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设置播期试验使棉纤维加厚发育过程(铃龄25~50 d)处于不同的温度条件下 ,研究低温对棉花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内在生理机制影响,为采取调控措施解决目前棉花(Gossypium)生产中存在的晚熟劣质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棉纤维加厚发育期24.0 ℃左右 的日均温是高强纤维形成的最佳温度,其内在生理机制表现为棉纤维蔗糖合成酶活性最高, β-1,3-葡聚糖酶活性最低,纤维素的累积量和累积速率均明显高于其它低温条件,纤维超分子结构取向参数角较小,处于优化状态,最终表现为纤维比强度亦最大;低于21.0 ℃时即对棉纤维加厚发育相关酶活性产生明显影响,纤维比强度降低。当温度降到15.0 ℃左右 时,棉纤维蔗糖合成酶活性显著降低,而β-1,3-葡聚糖酶活性显著升高,同时纤维素累积量和累积速率均显著降低,纤维超分子结构取向参数角明显宽化,棉纤维不能正常发育,不利于高强纤维的形成(铃重仅为3.22 g,纤维比强度仅为15.73 cN•tex-1)。 相似文献
2.
在棉麦两熟双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棉花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套作棉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趋势与单作棉表现一致,但整个生育期套作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各种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单作棉.套作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在麦棉共生期低于单作棉或差异较小,而在麦收后则显著高于单作棉.套作棉土壤养分含量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趋势与单作棉大体相同,但一些养分的吸收高峰晚于单作棉.无论套作棉还是单作棉,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各养分含量与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呈显著(P=0.05,n=32)或极显著(P=0.01,n=32)相关,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NDR2基因在人类正常组织及相应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特点,收集人脑与胶质瘤、肺与肺癌、胃与胃癌、结肠与结肠癌组织标本,分别进行组织石蜡切片和总RNA提取,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RT-PCR技术检测NDR2蛋白质及mRNA表达水平,并通过DNA测序验证PCR产物的正确性.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在上述各组织均有NDR2蛋白不同程度的表达.RT-PCR结果显示,在人脑和胶质瘤组织、肺与肺癌组织、胃与胃癌组织、结肠与结肠癌组织中均有NDR2 mRNA表达,其表达水平以脑组织为最高.NDR2 mRNA在正常脑和肺组织的表达水平分别显著高于胶质瘤与肺癌组织,而结肠与结肠癌组织,胃与胃癌组织NDR2 mRNA表达水平则无显著差别.以上结果表明,NDR2基因可能广泛表达于人体正常组织内,而在胶质瘤与肺癌中的表达较相应正常组织减低,提示该基因可能与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为进一步探讨该基因功能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4.
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猪种具有不同的肉质性状。尤其是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间在肉质性状存在极大的差异。在已有的研究中H-FABP,MC4R,ADD1基因同肌内脂肪或背膘相关。利用梅山猪、苏太猪和杜×长×大猪为试验动物,研究上述3个基因的多态性分布和多态性同肌内脂肪和背膘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基因的多态性分布在不同猪种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肌内脂肪(IMF)或背膘(BF)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连锁分析表明:H-FABP和ADD1基因多态性同IMF有显著的相关,但是同BF没有显著的相关;MC4R基因的多态性同IMF和BF都有显著相关性。说明:H-FABP和ADD1基因多态性有可能应用到提高IMF,同时不影响BF的育种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龙脑香科植物是东南亚热带雨林冠层的优势树种,在生态和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而我国西南地区被认为是龙脑香科植物分布的最北端。该文于2004年雨季测定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迁地保护区内引种的4种国产龙脑香科植物: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云南龙脑香(Dipterocarpus retusus)、版纳青梅(Vatica xishuangbannaensis)和海南坡垒(Hopea hainanensis)冠层叶片的光响应曲线、光合速率的日进程、 叶绿素荧光参数、 叶绿素含量及叶片平均面积、气孔保卫细胞长度和分布状况等。结果表明,4种植物的最大光合速率(Pmax)(7.5~18.1μmol•m-2•s-1,用单位叶面积表示;89.1~150.8 nmol•g-1 DW•s-1,用单位干重表示)、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SP)、光饱和点(LCP)、表观量子效率和叶片特征差异显著。 在正午时4个树种均出现光合作用显著降低的现象,其中海南坡垒光合速率下降最少。虽然高的叶片温度对光合作用有一定的影响,但正午光合作用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正午高的叶片空气的水蒸气压力差(LAVPD)引起的气孔关闭造成的。4个树种正午的光系统Ⅱ线性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φSⅡ显著降低,表明遭受了强烈的光抑制。云南龙脑香、版纳青梅和海南坡垒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在正午时升高的幅度最大,而望天树的NPQ上升较少, 表明热耗散是前3个树种的主要光保护机制。中午前后望天树的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但其光合速率显著降低,表明大量的电子被分配到光呼吸上,也说明望天树主要通过光呼吸来保护光合机构。 相似文献
6.
