柏林,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分类的结果完全一致。该地区森林植被格局可由群落土壤条件的差异来解释,土壤因子中含水量、全氮和有机质是主导性因素,各群落沿此梯度呈现出一定的分布格局,其它土壤因子的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五月季竹开花及复壮过程中DNA甲基化的MS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慧敏;顾小平;袁金玲;岳晋军 《植物研究》2013,33(6):723-730
以五月季竹为材料,采用MSAP技术对其开花及花后无性复壮过程中的DNA甲基化状况进行检测,分析其开花前后的甲基化动态,以揭示竹子开花及复壮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五月季竹开花时其叶片甲基化水平降低,而在无性复壮产生不再开花新竹的过程中其叶片甲基化水平又逐渐回升;(2)与未开花竹株相比,五月季竹开花时有29.09%的甲基化位点发生了变异,其中有17.88%的位点在开花植株中发生了完全的去甲基化,远高于发生甲基化位点的比率;(3)复壮竹株与未开花竹株之间发生变异的位点数和所占比率,尤其是发生去甲基化的位点数和比率,低于开花竹株;(4)开花五月季竹花器官的甲基化水平低于叶片,同时有28.58%的位点发生了甲基化状态的改变,且同样以去甲基化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肌松药气管插管的最佳剂量,评估诱导期应用此种方法的有效性。方法:择期全麻的患者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麻醉诱导为丙泊酚2 mg/kg,瑞芬太尼为2μg/kg(Ⅰ组)、3μg/kg(Ⅱ组)和4μg/kg(Ⅲ组),待两种药物达到药效高峰时行气管插管。观察诱导期和插管后1 min,3 min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评估插管满意度。结果:各组的插管满意度如下:Ⅰ组54.2%(19/35)、Ⅱ组83.3%(25/30)、Ⅲ组97.1%(34/35),随着瑞芬太尼剂量的增加,气管插管满意度增高,气管插管操作时间缩短(P0.05)。在诱导过程中,三组患者的MAP和HR下降幅度均较显著(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肌松药气管插管是可行的,与复合瑞芬太尼2μg/kg或3μg/kg相比,丙泊酚2 mg/kg复合瑞芬太尼4μg/kg能明显提供更好的气管插管条件,且插管操作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过表达外源α2,3-唾液酸转移酶(ST3Gal Ⅰ)对乳腺癌MCF-7细胞粘 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构建pEGFP-N1-ST3Gal I真核表达载体.采用GenEscortTM Ⅱ包裹后转染MCF-7细胞. MCF-7细胞为3组:未转染组 (M)、转染空质粒组 (P) 和转染ST3Gal I组 (ST3); 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EGFP ST3Gal I的表达.采用 半定量RT-PCR、Western印迹法分析转染后MCF-7细胞ST3Gal Ⅰ基因mRNA水平和 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ST3Gal Ⅰ下游产物细胞表面α2,3-唾液酸含量;采用细胞粘附实验及transwell小室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与基质胶Matrigel粘附、迁移和侵袭运动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 荧光显微镜下P组细胞内绿色荧光呈弥散分 布,而ST3组绿色荧光主要集中在细胞质中,RT-PCR与Western印迹也证实了外源 ST3Gal Ⅰ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其下游产物细胞表面 α2,3-唾液酸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M、P组相比,ST3组表现为粘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强(P<0.05).利用转染技术可明显提高外源ST3Gal Ⅰ在MCF -7细胞表达,明显增加MCF-7细胞与胞外基质(ECM)粘附、迁移和侵袭能力,可形成肿瘤入侵表型,将有望成为治疗乳腺癌转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双通道模型认为词汇阅读加工存在两条通道:词典通道和非词典通道.双通道模型可以解释大量的词汇阅读现象,如词频效应、规则性效应等,并得到了来自阅读障碍病人研究的支持.本文述评了双通道模型的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了双通道交互激活模型的一般特点和运行机制(如正字法编码、语音编码和亚词汇正字法-语音转换加工等)及其相关研究.最后讨论了该模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从肉座菌科真菌竹菌(Engleromyces goetzei P. Henn.)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到一个新化合物(2S, 3S, 4R, 10E)-2-[(2′R)-2′-hydroxytetracosanoyl amino]-10-octadecene-1,3,4-triol (1)和12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cerebroside A、cerebroside B、cerebroside D、cytochalasin D、expoxycytochalasin D、cytochalasin C、loganin、cerevisterol、ergosta-7,22-dien-3β, 5α, 6α-triol、ergosta-4,6,8 (14), 22-tetraen-3-one、ergosterol peroxide和ergosta-5,7,22-trien-3-ol.利用现代波谱方法(1H-NMR、13C-NMR、2D-NMR和ESI-MS等)及化学方法将化合物1鉴定为一新的神经酰胺.除化合物cytochalasin D 外, 其余的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真菌中发现.首次从真菌界分离鉴定了一个环烯醚萜甙类化合物 loganin.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若尔盖高寒湿地夏季水生生物群落食物网结构及营养关系特征,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若尔盖湿地 3个不同区域(ZS1、ZS2和ZS3)水生生物群落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并计算了13C-15N同位素生态位中的6个营养结构量化指标。结果显示:外源性营养源陆生植物13C、15N值分别为-28.23- -26.07,-1.20-5.98; 内源性营养源颗粒有机物 (POM:主要成分为藻类)和水生植物13C、15N值分别为-26.39- -21.17、-25.37- -24.15,3.68-6.61、3.50-4.01; 其中POM样品13C、15N组成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P0.05,P0.001)。食物网营养结构分析显示若尔盖湿地外源性碳源输入(优势陆生植物)对于维持该水域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若尔盖湿地水域食物网营养级介于2-3,暗示了其生态系统结构的相对脆弱性。同位素量化指标标记发现若尔盖湿地水生动物群落生态结构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可能与若尔盖湿地发达的畜牧产业相关。 相似文献
9.
张琪;王丽岳;朱晓刚;桂佳;黄县立;尚小珂 《生理科学进展》2025,56(2):122-127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的药物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相关发病率、死亡率和住院率仍然偏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新型设备的干预已成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潜在治疗方法。近年来研究表明,心房分流器(interatrial shunt device)、压力反射激活治疗(baroreflex activation therapy)和膈神经刺激(phrenic nerve stimulation)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本文归纳总结了这些新型治疗设备的工作原理、临床研究成果,并分析其优缺点、可能的风险及未来的应用前景,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生物转化法制备海藻多糖,并筛选得到生物转化海藻多糖抗氧化能力最佳的菌株。[方法]采用复合酶解和微生物转化的方法,以ABTS自由基清除率检测为评价指标,对不同菌株生物转化后的海藻多糖进行比较,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微生物转化前后海藻多糖的变化。[结果]复合酶解后的水溶性海藻提取物经单一真菌菌株、单一细菌菌株、混合菌株发酵后,检测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经植物乳杆菌酵母菌混合菌株发酵后,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高达87. 5%。[结论]植物乳杆菌、酵母菌复合菌株转化后的海藻多糖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与转化前海藻多糖相比清除率提高51. 2%,HPLC检测发现,其海藻多糖的成分增加,其保留时间为6. 186、8. 014、9. 365 mi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