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10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苏国兴  刘友良 《植物学报》2005,22(4):408-418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多胺的分解代谢途径、与分解代谢有关的酶(多胺氧化酶、二胺氧化酶、氨丙基转移酶、g-氨基丁酸转氨酶和琥珀酸半醛脱氢酶)及其主要产物(二氨基丙胺、g-氨基丁酸、稀有多胺和H2O2)在高等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耐冷性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种为材料,比较研究了幼苗根系质膜、液泡膜ATP酶对低温(8℃)及高pH(8.0)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水稻根细胞质膜和液泡膜上均存在Ca3+-ATP酶,但活性远低于H+-ATP酶。耐冷品种武育粳3号经低温(8℃)处理2d,根系质膜和液泡膜H+-ATP酶、Ca2+-ATP酶活性均明显升高,至冷处理12d,H+-ATP酶、Ca2+-ATP酶活性有所下降,但仍与对照相近;而冷敏感品种汕优63经低温(8℃)处理2d,根系质膜H+-ATP酶活性略有升高,而质膜Ca2+-ATP酶以及液泡膜H+-ATP酶、Ca2+-ATP酶活性已明显下降;至冷处理12d,4种酶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高pH胁迫使质膜和液泡膜H+-ATP酶活性下降,而使Ca2+-ATP酶活性上升。高pH胁迫会加剧低温冷害。结果表明,耐冷品种质膜、液泡膜ATP酶比冷敏感品种对低温胁迫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降低无花果振荡培养细胞培养液PH添加质膜H^+-ATPase活性抑制剂Na3VO4则抑制盐诱导的培养液PH下降,表明盐诱导培养液H下降主要是细胞质膜H^+-ATPase活性增加的结果。NaCl处理提高活体细胞质膜H^+-ATPase活性,而降低膜微囊H^+-ATPase活性,培养液中添加Na3VO4 50μmol/L完全抑制盐胁迫下无花果细胞游离脯氨酸只累,但添加更高浓度Na3VO4,则提高  相似文献   
5.
植物中的氯、氯通道和耐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於丙军  刘友良 《植物学报》2004,21(4):402-410
本文介绍了氯(Cl)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Cl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及植物对Cl-的吸收和运输机制。概述了Cl-通道和Cl-通道蛋白(CLCs)的种类与特点。探讨了不同植物对Cl-亏缺、过量的不同响应及植物耐Cl-的可能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样品水势差异对叶室平衡时间和热电偶冷却时间的影响;比较了湿度法和露点法的测定结果,活体测定与离体测定的结果以及两种渗透势测定方法的结果;并用离体法测定了大麦在NaCl胁迫下叶片Yw,Ys和Yp 的动态变化;用活体法测定了小麦和蚕豆在大田条件下叶片Yw、Ys和YP 的昼夜变化。  相似文献   
7.
8.
胁迫条件下高等植物体内脯氨酸代谢及调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概述胁迫处理对Pro 代谢调节机理的研究近况,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胁迫下Pro 积累的原因,初步提出Pro 与多胺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提取梨 (PyrusserotinaRehd .)自交不亲和品种“二十世纪”(基因型为S2 S4 )、自交亲和的突变品种“奥嗄二十世纪”(S2 SSM4 ,SM =Stylar_partmutant;花柱部分突变 )及其亲和后代花柱的可溶性蛋白。经等电聚焦电泳 (IEF_PAGE)分析表明 ,“奥嗄二十世纪”及其后代花柱仍存在SSM4 蛋白 ,但其含量逐代减少 ,同时发现“奥嗄二十世纪”的SSM4 基因仅在柱头表达 ,而“二十世纪”的S4 基因表达的部位除了柱头外 ,还包括花柱上部及花柱下部 ,且表达量呈现从柱头到花柱下部下降的趋势。S蛋白经等电聚焦电泳的凝胶板进行RNase活性染色处理 ,也得到相同的结果。从花柱 (包括柱头 )中纯化出的S蛋白经SDS_PAGE电泳后进行RNase活性染色的结果表明 ,S4 与SSM4 蛋白的分子量相近 (约 30kD) ,并且均具有RNase活性。进一步以酵母RNA为基质测定的比活性也基本相等 ,约为 2 75U·min-1·mg-1蛋白。在离体条件下 ,上述两种S蛋白 (S_RNase)也以相同的程度抑制S4 或SSM4 花粉发芽及花粉管伸长。研究证明 ,自交亲和突变品种“奥嗄二十世纪”的SSM4 基因也具有原始自交不亲和品种“二十世纪”S4 基因的功能。因此 ,其自交亲和的原因可归结为SSM4 基因的表达量较少及SSM4 基因仅在柱头中表达的缘故。  相似文献   
10.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耐盐性及离子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以国际上常用的耐盐大豆(Glycine max L.)品种Lee68为对照,在发芽期和苗期两个阶段,利用发芽指数、指害指数和耐盐系数等指标对一年生具盐腺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L.)和部分栽培大豆(Glycine max L.)及某些野生大豆品系或品种的耐盐性进行了比较,讨论了耐盐指标的可行性。从离子效应方面比较了Na^ 和Cl^-对大豆发芽率的影响,并对具盐腺野生大豆的耐盐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品种的耐盐性在发芽期和苗期无一致相关性。轻度等渗胁迫下,Na^ 对种子发芽率的抑制作用大于Cl^-,而重度等渗胁迫下则相反。通过减少由根系吸收的Na^ 、Cl^-向叶片的运输,维持叶片中较高含量的K^ ,减轻盐离子毒害,可能是具盐腺野生大事耐盐的主要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