细胞与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膜上的间隙连接通道交换小分子和离子进行细胞间通讯,对细胞增殖分化调控和机体内环境稳定有重要作用。用间隙连接蛋白Cx43cDNA探针Northern印迹杂交,Cx43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和罗氏黄荧光染料传输方法检查,正常人胚肺细胞的Cx43在mRNA和蛋白水平有高表达,Cx43蛋白免疫荧光分布在间隙连接的部位,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明显。与正常相反,人肺癌PG系细胞Ck43无论在mRNA或蛋白质水平都无表达,细胞通讯功能缺陷。结果表明Cx43在培养的人胚肺细胞有功能性表达。人肺癌PG细胞通讯功能缺陷与Cx43基因转录抑制有关。对Cx基因的抑癌基因性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马蔺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与其抗旱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温室模拟干旱胁迫试验,从中国北方不同生境生长的15份野生马蔺种质材料鉴定出3个不同抗旱性群体(强抗旱、中度抗旱和弱抗旱),从中选择具代表性的不同抗旱级别的4份马蔺种质,进行其叶片组织解剖结构特征的观察和比较,以进一步证实马蔺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种质材料间叶片厚度、上下表皮细胞厚度、角质层厚度、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CTR值和SR值等结构参数指标均与马蔺种质材料抗旱性存在密切的关系。其中,强抗旱种质材料的叶片厚度、上下表皮细胞厚度和角质层厚度大,气孔密度大,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较发达,叶片组织紧密度大、疏松度小,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较高;弱抗旱种质材料的叶片厚度、上下表皮细胞厚度和角质层厚度小,气孔密度小,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较薄,叶片组织紧密度小、疏松度大,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较低。 相似文献
8.
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色泽QTL作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甘蓝型黄籽油菜具有低纤维、高蛋白及高含油量的优点,因而己成为广大油菜育种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之一。利用甘蓝型黑籽品系油研2号作父本,计蓝型黄籽品系GH06为母本,获得132个单株的F2群体;以AFLP和SSR为主要分析方法,构建了包括164个标记的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其中包括125个AFLP标记、37个SSR标记及一个RAPD和一个SCAR标记,分布在19个连锁群上,覆盖油菜基因组2549.8cM,标记间平均距离15.55cM。利用多区间作图法,对种皮色泽QTL进行分析,在第5及第19连锁群上各检测到一个QTL位点,分别解释表型变异46%及30.9%。 相似文献
9.
湖南嘉禾晚石炭世及早二叠世早期的(竹蜓)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记述了湖南嘉禾袁家附近一个上石炭统船山组及下二叠统栖霞组剖面,系统研究了该剖面的(竹蜓)类共14属44种。其中船山组的(竹蜓)类自下而上分为两个(竹蜓)带:Triticites 带,Pseudo-schwagerina 带;栖霞组包括三个筵带:Misellina claudiae 带,Sphaerulina hunanica 带及Parafusulina undulata-Schwagerina chihsiaensis 带。另外描述了船山组中的9个新种。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活性氧自由基对心肌细胞的影响 ,采用胰蛋白酶酶消化法分离SD乳鼠心肌细胞 ,培养于适当的条件并观察其形态学和生理学方面的特征 ;加入H2O2 活性氧刺激心肌细胞 ,模拟氧自由基损伤心肌细胞方式 ,构建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并了解H2O2 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消化分离的心肌细胞能够在体外完好生长 ,并能够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其原有的生理特性 ;MTT检测结果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H2O2 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与其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比关系 ,TUNEL和DNA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显示 ,H2O2 在心肌细胞中的积累是造成细胞凋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